起運港:
目的港:

推行以武漢為核心的省域水運集裝箱運輸組織模式 -航運

 海運新聞     |      2022-07-23 15:14



來源:中國水運


 


《工作方案》明確提出,通過1-2年時間,江海直達千箱級集裝箱船隊規模不中斷擴大,逐步實現江海直達航線集裝箱主力船型常態化運行,基本建成中部地區關鍵港,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0萬標箱,水鐵聯運能力達到80萬標箱。通過3-5年時間,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0萬標箱,水鐵聯運能力大幅增長,達到210萬標箱。建成中歐班列中部集結中心,中歐班列(長江號)發運數目明顯提升,年開行規模達到2000列左右。在通道經濟發展、物流關鍵布局、多式聯運運營治理等方麵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政策性成果。

大力發展水運航線。構建“江海直達、水水中轉、鐵水聯運、沿江捎帶、港城一體”水運體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進一步提升江海聯運能級。打造國際貿易新通道,提升武漢至日韓直航航線運力,實現周雙班運行;加密武漢至上海港、寧波港航線航班,發展武漢至東盟、歐洲、美國江海聯運航線。打造內貿運輸新通道,推行以武漢為核心的省域水運集裝箱運輸組織模式,穩固中三角集裝箱運輸。大力發展水鐵聯運,加強武漢至上海港、寧波港、青島港鐵路班列與水路航線對接,支持發展武漢經上海、寧波、青島至美國、日本、韓國的鐵海聯運線路。


武漢地處中華腹地,承東(dong) 啟西,扼南控北,兩(liang) 江(長江、漢江)交匯,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重要的交通關(guan) 鍵城市和經濟地理中心。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長江中遊航運中心,讓武漢成為(wei) 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建設通江達海水運大通道是重中之重——
提升航運服務功能。強化船隊建設,加快武漢至日本、韓國等近洋直航船隊建設,新增6艘“漢亞(ya) 560型”船舶;推進長江、漢江標準化船隊建設,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新增6艘“漢海1140型”船舶和20艘“漢江80型”船舶。實施聰明工程,推動聰明物流、聰明交易、聰明船舶、聰明港口等聰明化建設。

推行以武漢為(wei) 核心的省域水運集裝箱運輸組織模式
-航運

推進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陽邏國際港三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適時啟動建設陽邏國際港三期第5、6號泊位。推動漢江蔡甸至漢川航道整治,實現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通行。加快建設陽邏國際港西港區水鐵聯運項目,推進水鐵聯運二期工程、武漢國家糧食品流基地鐵路專用線建設,持續提升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能力。加快陽邏國際港港口資源整合,提升外貿集裝箱裝卸作業能力。擴大陽邏國際港水鐵聯運二期外貿集裝箱業務,支持陽邏國際港、花山港等申報國家一類水運口岸。

7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武漢市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建設內陸開放型綜合運輸大通道、推動全域公交一體化和公交優先發展、構建多方協同應急物流分級體係、推動車路協同創新應用四項試點任務,加快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城市。其中,《武漢市建設內陸開放型綜合運輸大通道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對水路運輸著墨頗多。

綜合交通關鍵是綜合交通網絡的關鍵節點,《工作方案》提出建設多層次綜合交通大關鍵。包括圍繞武漢天河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吳家山鐵路基地和陽邏國際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4大關鍵,完善13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關鍵。同時,全麵提升關鍵經濟能級。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優化陽邏國際港功能布局,集聚和發展現代臨港產業,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實施多式聯運“一單製”。
《工作方案》還對建設外暢內聯陸運大通道進行了布局,提出擴大中歐班列服務範圍。依托經濟走廊,加快提升中歐班列(長江號)跨境通達與集散服務能力,繼續加強西向、北向通道建設,探索發展南向通道。穩固歐洲通道線路,鞏固直達德國杜伊斯堡、漢堡和法國杜爾日等歐洲關鍵城市骨幹線路。開辟中亞通道線路,暢通由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輻射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伊朗等中亞國家通道;加強與中吉烏、中巴鐵路銜接,開辟至中亞、南亞新通道。謀劃東盟戰略通道,強化與雲南、廣西等地交流合作,穩定擴大運營中老鐵路通道,加快融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聯接海上絲綢之路,拓展武漢至中南半島戰略通道。加強陸海統籌,形成多向拓展的中部陸海大通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