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赫伯羅特針對中國市場公布了兩(liang) 筆費用調整。
首先是3月11日發布通知稱,由於(yu) 中國港口擁堵情況緩解,船舶靠泊得以改善,碼頭作業(ye) 已恢複正常水平,冷藏箱插座短缺的情況已經改善,現在已不必進行大規模的貨物轉移。
因此,赫伯羅特將不再收取針對中國內(nei) 地進口冷藏箱貨物的附加費。
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中國春節假期的延長,部分中國港口冷藏箱插頭操作受限,包括赫伯羅特、馬士基、達飛、ONE等主要船公司,都曾宣布收取中國進口冷藏貨物相關(guan) 附加費。
此外,赫伯羅特近期宣布,將針對中國市場收取“取消訂艙附加費”(Booking Cancellation Fee),而這筆費用也引發了一些爭(zheng) 議。
根據赫伯羅特的公告,從(cong) 2020年4月1日起,客戶由於(yu) 個(ge) 人原因,在距離船舶預計離港日7天內(nei) (包括7天)取消訂艙,將被收取該筆費用。標準為(wei) 每單300元人民幣或者每單300港幣,涉及中國內(nei) 地和中國香港市場。
其實,取消訂艙費並非首次提出。
2017年,馬士基、達飛和赫伯羅特等公司,就曾針對特定航線市場,收取過類似費用。
據了解,取消訂艙費的誕生,主要是為(wei) 減少行業(ye) 內(nei) 臨(lin) 時取消訂艙的情況。
由於(yu) 船公司艙位超配,部分訂艙人擔心船公司甩箱而過度訂艙,進而導致無效訂艙的發生。據悉,在一些航線市場,平均取消訂艙率可以達到70%。
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給船公司的穩定服務和貨主的準時出貨,都帶來了挑戰。
而類似費用究竟是否應該收取,業(ye) 界有不同的聲音。
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通過收取該費用,船公司和貨主都能更準確的預測和管理整個(ge) 運輸流程。
不過也有人強烈反對,認為(wei) 船公司征收新費用,會(hui) 加重貨代貨主企業(ye) 的負擔。並表示,船公司應該承擔相同的責任,比如需要對甩箱等行為(wei) 做出賠償(chang) 。
而除了通過收取取消訂艙費,部分航運企業(ye) 近年來也推出了線上訂艙平台,試圖改變這一情況。
比如,馬士基於(yu) 2018年推出了一款線上即時訂艙確認服務,並表示,“訂艙就像訂機票一樣簡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