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韓華團體(ti) 正式提交申請,要求就擬議中的交易是否會(hui) 違反新加坡競爭(zheng) 法做出決(jue) 定;今年2月,新加坡競爭(zheng) 與(yu) 消費者委員會(hui) (CCCS)啟動對韓華團體(ti) (Hanwha Group)收購大宇造船交易的審查;同月,土耳其反壟中斷監管機構“競爭(zheng) 治理局(RK)”終極批準韓華團體(ti) 與(yu) 大宇造船的企業(ye) 合並申請,成為(wei) 8個(ge) 國家和地區反壟中斷監管機構中第一個(ge) 批準該項並購案的國家;此後,英國、日本、越南、中國、新加坡、韓國、歐盟(EU)相繼對該收購放行。
據當地媒體(ti) 報道,即將舉(ju) 行的股東(dong) 大會(hui) 將任命9名新董事,其中包括3名內(nei) 部高管(internal officials)、1名非執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和5名外部董事(external directors)。具體(ti) 來說,新公司將任命韓華團體(ti) 支持部(support division)副總裁Hyek-woong Kwon擔任首席執行官;任命韓華團體(ti) 總裁Seung-youn Kim宗子、副總裁Dong-kwan Kim為(wei) 非執行董事;任命美國律師事務所Michael Best & Friedrich合夥(huo) 人George P Bush為(wei) 外部董事。
據了解,此次並非韓華團體(ti) 首次收購大宇造船。2008年,韓華團體(ti) 試圖投進6萬(wan) 億(yi) 韓元收購大宇造船,但大宇造船脆弱的財務結構、大規模永久債(zhai) 券,以及鑽井平台庫存等極有可能帶來極大的變數。為(wei) 此,雙方在投資協議中規定,假如在調查過程中發現1萬(wan) 億(yi) 韓元以上的偶發債(zhai) 務,即可廢除合同。
終極,歐盟於(yu) 2022年1月對韓國兩(liang) 大造船企業(ye) 的合並按下“終止鍵”,理由是韓國兩(liang) 大造船企業(ye) 合並後將在LNG運輸船建造市場“形成壟中斷”,至此,韓國兩(liang) 大造船企業(ye) 曆時兩(liang) 年10個(ge) 月的合並進程戛然而止。
2022年9月底,大宇造船最大股東(dong) 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與(yu) 韓國軍(jun) 工企業(ye) 韓華團體(ti) (Hanwha Group)簽訂包括2萬(wan) 億(yi) 韓元(約合14億(yi) 美元)有償(chang) 增資方案在內(nei) 的有條件投資協議(MOU)。12月,經過盡職調查等程序後,大宇造船與(yu) 韓華團體(ti) 子公司Aerospace等正式簽訂發行相當於(yu) 本公司49.3%股份新股的合同。大宇造船將通過第三方分配有償(chang) 增資方式,以每股19150韓元的價(jia) 格向韓華團體(ti) 發行104438643股大宇造船普通股票。
在此之後,國際物流,大宇造船已經連續22年處於(yu) 以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為(wei) 首的債(zhai) 權團治理之下,作為(wei) 控股股東(dong) 的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持有大宇造船55.7%的股份。
韓國軍(jun) 工巨頭韓華團體(ti) (Hanwha Group)收購大宇造船程序即將結束。5月8日,韓華團體(ti) 公布,大宇造船將於(yu) 5月23日召開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審議並表決(jue) 通過全新治理層任命名單,以及公司名稱變更等章程修正案等。同時,公司的名稱將由“大宇造船(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DSME)”正式變更為(wei) “韓華海洋(Hanwha Ocean)”。
2019年1月底,韓國現代重工團體(ti) (HHI,現更名為(wei) “HD現代”)公布,計劃收購大宇造船。彼時,據相關(guan) 政府官員透露,雙方正就收購大宇造船股權進行洽商。而此後近3年的時間,現代重工團體(ti) 和大宇造船經曆了漫長的反壟中斷審查。
2017年,在接受韓國開發銀行於(yu) 2015年的37.8萬(wan) 美元注資,以及LNG運輸船和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領域訂單狀況改善之後,大宇造船終於(yu) 扭虧(kui) 為(wei) 盈。然而,好景不長,次年第三季度又錄得虧(kui) 損2.9億(yi) 美元。
大宇造船最初創立於(yu) 1973年,在1994年被並進大宇重工。1999年底大宇團體(ti) 破產(chan) 解體(ti) 後,2000年在從(cong) 大宇重工分割出來的造船業(ye) 務基礎上,成立了大宇造船,隨後進進債(zhai) 務重組,2001年完成債(zhai) 務重組後由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KDB)接手治理並推進民營化。
而在2013至2016年期間,大宇造船在海工裝備領域遭遇重創,出現大規模經濟損失,企業(ye) 實力遭到大幅削弱,業(ye) 績也在日益惡化。2012至2016年,大宇造船連續5年出現大幅虧(kui) 損,年均營業(ye) 虧(kui) 損高達11萬(wan) 億(yi) 韓元(約合8.9億(yi) 美元),現金流嚴(yan) 重惡化,而在公司加強結構調整時,其不良的財務結構更是凸顯出來,一度瀕臨(lin) 破產(chan) 。
韓華團體(ti) 表示,將以收購大宇造船為(wei) 契機,在現有的航空、航天、陸地軍(jun) 工產(chan) 業(ye) 的基礎上,打造“陸海空綜合軍(jun) 工體(ti) 係”,為(wei) 成長為(wei) 名副實在的全球軍(jun) 工企業(ye) 奠定基礎。同時,在天氣危機和能源安全題目導致全球能源轉型加快進行的情況下,韓華團體(ti) 計劃通過大宇造船的造船及海工技術鞏固全球綠色能源巨頭的地位。
而在2009年1月,韓國當地媒體(ti) 報道稱,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正式結束向韓華團體(ti) 出售大宇造船股份的談判,韓原因是華團體(ti) 沒有顯示出誠意。根據彼時報道,由於(yu) 全球金融危機,韓華團體(ti) 在張羅收購大宇造船股份的資金方麵存在困難。韓國開發銀行表示,在協商過程中,韓華團體(ti) 沒有顯示出購買(mai) 大宇造船和船舶工程公司50.4%的股份的誠意。
不過,盡管此次簽訂正式的收購合同,但要真正履行合同,尚需得到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hui) (KFTC)的批準,並通過有關(guan) 國家和地區的反壟中斷監管機構的企業(ye) 合並審查,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EU)、日本、中國、新加坡、土耳其、越南、英國等。據當地媒體(ti) 報道,現代重工已經向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遞交意向書(shu) 。目前,韓國產(chan) 業(ye) 銀行持有大宇造船55.7%的股權,價(jia) 值19億(yi) 美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