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力攻堅,成效凸顯。截至目前,張家港海事轄區船舶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接收率從(cong) 73%上升至99%;岸電碼頭覆蓋率從(cong) 80%上升至100%,靠港船舶使用岸電7133艘次,高壓岸電建設使用穩步推進,沙洲電力、港務團體(ti) 等6家碼頭到港內(nei) 河船舶使用岸電比例超過90%;危化品貨主(碼頭)高質量選船平台使用率100%,評估數同比上升93%,不予通過數從(cong) 5艘次上升至180艘次。
該局還成立“一零兩(liang) 全四免費”專(zhuan) 項辦公室,開展常態化明察暗訪,每月對船舶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接收情況和含油汙水作業(ye) 情況進行通報,督促碼頭落實防汙染主體(ti) 責任,監視防汙染作業(ye) 單位規範操縱。
長江大保護,主體(ti) 責任要落實。張家港海事局持續開展內(nei) 河船舶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汙染專(zhuan) 項整治,壓實主體(ti) 責任。
開展船舶汙染突出題目專(zhuan) 項整治,著力破解船舶汙染防治重點難點題目,落實疫情防控期間船舶汙染防治要求,鞏固和深化“一零兩(liang) 全四免費”長效機製,全麵提升船舶汙染物治理能力……今年以來,張家港海事局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根本遵循,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題目整改為(wei) 契機,堅持政府領導、海事統籌、聯防聯控,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贏,奮力譜寫(xie) 船舶汙染防治江蘇模式張家港篇章。
作為(wei) 共同體(ti) 建設的重要成員和船舶防汙染的主管部分,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張家港海事局印發《張家港海事局2020年船舶汙染防治江蘇模式建設實施方案》《張家港海事局船舶生活汙水預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方案》《張家港海事局內(nei) 河船舶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汙染專(zhuan) 項整治百日行動實施方案》,全麵推進船舶汙染防治江蘇模式在張家港落地落實。張家港海事局領導帶隊走訪碼頭企業(ye) ,具體(ti) 了解碼頭船舶生活汙水接收、轉運、處置現狀,收集碼頭建議和意見,提出轄區碼頭企業(ye) 船舶生活汙水上岸處置的建議方案,加快推動碼頭船舶生活汙水管網、預處理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張家港轄區30 家碼頭企業(ye) 全部具備接收能力,船舶生活汙水排進市政管網,接收率99%以上,其中17家配備了專(zhuan) 門船舶生活汙水接收設施,13家通過第三方接收後排進市政管網,2家碼頭自主接收後使用生活汙水處置設施進行自主處理,尾水用於(yu) 澆灌。
據先容,張家港海事局重點核查轄區內(nei) 河船舶防汙證書(shu) 、文書(shu) 配備情況,船舶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汙染設施配備和使用情況,港口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配置和使用情況,汙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及聯單落實情況等。截至11月,共開展內(nei) 河船舶專(zhuan) 項檢查6491艘次,發現異常1161項。對存在涉汙違法行為(wei) 船舶,通過傳(chuan) 真、郵寄等形式書(shu) 麵通報其船籍港治理機構55艘次,開展生活汙水取樣檢測44艘次。
打造“安全綠色便利”港口共同體(ti)
2020年,張家港市政府將“推進‘安全綠色便利’港口建設,全麵推行船舶汙染物治理新模式”寫(xie) 進政府工作報告。通過“安全綠色便利”港口共同體(ti) 建設,構築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格式,為(wei) 實現江蘇模式“四個(ge) 全”打造了良好平台。
當前,信息化快速發展,張家港海事局加速推進政務信息化智能化,以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賦能更高水平的船舶汙染防治能力。
長江汙染無小事,安全綠色靠大家。早在2019年3月,張家港海事局聯合地方政府啟動“安全綠色便利”港口共同體(ti) 建設,89家碼頭單位、貨主單位和航運公司積極響應。
據先容,張家港海事局推進了長江幹線水汙染聯合監管與(yu) 服務係統、張家港港口綜合服務平台“兩(liang) 個(ge) 平台”的功能完善和數據聯通,不中斷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ye) 少跑腿、讓船員得便利”。同時,在全轄區危險貨物碼頭推廣使用危化品貨主(碼頭)高質量選船平台,國際物流,進步選船檢查質量和評估質量,有效進步到港危化品船舶本質安全水平。
專(zhuan) 項整治壓實主體(ti) 責任
“我們(men) 按照一個(ge) 係統、一個(ge) 二維碼、同一進口的要求,積極開展數據對接。”張家港海事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組織召開係統溝通協調會(hui) 四次,對接解決(jue) 各類題目百餘(yu) 個(ge) ,為(wei) 長江幹線船舶水汙染物聯合監管與(yu) 服務信息係統全麵推廣貢獻了張家港經驗。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的處理分析功能,在“港口綜合服務平台”對船舶進出港、靠離泊、裝卸作業(ye) 等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時對靠港船舶汙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控,對船舶汙染物未排、排放數目為(wei) 零等異常情況進行提醒,督促港口經營企業(ye) 和主管單位及時核實處置。
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現代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