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規劃氫能相關產業總產值突破200 億元
-航運
海運新聞 | 2023-01-21 08:49
在本次活動中,中集太平洋海工堿性電解槽生產基地分別與多家業內合作夥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希看各方發揮各自上風,共同推進綠氫技術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魯兵先生代表中集氫能、中集太平洋海工向與會職員重點先容了此次下線發布的1200Nm³/h堿性電解槽產品亮點上風以及公司未來產線、產能規劃,得到了現場客戶及合作方的高度關注。
中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集氫能)是中集安瑞科旗下專門承接國內外氫能業務的發展平台,戰略聚焦交通、氫電、氫氣三大領域。致力於成為氫能領域行業領先的科技型企業。經過多年發展,中集氫能科技已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2家合資公司、4大事業部,並在石家莊、廊坊、南通、張家港、啟東設有六大國際領先的裝備生產製造基地,以國際化視野和團體化運作方式,形成覆蓋“製儲運加用”氫能全產業鏈的產業格式,業務範圍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輻射至韓國、日本、俄羅斯、丹麥、瑞士、美國等十餘個國家,國際物流,為客戶打造綠色、便捷、經濟的氫能利用整體解決方案。
中集氫能總經理楊葆英女士在致辭中講到,隨著往年我國氫能頂層戰略文件落地,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作為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鏈裝備及解決方案供給商,中集氫能業務涵蓋高壓氫氣儲運裝備、液氫儲運裝備、加氫站及核心裝備、車載瓶及供氫係統及海上氫能裝備,提供“關鍵裝備製造”、“工程總包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三大服務模式。本次啟東基地堿性電解槽的成功下線補齊了我們產業鏈中最關鍵的製氫環節。未來,攜手北方生產基地,可滿足綠氫市場裝備需求,助力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實現雙碳目標。
關於中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啟東市副市長王春華,啟東發改委、商務局及海工船舶園區管委會等主要領導蒞臨發布會現場並致辭。王副市長表示,2025 年,南通規劃氫能相關產業總產值突破200 億元,培育3-5 家國內一流氫能裝備製造企業,將南通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綠氫”製備和氫能裝備產業發展高地。中集太平洋海工堿性電解槽生產基地能夠在時代感召下快速進進氫能核心裝備製造領域,既體現了企業的技術實力,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使命。

1月18日上午,中集氫能首套1200Nm³/h堿性電解槽發布及戰略合作簽約儀(yi) 式在江蘇啟東(dong) 市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太平洋海工”)堿性電解槽生產(chan) 基地成功舉(ju) 辦,標誌著中集氫能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裝備布局得到進一步完善。
新發布的中集氫能電解槽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成熟的設計流程,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在保證安全可靠的條件下,最大程度地挖掘電解槽的性能潛力。其采用了新式極板和流道結構、第三代最新催化材料和塗覆技術製作的電極,以及新一代改性隔膜,工作電流密度範圍2500~4700A/m³,優(you) 於(yu) 傳(chuan) 統堿性技術實際運行數據,具有電流密度高、節能、穩定和輕量化等特點,各項技術參數處於(yu) 業(ye) 內(nei) 領先水平。產(chan) 氫量1000~1200Nm³/小時,可向上擴展到1500Nm³/小時甚至更大;電耗優(you) 化在4.2~4.55Kwh/Nm³之間,已經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符合團標一級能效標準;工作負載範圍在20%~120%,較業(ye) 內(nei) 提升10%以上,大大進步工作效率。可應用於(yu) 可再生能源製氫、製加一體(ti) 站製氫、海上風電製氫等多種場景。
來源:中集太平洋海工
發布儀(yi) 式現場圖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