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將設計出圖工作搬到生產一線 -空運流程

 海運新聞     |      2022-10-08 11:12

  中山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學實體(ti) 校級科研機構,依托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yu) 技術學院建設,主要負責運行、維護和治理中山大學破冰船,組織、實施中山大學極地科學考察任務。

  公然資料顯示,“中山大學極地”輪是中山大學治理並完全擁有的極地科考用破冰船,是中山大學布局極地研究、發展極地科學的重要載體(ti) ,也是廣州文衝(chong)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科考船改裝方麵的重大改造項目。

  中山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曾於(yu) 往年8月公然招聘破冰船船長、輪機長、機務主管、電機員。

  據中山大學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消息稱,9月30日,“中山大學極地”號極地破冰多用途船命名儀(yi) 式在廣州文衝(chong)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碼頭舉(ju) 行。中山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春聲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鬆教授一同為(wei) 該船點睛,高鬆校長為(wei) “中山大學極地”號正式命名,行擲瓶禮。

  中山大學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先容稱,“中山大學極地”號由民營企業(ye) 家張昕宇、梁紅夫婦捐贈給中山大學,用於(yu) 支持中山大學開展極地研究工作。該船由加拿大海軍(jun) 設計院設計,是目前世界上破冰級別最高的破冰船之一;曾常年在北極冰區服役,並在北極波弗特海、鄂霍次克海等地區工作10多年,用於(yu) 極地補給救援、海洋石油勘探等工作。

  而在“中山大學極地”號破冰船啟用前,60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實習(xi) 船“中山大學”號已於(yu) 往年6月交付,同年11月正式投進使用。中山大學方麵先容稱,“中山大學”號是目前國內(nei) 設計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xi) 船。

  俄羅斯船級社簽發的《測厚報告》表明,該船整體(ti) 狀況良好,設計破冰能力加拿大CAC4,等效PC3,理論上具備100天無補給運行的自持能力。為(wei) 了更好地將該船服務於(yu) 海洋和極地相關(guan) 工作,中山大學投進近億(yi) 元改造該船,為(wei) 其配備先進的探測裝備,目前該船已具備走航氣象數據采集、走航地球重磁場探測、表層海水采集及現場分析、水下500米海洋剖麵觀測、深海6000米海水取樣分析等能力。

  據程曉先容,“中山大學極地”號目前已承接多個(ge) 研究項目,之後將對標極地科考先進水平繼續升級改造,國際物流,增加深水探測功能和甲板支撐設備,預計明年開展試航,未來將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科普宣傳(chuan) 等方麵發揮重大氣力。

  中山大學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透露,項目改造期間,為(wei) 克服技術設計複雜、原船圖紙缺少、設備老舊備件不齊、施工難度大協調幅度大等困難,海運費,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yu) 技術學院聯合廣州文衝(chong)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海科院參與(yu) 本項目的所有黨(dang) 員成立了“中山大學極地”號修理改造項目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將設計出圖工作搬到生產(chan) 一線,切實推進項目進展,確保改造工程順利完工。

  命名儀(yi) 式後,陳春聲、高鬆在“中山大學極地”號上聽取了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極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曉教授的匯報。陳春聲來到“中山大學極地”號駕駛艙內(nei) ,拉響汽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