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大宗貨物散改集上“找箱量”。長江新絲(si) 路公司以鐵礦砂作為(wei) 參與(yu) “公轉鐵”項目的重點突破口,首次采用35噸型敞頂箱,推行鐵水聯運“散改集”,搭建起鐵礦砂“公鐵水”多式聯運體(ti) 係。不但裝車方便,而且環保標準高,裝卸及運輸途中不易灑落,可降低耗損。鐵礦砂走水運至陽邏港上岸,經鐵路到陝西勉縣,經濟上較傳(chuan) 統集裝箱運輸模式下運價(jia) 節省9元/噸。
“2020年為(wei) 全省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鐵水聯運在運輸結構調整中備受省市關(guan) 注,必須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向內(nei) 挖潛、多做貢獻”,長江新絲(si) 路國際物流(武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萍說道,“麵對疫情衝(chong) 擊,我們(men) 創新物流服務,進軍(jun) 金屬礦、糧食等大宗商品市場,開辟散改集多式聯運模式,建成糧食分撥中心,打造北糧南運通道,在鐵路集裝箱貨運增量培育上漸行漸穩”。
通過近5個(ge) 月的不懈追趕,6-10月陽邏港集裝箱鐵水聯運實現了強勢回升,完成2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89.48%。其中10月份達到5500標箱,為(wei) 今年以來單月最高。截至11月18日,鐵水聯運基地今年累計吞吐29607標箱,追平了往年同期,全年增幅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據了解,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陽邏鐵水聯運基地1-5月份的生產(chan) 作業(ye) 量持續處在低穀,最低單月到發量不足500標箱,僅(jin) 為(wei) 往年同期均勻水平的10%,2020年前5個(ge) 月累計運量不足0.6萬(wan) 標箱,同比下降62.5%。
在增強基地服務功能上“謀箱量”。長江新絲(si) 路公司聯合武漢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設立空箱堆場和修箱點,進一步完善示範基地服務能力。客戶可在鐵水聯運基地直接享受還箱、提箱、修箱、拆裝箱、鐵路發運、鐵路到達等綜合一站式服務,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直接減少了基地與(yu) 集裝箱碼頭間2.5公裏的轉運環節,進一步降低了轉運時間及本錢。
11月17日上午10時許,陽邏港集裝箱鐵水聯運基地一片繁忙。隨著一聲叫笛,一列滿載色拉油、高嶺土、有機肥料的96個(ge) 集裝箱貨運列車緩緩駛出,3天後將到達成都、鹹陽、眉山。當天,該基地共完成鐵路到發222標箱、倉(cang) 庫拆裝箱30標箱,刷新了疫後重振以來單日最大作業(ye) 量。
在沿江外貿進出口貨源上“盯箱量”。得益於(yu) 武漢海關(guan) 創新監管手段,自2019年6月起,“滬-漢-蓉”鐵水聯運外貿箱成功首發,實現了外貿箱在港口與(yu) 鐵路間的直轉。疫情之後,鐵水聯運基地放大這一上風,加強與(yu) 漢歐班列、直航班輪對接,做好對進出口貨主和貨代企業(ye) 的跟蹤服務,引導更多外貿箱走鐵水聯運,形成“日韓/東(dong) 盟-水路-陽邏港-鐵路-歐洲”的雙向國際物流大通道。截至11月中旬,鐵水聯運外貿箱量已突破0.7萬(wan) 標箱,為(wei) 2019年全年外貿箱量的3倍。
“2019年我們(men) 完成3.3萬(wan) 標箱,若不是有疫情影響今年可衝(chong) 刺4.5萬(wan) 標箱。但通過後半程追趕,今年我們(men) 將竭力完成3.5萬(wan) 標箱”,楊萍說道,“剩下的40多天裏,隻要日均作業(ye) 任務量達到123標箱,完成這一目標應該勝利在看”。
在培育北糧南運通道上“挖箱量”。長江新絲(si) 路公司主動與(yu) 北大荒農(nong) 墾團體(ti) 接洽,開展玉米物流貿易一體(ti) 化合作,將東(dong) 北糧食水運至武漢鐵水聯運基地,進行武漢本地分撥、鐵路省內(nei) 分撥、鐵路西南分撥,買(mai) 通了東(dong) 北-武漢-雲(yun) 貴川陝的“北糧南運”物流大通道,切實保障玉米等飼料糧供給,促進糧食南北方產(chan) 銷銜接。
據了解,陽邏港鐵水聯運基地自2018年3月實現常態化運營以來,累計到發量已突破9萬(wan) 標箱。單從(cong) 鐵水聯運箱量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比重看,武漢港近2年保持了穩定上升態勢,比重已達4.2%,正在積極對標國內(nei) 領先的大連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