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進一步增強了全球化服務能力 -肯尼亞空運雙清

 海運新聞     |      2023-03-09 01:07

改革增強韌性 未來值得期待——回顧中遠海重組整合的7年

2023年03月08日 11時 航運界網


圖源:追船人章涵   資本運作 全球化實力更進一步 為進一步強化全球化發展實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標,2018年8月,中遠海控順利完成對集裝箱航運業績優等生——東方海外的收購。當時的東方海外已是世界具有規模的綜合國際集裝箱運輸及物流公司之一,其服務網絡廣泛,覆蓋了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亞等地區,在行業中也以運營能力良好而著名。   收購東方海外後,中遠海控對旗下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與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實施“雙品牌”運營,兩大品牌中後台規模領先上風和協同效應,以及前端差異化經營上風得到充分開釋,中遠海控順利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中遠海控進一步發揮資本氣力,賦能主業發展。近年來,中遠海控通過定向增發提升上市公司運營運力,優化船型和船齡結構;通過東方海外閃電配售增強企業發展活力;通過收購武漢陽邏碼頭、秘魯錢凱等碼頭股份擴大碼頭布局,企業可持續發展動力不中斷增強   通過全球化發展數年積累,目前,中遠海控在全球設立集裝箱航運銷售、服務網點近700個,共經營國際航線(含國際支線)291條,中國沿海航線56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84條,合計掛靠全球約142個國家和地區569個港口,公司旗下自營集裝箱船隊運力超過292萬標準箱。   在國際競爭中,公司行業地位和話語權明顯提升。由中遠海控雙品牌、達飛、長榮組建的海洋同盟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客戶持續提供穩定、綠色環保的服務,贏得了市場高度讚譽和客戶的青睞,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2022年以來,已先後發布了DAY6、DAY7航線新產品。目前,海洋同盟共運營353艘船舶、462萬標準箱運力,航線產品包括40條+1條同盟外大西洋航線,能夠滿足全球客戶多元化出運需求,持續助力全球貿易。   數字賦能 上下遊協作效率大幅提升 中遠海控收購東方海外後,數字化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2018年11月,中遠海控雙品牌與國際著名班輪公司和港口運營方共同發起的首個國際航運區塊鏈同盟GSBN宣告成立。其核心產品“無紙化放貨”在中國主要港口和東南亞成功上線後,2022年又在荷蘭鹿特丹等地順利完成試點,為簡化貿易流程、鏈接合作夥伴、提升客戶體驗發揮了積極作用。以上海為例,通過區塊鏈電子提單,進口單證辦理時間從48小時縮短到4小時,極大地提升了全球貿易的效率。   2022年6月,中遠海控旗下航運數字化科技公司和易孚搶占行業標準高地,研發的區塊鏈正本電子提單IQAX eB/L獲得了國際保賠協會的認證核準,具備了大規模應用推廣的條件。這意味著:在集裝箱運輸鏈上的所有參與方,可以在線治理提單,運輸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1月12日,中遠海控旗下中遠海運集運成功簽發了美的首張區塊鏈電子提單,一鍵實時完成提單流轉。   在搶占航運數字技術標準的同時,中遠海控也積極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5G在集裝箱運輸服務場景中的應用。比如,在集裝箱冷鏈運輸中,中遠海控基於物聯網技術推出了“My Reefer”平台為客戶提供全程可視可控、冷鏈自主治理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集裝箱拖車平台治理中,中遠海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全麵提升拖車運營路徑與需求的匹配效率;電商平台SynCon Hub則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多渠道、可視化的在線海運服務和產品。   2023年1月29日,中遠海控首個包含“拖車、報關、海運”的組合供給鏈產品——“泰鴻”正式上線SynCon Hub電商平台,並在上海和華南口岸率先運營。“泰鴻”上線並進進實際運作,是中遠海控推動數字化轉型提級增速的最新成果之一。“泰鴻”通過買通供給鏈各個核心環節,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對貨物流轉全過程的實時跟蹤,客戶可隨時以可視化的效果獲取拖車、報關、進港、裝船、開航、中轉、到港、卸船、提重等上下遊各關鍵節點的物流狀態反饋,為客戶帶來更加便利省心的服務體驗。   穩鏈強鏈,服務可靠性彰顯品牌實力 在增強自身發展實力的同時,中遠海控穩鏈強鏈、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在不中斷提升,彰顯央企品牌的實力。   2021年,為解決廣大客戶的出運困難,中遠海控在跨太平洋航線、亞歐航線、亞洲區域內航線(澳新流向)、其他國際航線(墨西哥流向)等航線推出30班專班專列。2022年,圍繞區域一體化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快速發展等態勢,積極加快通道建設,進一步增強穩鏈強鏈上風。在國內,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貿港建設,中遠海控在北部灣開設16組航線,洋浦港展設航線13條。同時,開通海鐵內外貿聯運路線超過500條,為穩定產業鏈,保障供給鏈,暢通國內物活動脈大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海外,中歐陸海快線開通多條班列,形成連接中東歐10國的海鐵聯運環形圈,貨量保持穩健。2022年,中遠海控先後開辟瓦倫西亞-維多利亞路線、比港-索非亞陸海快線班列、伊利比亞通道-葡萄牙路線、比港-尼什班列路線等。同時,在比雷埃夫斯、阿布紮比、巴拿馬、哥倫比亞等多地布局海外倉,疏通國際經濟大循環。   中遠海控以資本為紐帶,提升補鏈拓鏈的能力也得到了較大提升。2022年,中遠海控先後通過一係列股權合作,與中遠海運物流供給鏈、上海港、廣州港緊密了合作關係,完善了公司端到端集裝箱全程綜合物流服務網絡。而與中糧福臨門的合作、上汽團體的合作,一方麵是與現代農業、現代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麵也是雙方深化資源互補、提升穩鏈強鏈的一項關鍵舉措。比如,中糧福臨門不僅僅是糧油米麵的行業領導者,更在碼頭、物流運營方麵有一定的建樹;而與上汽團體的合作,則與中遠海控拖車平台形成資源互補,雙方還成立了拖車合資公司,賦能提速集裝箱陸上運輸業務。多元化的合作使得中遠海控的集裝箱運輸服務內涵更加豐富、覆蓋麵更加廣闊。   業績提升,高質量發展韌性好 自2016年重組整合以來,中遠海控以清楚的戰略、紮實的經營、穩健的業績逐步證實自身平抑周期波動和抗風險的能力。即便是在貿易摩擦、低硫油新規、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衝擊下,中遠海控營收、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等盈利指標仍然實現了持續性增長,總資產、淨利潤、貨幣資金不中斷增厚。按照2021全年與2016年整合之初的數據對比來看,2021年,公司營業收進為3337億元,2016年為712億元,增長了369%;2021年回母淨利潤實現893億元,不僅扭轉了重組整合前虧損局麵,更填平了曆年虧損,修複了公司分紅機製。在總資產方麵,2021年末公司總資產4137億元,較2016年末1197元,增長了246%。而在經營活動現金流方麵,2021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已達到1709億元。   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抗周期、抗風險能力,2022年,中遠海控積極推動“集裝箱+港口+相關物流服務”三位一體全球物流供給鏈體係,依托數字化技術,通過高效整合集裝箱船隊、港口、物流資源,為客戶創造更加簡化的運輸流程,不中斷拓展價值服務的內涵。同時,通過綠色船隊發展,不中斷優化船隊結構、降低能耗,持續提升船舶效能。麵對航運市場急速變化,公司仍然保持了穩健的經營態勢,前三季度實現回母淨利潤972億元。   麵對市場變局挑戰,中遠海控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給鏈運營和投資平台”功能定位,持續加快在綠色低碳化、全程供給鏈、航運數字化業務領域的布局,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航程中同船共濟、勇毅前行,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2023年2月,伴隨中遠海運團體迎來成立7周年,中遠海控重組整合也走過了7年時光。通過這次令人矚目的重組整合,中遠海控躋身全球集裝箱航運業前列,由此翻開了嶄新的發展篇章。7年來,中遠海控專注發展集裝箱航運服務供給鏈,積極擴大全球化、端到端、數字化、綠色低碳化發展領先上風,服務產業鏈體係建設,努力為全球客戶提供穩定暢通的供給鏈服務,助力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   2022年,中遠海控將自身進一步清楚定義為: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給鏈運營和投資平台,並致力於客戶提供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服務的供給鏈解決方案,中遠海控數字化供給鏈轉型進進了快車道。   重組整合 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航運市場供過於求,多數航運企業經營麵臨艱巨考驗,航運業進進了重組整合大潮。2015年12月,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遠洋運輸(團體)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遠團體”)與中國海運(團體)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團體”)實施重組。2016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團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團體”)在上海成立,兩大團體合並後,集裝箱板塊綜合競爭力得到了明顯提升,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航運板塊實現多個全球第一。   中遠海控原名中國遠洋,在中遠團體與中海團體重組後,基於從“產品思維”到“客戶思維”以及業務架構從多元化到專業化的考慮,戰略定位實現了從“綜合性航運服務”到“專注於發展集裝箱航運服務供給鏈”的轉變,並專業從事集裝箱運輸與碼頭投資者經營業務,是中遠海運團體核心業務板塊。   重組整合後,中遠海控對旗下集裝箱航運資產進行了優化配置,通過租賃和收購雙管齊下的方式,有效整合兩大團體的集運資產,擴充船隊和集運網絡,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幅縮小與世界前三大航運公司的差距,並在運力和航線支持上實現全麵增長。與此同時,中遠海控的碼頭網絡也得到了充分拓展,通過重組整合,公司參、控股碼頭遍布中國五大港口群及海外關鍵港,且實現沿海省份全覆蓋,從而大幅進步上市公司碼頭業務的競爭力,重組整合後,中遠海運港口以總吞吐量計算,位居世界第一。   業內人士表示,2015、2016年集裝箱航運業整合重組大潮,推動了行業回回正常發展軌道,避免了同質化競爭。中遠海控曆經此次重組整合,進一步增強了全球化服務能力,使得航線網絡、碼頭網絡規模化上風更為突顯,並形成了更強的協同效應,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進一步增強了全球化服務能力
-肯尼亞(ya) 空運雙清

來源:航運界網

返回首頁

進一步增強了全球化服務能力
-肯尼亞(ya) 空運雙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