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上海貨運公司-七部委發布《關於大力推進海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海運新聞     |      2020-02-05 10:28
         2月3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發布《關於大力推進海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共提出18項具體任務,首要任務就是實現裝備先進適用、運輸便捷高效,為此,應建設現代化海運船隊,進一步優化海運船隊規模結構,提升船舶裝備技術水平,建設規模適應、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綠色智能的海運船隊。

  《指導意見》從六方麵提出了18項具體任務。裝備先進適用、運輸便捷高效方麵,建設現代化海運船隊,積極發展液化天然氣船、郵輪船隊,進一步提高集裝箱、原油、幹散貨、特種運輸船隊國際競爭力,突破大型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全麵提升液化天然氣船等高技術船舶設計建造國際競爭力,掌握重點配套設備智能化、集成化設計製造核心技術;完善全球海運服務網絡,推動對北極航道的商業化利用和常態化運行;積極推進客船標準化、品質化、旅遊化發展,豐富海上旅遊產品,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江海直達和水水中轉運輸,積極發展特種貨物運輸、全程物流、冷鏈運輸。

  在市場充滿活力、服務功能完備方麵,深化海運企業改革,鼓勵海運企業兼並重組,形成一批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幹海運企業和專、精、特發展的海運企業;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大連、天津、廈門等區域國際航運中心發展。

  在綠色低碳發展、智慧創新引領方,優化用能結構,建立健全船用低硫燃油、液化天然氣供應體係,積極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發展,大力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提升岸電設施覆蓋率和利用率,充分利用海運雙、多邊國際合作機製,提高國際海運船舶岸電使用率;實施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製區排放控製,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船舶,推進製度性、技術性減排,完善船舶壓載水管理機製,建設國家級船舶壓載水檢測重點實驗室,加強船舶灰水、黑碳、溫室氣體和噪聲控製等方麵的研究,提升船舶排放控製水平;加快北鬥終端設備在船舶和應急裝備上的應用,大力推廣應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動清潔能源發動機製造、大深度飽和潛水作業和大噸位沉船整體打撈等技術攻關,加快智能船舶自動駕駛和船岸協同技術攻關,推進智能船舶技術試驗驗證及應用,建立健全智能航運法規標準體係,加快構建智能航運服務和安全監管、航海保障的示範環境,形成智能航運發展的基礎環境,突破一批製約智能航運發展的關鍵技術。

  在安全保障可靠、應急迅速有效方麵,建立健全船舶全生命周期安全治理體係,強化船舶檢驗等機構的技術支持保障,推動企業加大安全生產和科技研發投入,加強岸基安全技術支持,推廣船舶遠程監控;完善船舶運輸安全、防汙染管理各項製度,建立海運安全強製保險製度,加強海運安全信用與社會信用體係對接;健全海上應急管理和指揮體係,重點提升大型客船、郵輪應急救援能力和水上危險化學品、溢油應急處置能力。

  在開放創新發展、合作互利共贏方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支持我國企業參與沿線港口、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積極吸引外商投資我國國際海運業,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陸海快線等項目建設;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優化海運業發展政策製度環境。

  在治理體係更加完善,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方麵,完善海運業製度體係,提高國內船舶檢驗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事大學、船舶檢驗機構、科研機構和新型智庫,建立健全人才引進、使用政策和激勵機製,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海運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運業高質量發展體係,服務品質和安全綠色智能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競爭力、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參與國際海運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全麵建成海運業高質量發展體係,綠色智能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居世界前列,安全發展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實現海運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50年,海運業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全麵實現海運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