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空運費用查詢-雷凡培:造船與鋼鐵產業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

 海運新聞     |      2020-01-17 03:24

雷凡培:造船與(yu) 鋼鐵產(chan) 業(ye) 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

2020年01月16日 16時 中國冶金報

沒有鋼鐵就沒有船舶,當前,要想實現我國從(cong) 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目標,還需要船舶人和鋼鐵人共同聯合起來,形成發展的命運共同體(ti) 。

船舶業(ye) 與(yu) 鋼鐵業(ye) 高度融合,鋼鐵產(chan) 業(ye) 是船舶工業(ye) 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同時,作為(wei) 鋼鐵行業(ye) 的下遊,造船產(chan) 業(ye) 是鋼鐵工業(ye) 的消費大戶。

造船與(yu) 鋼鐵產(chan) 業(ye) 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當前,鋼鐵行業(ye) 、船舶與(yu) 航運產(chan) 業(ye) 集中度不斷提升,船價(jia) 、航運運費、鋼材價(jia) 格的聯動效應更加突出,實現上下遊聯動發展已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中進一步確立和增強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舉(ju) 措。
 

空運費用查詢-雷凡培:造船與(yu) 鋼鐵產(chan) 業(ye) 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


無論興(xing) 旺還是發展低穀,中國船舶集團與(yu) 鋼鐵界的兄弟企業(ye) 始終相互支持、互相幫助,共同應對挑戰,構建了行業(ye) 雙方緊密合作、有活力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鏈,為(wei) 共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也為(wei) 下一步實現更大的發展奠定了保障。

希望深化與(yu) 鋼鐵企業(ye) 戰略合作關(guan) 係,在推進鋼材、原材料、物流、技術研發等領域全麵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可以進一步深化合作,如在國際貿易、成套物流、新能源、金融服務、工程總包等領域加強合作。雙方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共同開拓新領域、新產(chan) 業(ye) ,並推動這一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

中國鋼鐵工業(ye) 協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何文波表示 :

船舶是鋼鐵重要的客戶,是鋼鐵重要的下遊用戶行業(ye) ,也是鋼鐵最有條件開展上下遊合作的一個(ge) 產(chan) 業(ye) 和領域。 對造船的曆史、現狀和未來,以及造船與(yu) 鋼鐵的關(guan) 係,雷總介紹得非常清楚。 能聽到這樣的報告,受益匪淺。

“我來自船舶工業(ye) ,我們(men) 船舶工業(ye) 有這樣一個(ge) 理念:沒有鋼鐵就沒有船舶!所以我們(men) 是生死與(yu) 共的好戰友。”1月11日,在鋼協六屆一次會(hui) 員大會(hui) 上,中國船舶集團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雷凡培做了作題為(wei) 《創新、合作、共贏》的主題演講。

雷凡培首先介紹了中國船舶集團的發展曆程,接著介紹了船舶工業(ye) 與(yu) 鋼鐵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高度融合的產(chan) 業(ye) 特征,最後提出了未來船舶工業(ye) 和鋼鐵工業(ye) 深化合作的幾點建議。

“南北船”合並 中國船舶正式起航

“2019年10月14日,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船舶工業(ye) 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實施聯合重組,中國船舶集團正式起航。”雷凡培首先介紹道。

1999年7月1日,原中國船舶工業(ye) 總公司經國務院批準分拆為(wei) 中國船舶工業(ye) 集團與(yu)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自此,以長江為(wei) 界,兩(liang) 大集團開啟長達20年“劃江而據”的局麵,兩(liang) 大集團也分別被業(ye) 界俗稱為(wei) “南船”“北船”。

20年來,兩(liang) 大集團逐步成長為(wei) 世界級造船企業(ye) 。但近年來,全球船舶行業(ye) 持續低迷。麵對新局麵,同根同源的兩(liang) 大集團選擇合並。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內(nei) 部優(you) 勢互補、減少無效重複競爭(zheng) 、提升效率,還可以統籌發揮產(chan) 業(ye) 協同效應。

中國船舶集團集中了我國海軍(jun) 武器裝備及船舶海工領域最具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資源和力量,形成了完整的海軍(jun) 武器裝備與(yu) 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是我國海軍(jun) 裝備建設的主體(ti) 力量,能夠設計、建造符合全球船級社規範、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公約要求的各種船舶和海工裝備。

“我舉(ju) 一組數據。”雷凡培進一步介紹,“中國船舶集團當前有駐外機構53家,成員單位147家,資產(chan) 總額達8110億(yi) 元,創新平台有203家,員工總人數達31萬(wan) 人,新接訂單、手持訂單超過全球20%,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集團。”

鋼鐵船舶密切合作 產(chan) 業(ye) 鏈高度融合

“船舶工業(ye) 和鋼鐵工業(ye) 密不可分。舉(ju) 例來看,韓國當年也是在分析海洋和鋼鐵優(you) 勢的基礎上,以國家力量將船舶工業(ye) 上升為(wei) 國家產(chan) 業(ye) ,韓國從(cong) 此成為(wei) 世界造船大國。”雷凡培以韓國為(wei) 例,說明了船舶工業(ye) 和鋼鐵工業(ye) 的密切聯係。

從(cong) 產(chan) 業(ye) 特征來看,船舶工業(ye) 與(yu) 鋼鐵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高度融合,具體(ti) 表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船舶行業(ye) 與(yu) 鋼鐵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高度融合。雷凡培介紹道:“造船和鋼鐵互為(wei) 上下遊產(chan) 業(ye) ,從(cong) 產(chan) 業(ye) 特征上講都是周期性較強的產(chan) 業(ye) ,一定程度上是命運共同體(ti) 。船舶是國際貨運的主要載體(ti) ,承擔了全球貨物貿易總量80%,已經成為(wei) 經濟全球化和各國外貿發展的生命線。我國進口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和鋼鐵產(chan) 業(ye) 大都是通過大型船舶海運來完成。因此,鋼鐵產(chan) 業(ye) 是船舶工業(ye) 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同時,作為(wei) 鋼鐵行業(ye) 的下遊,造船產(chan) 業(ye) 是鋼鐵工業(ye) 的消費大戶。”

從(cong) 中國船舶集團2019年鋼材采購情況來看,鞍鋼供鋼材86.83萬(wan) 噸,占比27%;湘鋼供鋼材54.43萬(wan) 噸,占比17%;營口鋼鐵供鋼材44.99萬(wan) 噸,占比14%;沙鋼供鋼材32.7萬(wan) 噸,占比10%。可以看出,鋼鐵與(yu) 造船是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

二是造船與(yu) 鋼鐵產(chan) 業(ye) 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和大勢所趨。當前,鋼鐵行業(ye) 、船舶與(yu) 航運產(chan) 業(ye) 集中度不斷提升,船價(jia) 、航運運費、鋼材價(jia) 格的聯動效應更加突出,實現上下遊聯動發展已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中進一步確立和增強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舉(ju) 措。

三是鋼鐵工業(ye) 和船舶工業(ye) 實現了共贏發展。首先,雙方強化了戰略合作。其次,雙方推動了技術聯合攻關(guan) 。在國防工業(ye) 領域,雙方圍繞武器裝備研製需求,在薄板、厚板、型材、鑄鍛件等材料研製及加工技術領域密切合作;在高技術船舶與(yu) 海工裝備領域,雙方在集裝箱船用止裂鋼、薄板型液化天然氣(LNG)船用殷瓦鋼、超高強度海工鋼、低溫鋼板、雙相不鏽鋼、耐蝕鋼等高端品種領域開展聯合攻關(guan) 。最後,雙方打造出互惠互利格局。

談及鋼鐵工業(ye) 和船舶工業(ye) 互惠互利時,雷凡培回憶起多年前鋼鐵鋼業(ye) 與(yu) 船舶行業(ye) 在市場“寒冬”中報團取暖的往事。他回憶道:“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船舶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對國內(nei) 鋼材市場需求直線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鋼鐵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也遇到了困難。麵對這種情況,中國船舶集團堅持把當期船板采購訂單主要安排在國內(nei) ,同鋼鐵工業(ye) 互相支持。”

回顧多年來的發展曆程,無論市場興(xing) 旺還是經曆低穀,中國船舶集團始終和鋼鐵行業(ye) 的兄弟企業(ye) 互相扶持,共同應對挑戰,構建了行業(ye) 雙方緊密合作、有活力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圈,為(wei) 共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障,也為(wei) 下一步實現更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深化互利合作 攜手續寫(xie) 新篇章

雷凡培對未來鋼鐵工業(ye) 和船舶工業(ye) 深化互利合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要在加強軍(jun) 工協作上下功夫。雙方要圍繞新的安全威脅和海洋權益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等;瞄準新的作戰需求,持續推進新興(xing) 裝備發展。“在加強軍(jun) 工協作上,船舶行業(ye) 對鋼材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雷凡培說道。

同時,雙方要立足“小核心、大協作”研發機製體(ti) 係,通過聯合鋼鐵科研院所、船舶科研院所、鋼鐵企業(ye) 、船舶企業(ye) 、高校等單位,擴大合作深度和廣度。

二是要在加強高技術產(chan) 品研發和製造合作上下功夫。當前,船舶領域仍有一些高端材料品種亟須國產(chan) 化。例如,極地船舶用鋼仍依賴進口,殷瓦鋼成本高於(yu) 韓國超低溫高錳鋼30%,張力腿筋腱材料加工仍處於(yu) 空白,耐蝕鋼、雙相不鏽鋼亟待市場化推廣……

雷凡培直言,我國船舶行業(ye) 在國際市場競爭(zheng) 中最大的痛點就在成本上。這是下一步雙方合作的方向。

三是要在材料基礎技術合作上下功夫。下一步,船舶行業(ye) 和鋼鐵行業(ye) 要在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礎材料等戰略性新材料領域加強合作。同時,雙方在基礎材料設計和加工技術上也要進一步開展合作,在材料技術基礎和標準化領域深化合作。

四是要在拓展新業(ye) 態合作上下功夫。雷凡培坦言,新的競爭(zheng) 形勢呼喚新的合作理念與(yu) 模式。因此,進一步與(yu) 鋼鐵行業(ye) 鞏固戰略合作關(guan) 係是中國船舶集團接下來的目標。在推進鋼材、原材料、物流、技術研發等領域全麵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可以進一步深化合作,如在國際貿易、成套物流、新能源、金融服務、工程總包等領域的合作。雙方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you) 勢,共同開拓新領域、新產(chan) 業(ye) ,並推動這一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

雷凡培最後總結道,2019年,中國船舶集團造船完工量共計1450萬(wan) 載重噸,這一目標在今年提升至1600萬(wan) 載重噸。增量的背後,必然有鋼鐵工業(ye) 對船舶工業(ye) 的大力支持,這也更加要求雙方共同攜手走向新的高度、續寫(xie) 新的篇章。

李利劍:如何為(wei) 船舶工業(ye) 貢獻鋼鐵力量?

雷凡培:互幫互助,建立命運共同體(ti)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