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智能船舶可以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在內的基於數據分析、模型仿真等方法對船體結構和係統性能進行深度分析 -夏洛特空運價格

 海運新聞     |      2021-09-16 00:47



智能船舶可以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在內(nei) 的基於(yu) 數據分析、模型仿真等方法對船體(ti) 結構和係統性能進行深度分析
-夏洛特空運價(jia) 格

科技創新與(yu) 貿易進化是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所在。
2018年推出路線圖1.0版之後,現階段正在更新推出新版國際標準化路線圖。新版路線較長,將關(guan) 注以下兩(liang) 個(ge) 新的變化:


Q:您以為(wei) 智能船舶有什麽(me) 上風呢?
李彥慶:我以為(wei) 有以下三點上風。
導航與(yu) 船舶運營分技委(SC6)一直專(zhuan) 注於(yu) 船舶導航和航行自動化的標準,在國際標準化領域提出“智能航運”這一概念之前,已製定了大量跟“智能”有關(guan) 的國際標準。除了傳(chuan) 統船舶導航係統的標準以外,還特別在船岸一體(ti) 化、數據交換等領域開展了國際標準的製定。
目前在TC8中,WG10是完全針對智能航運或者智能船舶工作項目的,此外有兩(liang) 個(ge) 分技委(SC6、SC11)和一個(ge) 工作組(WG4)也在一些工作項目中涉及智能船舶的內(nei) 收留。





除擔任中國船舶產(chan) 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外,李彥慶也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yu) 海洋技術委員會(hui) (ISO/TC8)主席、智能航運工作組(WG10)召集人,曾任中國船舶團體(ti) 公司國際部主任等職。
在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世界各國間的貿易量持續上升,這對貨物運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路運輸由於(yu) 具有運量大、本錢低等上風,在貨物運輸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Q:您對未來中國參與(yu) 國際標準下的智能船舶工作有什麽(me) 期看?
正是看到智能船舶廣闊的遠景,中國政府發布了《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促進智能船舶的發展。在現階段的計劃中,我們(men) 主要是從(cong) 技術層麵和標準體(ti) 係層麵進行研究,從(cong) 而推動智能船舶的發展。


正由於(yu) 如此,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yu) 海洋技術委員會(hui) 早在2016年就開始采取行動,成立了智能航運工作組,並積極推動頂層設計和一係列的工作項目。
Q:您可以為(wei) 我們(men) 先容一下目前國際標準化工作的任務嗎?
二是新技術的更廣泛運用。在國際標準化路線圖1.0版框架中,我們(men) 考慮到了人工智能技術,但是沒有具體(ti) 刻畫人工智能技術在船舶和營運中的國際標準化題目。在人工智能普遍應用後,將會(hui) 涉及到海上運輸的多個(ge) 方麵,假如不能單獨考慮人工智能在國際標準化工作的位置的話,智能航運標準工作將會(hui) 有重大缺失。這一類的新技術還有很多,這些都是要在新版路線圖中給予考慮的。


做客嘉賓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yu) 海洋技術委員會(hui) (ISO/TC8)主席、中國船舶產(chan) 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李彥慶


中船秘書(shu) 長李彥慶:探索建立智能船舶的全球共叫

2021年09月15日 09時 海洋經濟展覽會(hui)

在中國船舶產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先生看來,智能船舶發展對於全球海運業而言至關重要,而建立全球共叫、打造國際標準,將是智能船舶發展、智能航運發展的條件。“智能生態鏈必須依靠共叫下的技術協議,即我們習慣稱之為的國際標準”。




第三,智能船舶有助於國際海運減排目標的實現。智能船舶更有利於促進GHG減排目標的達成。運用智能監測技術、網絡互聯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等,根據氣象水文條件優化航線,最大化發揮船舶設計能效,並對燃油消耗和排放進行實時監測,是航運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海洋經濟展會,海博會每年在深圳舉行,是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際物流,促進藍色經濟國際合作,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經貿平台。
中國海洋經濟展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發起“Talk with Blueconomy”係列對話,邀請來自政府、貿易、科技、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領域的高層嘉賓,共同探討影響全球藍色未來的重要議題,致力於推動前沿的科技與貿易交流,構建全球貿易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麵向全球藍色新未來。

來源:海洋經濟展覽會

以下為部分采訪實錄。
國際標準化在智能船舶領域的推進熱度遠比不上智能技術在產業界和科技界的討論。但是,智能技術在船舶與航運業的大範圍深層次應用既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實踐,所以,即使對新技術應用題目,在國際標準討論中也是十分積極的。為了促進跨域新技術在船舶和航運中的應用和國際標準的製定,TC8下的WG10也采取了不同於傳統標準製定的組織方式,即針對新的建議標準項目,設立若幹個專題小組來深進討論,這在原來的國際標準工作架構當中是沒有的。這樣的設置,目的是為了在國際上形成共叫,便於標準項目的實質性推動。
第一,可以極大進步船舶性能。以船體和螺旋槳的性能為例,相較於傳統船舶,智能船舶可以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在內的基於數據分析、模型仿真等方法對船體結構和係統性能進行深度分析,判定是否發生船體老化,以及螺旋槳空泡、船體和螺旋槳生物附著或腐蝕等情況,從而及時公道安排船體和螺旋槳性能維護,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提供改善船舶性能的基礎數據。


其次,我希看中國要從自身的上風中總結可供國際航運業發展的工作項目。當前中國推動智能船舶和智能航運的工作速度很快,成果很多。我理解有三個方麵可供業界在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時考慮,一是船舶智能化係統最優配置的有關經驗,二是航運數據收集分析中的質量與一致性,三是智能港口建設的經驗與方法。這三個方麵均可以產生有利於推動智能航運的重大標準。
海陸聯運和近海航運分技委(SC11)目前有兩項標準涉及智能的題目,即船上的軟件維護以及智能港口的國際標準。
李彥慶:首先,我希看中國造船產業和航運業能夠把當前的成功實踐反映到國際標準化工作中。中國事最先在智能船舶應用上做出重要工作的國家,已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船舶以智能船命名並投進營運,也在實際航運中積累了經驗。因此我很期待有更多的國際標準項目建議來自中國業界,這必將對全球航運的智能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以下為“Talk with Blueconomy”係列對話第十四期。

第二,智能船舶可以降低運營本錢。通過應用更加智能化的係統、安裝高靈敏傳感器、應用可靠的人工智能算法、實現船舶內部設備係統以及船岸之間更好的連接與通訊,以及對船舶航行過程中更精確的態勢感知,能夠更好進行航路規劃,節省燃油消耗;更精確進行到港靠泊猜測與治理,減少壓港時間;實現船上設備的健康治理計劃,公道安排維修等等。新技術的應用,海運費,能夠從海上運輸體係的重整方麵,獲得更大的係統利益。

在智能化發展的進程中,海運網絡安全日益上升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題目,這與智能航運密切相關。ISO/TC8為此建立了海事安保工作組(WG4),專門處理有關航運網絡信息安全方麵的產業標準,目前正在開展船舶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標準的建立。






與此同時,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不中斷進步,水路運輸對於智能船舶的需求也日趨進步。正是基於智能船舶的廣闊遠景,很多國家對智能船舶正在積極開展技術研究,政府也不中斷出台各種政策以促進智能船舶的發展。

李彥慶:當前智能船舶智能航運的國際標準化工作,還處於不係統、分歧大的階段。為此急需進行該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即編製智能航運標準化路線圖,主要目的是明確智能航運發展過程中涉及國際標準的各個方麵,以引導或者激發對這一題目的討論和建議,從而推動共叫的形成。當然,該路線圖也有利於國際海事標準專家們在智能領域有一個整體的熟悉,便於相關領域國際標準的理解和協調。

一是智能化內涵上的新變化。智能船舶的發展在全球形成一種發展趨勢,與IMO推動海上自主水麵船舶分級的工作有很大關係。傳統來看,智能技術大規模應用以及相關適應的海事公約確立之後,能夠更好改進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能。因此,智能船舶或者智能航運題目,在國際標準化方麵首先反映的是改善安全航行的訴求。隨著智能化概念與應用的不中斷深進,從海上運輸體係角度審閱智能航運,進步運輸係統效能、減少排放就成為新的題目,如何更好地聯通港口物流、改善船舶運營效能、控製GHG排放等,都需要用自動化、智能化的方案往解決。而1.0版的國際標準化路線圖,更多的還是從海上安全角度往思考與構思智能航運各組織部分的國際標準化題目的,這在新版路線圖的更新中必須考慮新的變化。
最後,我希看中國專家能夠積極參與TC8的各項活動,特別是深度參與SC1、SC11、WG4以及WG10的活動,建立起與其它國家專家的合作交流機製。特別要通過一係列的活動理解當前國際標準在智能船舶和智能航運領域的討論重點,從國際標準化活動中找準中國方案的提出點和時機,贏得更多的國際共叫,從而推動標準項目立項。

李彥慶:同一全行業共叫下的技術規範是個困難,現在離真正的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形成國際一致的共叫是很不輕易的。
海上航運是聯係各個國家國際貿易的重要途徑,智能船舶以及智能航運又是這個聯係中的重要一環。不同國家對智能船舶推出了不同標準,在海上運輸這個大背景下,不同的標準對於國際貿易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智能船舶的國際標準化工作格外重要。
Q:如何促進技術層麵的標準化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