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從(cong) 利基市場走向商業(ye) 化普及是一個(ge) 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點線麵”發展是較為(wei) 現實的選擇。港口,機場作為(wei) 能源、交通深度融合的“點”適宜發展氫能,尤其在“特(種)高(頻)大(型)”設備應用領域集中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可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環境汙染。目前,全球已有22座機場開展氫能示範,其中全球前十大機場占比過半。
航空業(ye) 是全球減排壓力最大的行業(ye) 。到2050年,僅(jin) 歐盟的航空碳排放量就要減少4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10倍。被視為(wei) 航天時代的碳燃料替代品的氫能正逐步走進全球各大機場。
氫能與(yu) 燃料電池可以為(wei) 機場任何交通應用提供動力,從(cong) 穿梭巴士、叉車、行李搬運車到特種平台車輛、拖車等“特(種)高(頻)大(型)”設備;集中部署加氫設施,可大幅提升運營效率,有效降低環境汙染。燃料電池係統還可以作為(wei) 機場應急電源係統,滿足控製係統、監控係統乃至跑道照明係統等遠程電源需求。此前,EasyJet甚至考慮使用氫能的副產(chan) 品——為(wei) 飛機上為(wei) 乘客提供飲用水。
(圖片出自CTKS)
(圖片出自法液空)
根據氫能首席觀察的統計,目前全球已有22座機場已引入或即將開展氫能應用示範,具體(ti) 如下:
全球前十大機場50%已開展氫能與(yu) 燃料電池應用示範;
22座機場分布在全球12個(ge) 國家,美國、日本各以4座拔得頭籌,德國3座位居第二,英法各兩(liang) 座位居第三;
最早的示範應用可追溯到2005年,57%的示範應用是近三年開展的;
69%的機場選擇建設加氫站開展示範;
燃料電池公共交通和機場地麵支持設備(GSE)占比分別為(wei) 42%和32%,機場內(nei) 部自用有待加強。
(作者統計,標黃為(wei) 全球TOP10機場,HGSE指氫能地麵支持設備)
盡管氫能與(yu) 燃料電池技術可以使機場地麵排放量減少到幾乎為(wei) 零,但機場運營本身僅(jin) 是航空業(ye) 整體(ti) 汙染的零頭。一次洲際飛行的碳排放相當於(yu) 一輛普通汽車一年的排放量。近年來,歐美都在積極推進氫能飛機的研發,已在小型機上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德國的HY4,美國的ZeroAvia等。下一步,大型機的應用仍需全球協同攻關(guan) 。
(2013年NASA-Terra衛星拍攝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縱橫交錯的航跡雲(yun)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