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東南亞國際空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加強水上搜救工作

 海運新聞     |      2019-11-12 09:54

  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

  國辦函〔2019〕10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

 

  水上搜救是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的重要內(nei) 容,對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充分發揮國家海上搜救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穩步推進水上搜救體(ti) 係建設,管理運行製度化、隊伍裝備正規化、決(jue) 策指揮科學化、理念視野國際化、內(nei) 部管理窗口化建設均取得顯著成效,水上搜救能力和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與(yu) 此同時,水上搜救工作仍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法規標準不健全、保障能力不適應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新時代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zhong) 期盼。為(wei) 加強水上搜救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健全水上搜救體(ti) 製。國家海上搜救機構要做好全國海上搜救和船舶汙染應急工作的統一組織、協調,製定完善工作預案和規章製度,指導地方開展有關(guan) 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落實預防與(yu) 應對水上突發事件的屬地責任,建立健全水上搜救組織、協調、指揮和保障體(ti) 係,水上搜救所需經費要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水上搜救機構高效有序運行。

 

  二、完善聯席會(hui) 議製度。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hui) 議要統籌全國海上搜救和船舶汙染應急反應工作,發揮好聯席會(hui) 議、聯絡員會(hui) 議、緊急會(hui) 商、聯合演習(xi) 、專(zhuan) 家谘詢等優(you) 勢。交通運輸部要發揮好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hui) 議牽頭單位作用,完善綜合協調機製,加強督促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建立水上搜救聯席會(hui) 議製度,形成“政府領導、統一指揮、屬地為(wei) 主、專(zhuan) 群結合、就近就便、快速高效”的工作格局。

 

  三、注重內(nei) 河水上搜救協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實際建立適應需求、科學部署的應急值守動態調整機製,區域聯動、行業(ye) 協同的聯合協作機製,加快推進內(nei) 河巡航救助一體(ti) 化建設,加強公務船艇日常巡航,強化執法和救助功能。非水網地區屬地政府要建設轄區水上救援力量,加強應急物資儲(chu) 備,強化協調聯動,不斷提升內(nei) 陸湖泊、水庫等水上搜救能力。

 

  四、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hui) 議、地方各級水上搜救聯席會(hui) 議的成員單位,要充分利用交通運輸、工業(ye) 和信息化、自然資源、水利、應急管理、氣象等部門資源,提升預測預防預警能力,切實履行好水上搜救反應、搶險救災、支持保障、善後處置等職責。

 

  五、完善水上搜救規劃和預案體(ti) 係。抓好國家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係統布局規劃、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的落實。加強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和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預案的宣貫落實,及時更新配套預案和操作手冊(ce) ,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根據工作實際編製水上搜救能力建設專(zhuan) 項規劃,優(you) 化搜救基地布局和裝備配置,推進水域救援、巡航救助、水上醫學救援、航空救助等基地建設。

 

  六、加強法規和標準體(ti) 係建設。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hui) 議要推動完善海上搜救相關(guan) 法規規章,明確海上搜救工作責任,指導各級水上搜救機構製定和完善水上搜救值班值守、平台建設、搜救指揮、裝備配備、險情處置等工作標準,形成全流程、全業(ye) 務鏈的標準體(ti) 係,實現水上搜救工作規範化、科學化。

 

  七、注重裝備研發配備和技術應用。加強深遠海救助打撈關(guan) 鍵技術及裝備研發應用,提升深遠海和夜航搜救能力。加強內(nei) 陸湖泊、水庫等水域救援和深水救撈裝備建設,實現深潛裝備輕型化遠程投送,提升長江等內(nei) 河應急搜救能力。推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衛星通信等在水上搜救工作中的應用,實現“12395”水上遇險求救電話全覆蓋。科學布局建設船舶溢油應急物資設備庫並定期維護保養(yang) ,加強日常演習(xi) 演練,提升船舶汙染和重大海上溢油的應急處置能力。

 

  八、建設現代化水上搜救人才隊伍。加強國家專(zhuan) 業(ye) 救助打撈隊伍和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hui) 議成員單位所屬水上搜救、水域救援力量建設,開放共享訓練條件,強化搜救培訓教育。充分發揮商船、漁船、社會(hui) 誌願者等社會(hui) 力量的作用,鼓勵引導社會(hui) 搜救隊伍和誌願者隊伍有序發展。組建跨地區、跨部門、多專(zhuan) 業(ye) 的水上搜救專(zhuan) 家隊伍,建立相對穩定的應急專(zhuan) 家庫,為(wei) 做好有關(guan) 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九、加強水上搜救交流與(yu) 合作。國家海上搜救機構要弘揚國際人道主義(yi) 精神,按照有關(guan) 國際公約認真履行國際搜救義(yi) 務,加強國內(nei) 外重大事故應急案例研究,積極參與(yu) 國際救援行動,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加強區域與(yu) 國際交流合作,學習(xi) 借鑒國際先進的理念、技術和經驗,提高我國海上搜救履職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十、推廣普及水上搜救文化。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chuan) 教育活動,提升全社會(hui) 水上安全意識。建立激勵機製,加大先進人物、感人事跡宣傳(chuan) 力度,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社會(hui) 認同感、職業(ye) 自豪感和工作積極性,為(wei) 做好水上搜救工作創造良好氛圍。

 

  國務院辦公廳

 

  2019年10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