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消息,德國億萬富翁、德迅團體(Kuehne + Nagel)大股東Klaus-Michael Kühne最近公然表示,空運報價海運價格,有意參與收購德國大型貨代德鐵信可(DB Schenker)。Klaus Michael Kühne在接受采訪時稱,不能答應其他人在沒有競爭對手參與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得到德鐵信可。顯然,他有愛好參與收購並正在權衡各種可能性。但分析師以為DSV還是最強買家。今年已經85歲高齡的Klaus-Michael Kühne是德迅團體的大股東和名譽主席。他於1958年加進這家由其祖父參與創立的公司,並於1966年接任首席執行官。他同時持有德國班輪公司赫伯羅特(HAPAG LLOYD)30%的股份。此外,他最近還在收購漢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的股份,目前已持股17.5%。Sydbank高級分析師Mikkel Emil Jensen表示,其對Klaus-Michael Kühne的說法的解讀是,他擔心競爭對手搶走這家重要的市場主體,因此他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競爭。DSV可能是他擔心的公司。由於DSV顯然是最具可能性的潛伏買家。換言之,前述分析師以為,假如丹麥競爭對手DSV決定參與收購德鐵信可,那麽物流巨頭德迅團體的大股東也將無能為力。
私募基金或將發揮作用?在采訪中,這位德國億萬富翁或多或少地拒盡了德迅或赫伯羅特兩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單獨收購德鐵信可的想法。然而,他對聯手其他公司或參與私募基金聯合投標的模式持開放態度。此前有報道稱,幾家私募基金有意收購德鐵信可,德迅可能會在這裏發揮作用。Klaus Michael Kühne 說:“德迅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我們不時被問及是否希看參與其中。我不會完全否認這一點。但這是否可能以及將扮演什麽角色仍不清楚。我們不想坐在前排。我們可以持有少數股權貢獻專業知識,這對私募基金來說可能很有吸引力。“當他被問到假如競爭對手終極收購德鐵信可,作為德迅和赫伯羅特的大股東會不會對錯失時會而感到遺憾時,Klaus Michael Kühne 表示,沒有人希看這種情況發生。但他誇大,目前這些隻是初步“想法”,尚沒有“具體的談判或意圖”。Sydbank以為,這表明Klaus Michael Kühne 清楚知道DSV能夠支付更高的對價。Mikkel Emil Jensen指出:“這可能就是他為與私募基金聯合競標奠定基礎的原因。這可能也是讓他們發揮作用的唯一途徑。”DSV收購的協同效益可達10億美元德國政府已決定將德鐵信可出售,以便為負債累累的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籌集資金。交易金額估計將接近1000億丹麥克朗。挪威銀行DNB旗下投行DNB Markets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假設DSV自2023年1月1日起接管了德鐵信可,可能會給其帶來價值72億丹麥克朗(約10億美元)的協同效益。這遠超其他潛伏的競爭對手,同時意味著DSV可以給出更高價錢。可以說,DSV在收購德鐵信可的賽道中處於領先地位。題目是,價格是否是決定買家的唯一因素?DSV以尋求協同效益的強勢收購而著名。德國政府可能無法以可能導致裁員等本錢控製措施為由拒盡一家丹麥公司的投資而辯護。按照Sydbank的說法,私人股本公司也是如此,它們也將追求更低的本錢。赫伯羅特專注於海運業務談到赫伯羅特,Klaus Michael Kühne 表示,他對赫伯羅特參與收購這家貨代公司持積極態度。但他也誇大,其他股東“不會同意這麽做”。由於收購貨代企業可能要求赫伯羅特改變目前的戰略方向,開始更多地關注垂直拓展物流業務。事實上,與地中海航運(MSC)、馬士基(Maersk)和達飛(CMA CGM)不同,赫伯羅特明確表示,沒有任何進軍航空領域和發展貨運代理業務的戰略規劃。赫伯羅特仍將專注於航運業務。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Habben Jansen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們沒有選擇綜合物流模式。我們選擇在碼頭和基礎設施方麵進行一些投資,以接近純粹的航運公司,由於我們以為這對我們的企業業務來說是相鄰的和協同的。“馬士基也被以為是德鐵信可的潛伏買家,但其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多次否定了這一說法。柯文勝以為,德鐵信可體量太大,無法被馬士基吸收。柯文勝指出:“我隻是不相信通過一筆重大收購就能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雙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而且有損失很大一部分資產的風險。”綜上,如媒體此前的報道,德鐵信可最有潛力的買家還是身為同類貨代公司的DSV、德國郵政或德迅。在航運界網看來,國際貨運空運價格,從純貿易的角度來看,DSV將是顯而易見和最有可能的買家,但假如考慮到就業和德國產業方麵的政治因素,德國郵政或將是最有意義的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