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再次加息
-物資航運
海運新聞 | 2022-09-06 12:57
如何將電子科技產品駛進快車道
歐洲港口:港口運營還是行業關注重點。荷蘭、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的大部分主要歐洲港口依然擁堵,導致擁堵的原因包括工人罷工、卡車司機緊缺等。此外,英國費力克斯托港近日公布因工人罷工,從8月21日到29日碼頭作業停止8天,這將導致嚴重的船期延誤。馬士基已經做出最大努力減緩罷工帶來的影響,但是我們預計港口擁堵情況仍將繼續,並導致供給鏈受到較為嚴重的衝擊,出現貨運延誤。
宏觀經濟:歐洲和美國的第二季度短期經濟指標惡化,宏觀經濟衰退風險隨即上升。在歐元區,7月份采購經理指數(PMI)大幅降低,消費者情緒達到疫情前的曆史最低點。價格指數高企,歐元區似乎已經陷進“滯脹”困境。美國方麵,盡管經濟指標顯示,由於通脹壓力不中斷增加,未來的經濟增速將大幅減弱,美國市場第二季度基礎需求也呈下降趨勢,消費者信心疲軟,經濟放緩速度明顯。為對抗通脹壓力,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再次加息,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而此舉將給房地產市場造成更大下行壓力。馬士基預計,未來數周內(nei) ,全球供給鏈將依然麵臨(lin) 挑戰。特別是歐洲地區,受工人罷工和天氣變化的影響,港口擁堵和貨輪延誤仍將對供給鏈造成持續影響。英國最大集裝箱港口費力克斯托港發生工人罷工,自8月21日起持續8天。根據馬士基應急預案,罷工造成的影響或將在9月中旬顯現,包括船舶延誤和部分貨物轉港至安特衛普和勒阿弗爾等港口。萊茵河航線是通往德國中部和瑞士的重要航線,但是由於(yu) 萊茵河水位下降,鹿特丹港、漢堡港和澤布呂赫港的擁堵進一步加劇。好消息是,固然上海等多個(ge) 主要城市之前受到了疫情封控的影響,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但中國2022年上半年的對外貿易量仍取得了正向增長。此外,馬士基與(yu) 項目物流公司Martin Bencher達成收購協議,此舉(ju) 將進一步加強馬士基團體(ti) 的物流運營能力。
主要航線的市場概況:
為(wei) 盡可能地減小罷工對客戶的影響,馬士基正在努力采取多種應急措施,包括調整船舶到港和離港時間,盡量充分利用罷工前後的可用碼頭作業(ye) 勞動力。亞(ya) 洲-歐洲航線受到的影響將最為(wei) 嚴(yan) 重。到8月29日罷工結束之前,多個(ge) 班次將發生延誤。AE6航線上的MSC Sveva貨輪和SLC航線上的Cosco Vietnam貨輪將暫停掛靠費力克斯托港,將貨物卸在勒阿弗爾港和安特衛普港,待罷工結束後再轉運至費力克斯托港。LO1航線上的Vilnia Maersk貨輪將暫停掛靠費力克斯托港,改為(wei) 掛靠倫(lun) 敦港。您可以訪問我們(men) 的客戶谘詢網頁,了解最新情況。
近期集裝箱貨運市場動向: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同比下降2.3%,需求增速放緩,低於(yu) 疫情前水平。與(yu) 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複合年均增長率僅(jin) 為(wei) 1%。
根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對外貨物貿易總值為(wei) 19.8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盡管國內(nei) 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上海甚至因疫情進行了長達兩(liang) 個(ge) 月的封控治理,中國的出口額達到了11.14萬(wan) 億(yi) 元,增長13.3%;進口額則是8.7萬(wan) 億(yi) 元,增長4.8%。
馬士基亞太航運運營中心總裁柯安素表示:“ 亞洲的海運運營情況相對穩定,我們現在重點關注歐洲:歐洲麵臨罷工、幹旱導致的河流水位下降、卡車司機緊缺等挑戰。馬士基亞洲團隊的首要任務是通過全球協作盡量減小上述題目產生的影響,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動向,確保為客戶及時提供最新信息,幫助客戶應對全球供給鏈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依然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發生疫情的地區仍將受到影響。近期受疫情影響的城市包括位於寧波船山港口四周的浙江省義烏市以及海南、新疆等地,呈多點散發特點。疫情持續對客戶的供給鏈帶來挑戰,但總體可控。大多數中國工廠、港口和物流基礎設施仍保持正常運作,沒有受到重大幹擾。主要西方經濟體的經濟遠景疲軟,消費需求依然低迷不振,導致今年貨運高峰期表現平平。
項目物流:在推進Martin Bencher收購計劃的同時,馬士基正籌備推出一款基於解決方案的全球產品——馬士基項目物流(MPL)服務,全麵升級項目物流戰略。新推出的項目物流產品將集解決方案設計、特殊貨物運輸、項目治理服務於一體,極大地豐富馬士基現有的項目物流服務。該產品將充分利用馬士基現有的項目物流業務在銷售、營銷、海運、物流與服務特殊項目物流(SPL)等方麵的既有基礎設施和專業知識。
疫情改變了人們對物流的認知。全供給鏈提速是所有科技公司必須具備的能力,隻有這樣才能為未來發展做好預備。
東盟(ASEAN)國家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盟進出口總值達到2.9萬億元,增長10.6%,歐盟位列第二,出口總值2.7萬億元,增長7.5%。美國事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5萬億元,增長11.7%。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值大幅增長17.8%,對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RCEP)協定成員國的進出口總值增長5.6%。
收購Martin Bencher:馬士基近期與Martin Bencher達成收購協議,進一步提升了馬士基的物流運輸能力。Martin Bencher是丹麥的一家輕資產項目物流服務供給商,專注為客戶提供端到真個項目解決方案,主要服務於來自紙漿和造紙、可再生能源、電力、建築、采礦、石油和自然氣、起重機和基礎設施等行業的客戶。如能獲得全部監管機構批準,馬士基預計將於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購。通過該項收購計劃,馬士基希看建設綜合的端到端物流網絡,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多貿易機遇。
在其他地區,英國第五大集裝箱港口利物浦港的碼頭工人也投票決定罷工,此舉很可能進一步加劇供給鏈麵臨的挑戰。在德國,港口工人將於8月22日與德國海港公司中心協會(ZDS)舉行關於薪酬和工作環境的第十輪談判。
01 市場趨勢

科技和電子產品客戶計劃將營收的15%用於促進增長。具體而言,大多數客戶的目標是(穩步/明顯)進步公司在亞洲市場的業績。
澳大利亞進進棕紋蝽季(BMSB):澳大利亞農業部(DAFF)公布,為應對棕紋蝽,將對所有集裝箱式、大件貨物及相關船舶采取季節性管控措施。這些措施將適用於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在標靶風險國生產或進口的貨物,以及期間在標靶風險國停泊、裝貨、中轉的船舶。澳大利亞農業部也確認,中國和英國屬於新出現的高風險國家,並將對202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從中國運至澳大利亞的貨物,以及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從英國運輸至澳大利亞的貨物進行抽檢。現有的標靶風險國家及地區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烏克蘭和俄羅斯;標靶風險貨物包括木製品、大多數金屬、電氣機械、車輛、地毯、玻璃和石製品。
02 熱門話題
03 海運最新動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