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業(ye) 存在著資源分割、主體(ti) 分散、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聯動不足等突出問題,這不僅(jin) 使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高企,也影響到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和國家競爭(zheng) 力。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做強做優(you) 物流業(ye) ,有必要進行總體(ti) 戰略設計,推動物流資源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最大化實現物流的時空價(jia) 值、經濟與(yu) 社會(hui) 價(jia) 值。需要從(cong) 全局出發,推動構建一個(ge) 強大、智能、綠色的國家物流係統。
為(wei) 什麽(me) 要構建國家物流係統?
構建國家物流係統,有利於(yu) 消除“孤島”效應,提升全社會(hui) 物流資源互聯互通與(yu) 綜合協同的能力,為(wei) 生產(chan) 、流通、消費、產(chan) 業(ye) 、人民生活提供更優(you) 的物流服務,為(wei) 用戶創造價(jia) 值、為(wei) 企業(ye) 提升能力、為(wei) 社會(hui) 節約資源、為(wei) 國家贏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
什麽(me) 是國家物流係統?即指從(cong) 總體(ti) 與(yu) 長遠發展的角度,著眼於(yu) 國民經濟總效率總效益,根據物流業(ye) 發展規律、業(ye) 務間的內(nei) 在聯係、活動的時空範圍,通過市場和政府力量的有機結合,優(you) 化配置物流資源,形成涵蓋交通運輸、配送、倉(cang) 儲(chu) 、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等在內(nei) 的跨行業(ye) 、跨地區、多層次、全方位聯接與(yu) 協同的綜合物流係統。它由基礎設施網絡、信息網絡、運營網絡等構成。
互聯互通實現整體(ti) 效益最大化
“互聯互通、社會(hui) 化協同、全方位集成、大規模定製”是國家物流係統具有的主要特征。它是由眾(zhong) 多子係統、主體(ti) 、要素等組成的複雜巨係統,各子係統、主體(ti) 通過互聯互通和相互協同,實現整體(ti) 效益的最大化,其核心特征是物流活動、生產(chan) 運作、資源環境、基礎設施、組織管理和技術裝備等方麵的聯通、協同,實現橫向、縱向、端到端的全方位集成,實現“多樣化、個(ge) 性化、定製化”物流服務(見圖1)。

圖1:國家物流係統的基本架構與功能特征
實現多主體間的全方位互聯互通是構建係統的基礎。國家物流係統的聯通可分為內外兩個層麵。外部聯通,是物流係統與經濟、社會、環境主體之間的聯通。外部聯通表現為物流主體與外部主體之間存在物質、資金、信息、價值、業務、能源等各種形式的有機銜接和交互。內部聯通,分為決策、管理和操作三個層麵。
決策層麵的聯通,是指政府部門、行業、龍頭物流企業等在物流規劃、物流政策、物流標準製定等方麵的聯合統一。決策層麵的聯通關係到國家物流係統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式。管理層麵的聯通,是政府、中介、物流企業、物流需求方等主體在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物流信息網絡、物流組織網絡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的互聯互通,是國家物流係統高效運作的保障。操作層麵的聯通,是指物流主體在各個業務功能環節的有機銜接,包括物流設施銜接、設備銜接、流程銜接、技術銜接、作業方式銜接等,是國家物流係統有序運作的基礎。
國家物流係統的有效運轉必須依賴於多主體的協同。即需要物流供給主體、需求主體、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在物流運作過程中,通過合作、協調、同步,在物流規劃、物流政策、物流標準、組織管理、設施網絡等方麵實現協同(見圖2)。

圖2:全方位互聯互通
集成是國家物流係統基本功能的核心。國家物流係統要求實現包括縱向、橫向、端到端在內的全方位集成。國家物流係統通過信息物理係統形成智能網絡,實現虛擬係統與實體係統的結合,使人與人、物與物、服務與服務、人與物、人與服務、物與服務之間能夠高度聯結。
縱向集成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的集成,即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在企業內部實現所有環節信息的無縫鏈接。橫向集成主要是針對企業之間的集成,通過價值鏈和信息網絡實現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和無縫合作,為客戶提供實時高效的物流服務。橫向集成包括供應商、經銷商、服務提供商、用戶等在內的企業間協同。橫向集成能夠形成智能的虛擬企業網絡,有效推動企業間經營管理、生產控製、業務與財務全流程的無縫銜接和綜合集成,實現不同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端到端集成主要是針對貫穿整個價值鏈的工程化數字集成,是在供需終端數字化的前提下,圍繞整個價值鏈上的管理和服務實現企業之間的整合。端到端集成能夠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係統、人與設備之間的集成,是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服務的基礎。
大規模定製服務。大規模定製物流服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旨在充分識別客戶的物流需求,根據物流需求的特征和差異性對市場進行細分,尋求差異化物流戰略,運用現代物流技術、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對物流功能進行重組,對物流操作進行重構,設計滿足客戶群需求的服務標準,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製的物流服務。
國家物流係統將大規模物流與定製物流集成,並在其中取得平衡,從而形成大規模定製物流服務能力。國家物流係統以物流功能模塊化、標準化為基礎,將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物流服務功能視作不同的模塊並實施標準化。以物流服務總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根據具體的客戶需求對物流功能模塊進行有機組合,實現各功能模塊的無縫銜接與協調。
以更好的體製機製推進國家物流係統構建
國家物流係統的構建離不開體製機製保障,以下八個方麵的合力有助於國家物流係統的構建。
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整合機製是國家物流係統各主體實現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全社會物流資源優化配置與共享,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國家物流係統通過整合物流資源,調整物流業結構和發展方向,能夠消除物流業“小、少、弱、散”等問題,提升物流業和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
宏觀微觀調控並舉。宏觀調控機製是政府通過戰略、規劃、政策、法規、行政管理等手段,間接引導和管理物流市場主體,引導物流業結構調整和供需發展的機製。微觀調控機製是物流企業根據外部經濟、環境等變化調節主體與外界的關係,依靠計劃決策、組織執行、監控反饋等運行機構,調整和完善自身的目標、結構、功能和行為的一種自適應機製。
多主體間廣泛耦合。耦合是指係統內子係統間、主體間、主體內部、係統內部的協調與配合。國家物流係統涉及多環節、多主體,在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和運行全過程中建立多主體間廣泛的耦合機製,能有效降低物流運作響應時間和運作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水平,充分發揮並協調好各主體功能和係統總體功能,提升全社會物流運作的總效益。
充分競爭的市場。地方保護主義和較低的物流市場開放水平,不僅阻礙外來物流企業的進駐,同時也阻礙本地物流企業的發展壯大。隻有建立充分競爭的市場機製,逐步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才能真正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促進國家物流係統的健康發展。
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應建立健全創新機製,以創新驅動物流業發展,積極研發和推廣新型智能化、信息化物流技術和物流設備,創新物流產品,構建新型物流組織,探索新型物流管理模式,開辟新的物流市場,實現國家物流係統的創新發展。
綠色低碳化發展。實現全社會物流的綠色低碳化發展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綠色物流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專業的物流企業,也包括產品供應鏈上的製造企業、分銷企業以及客戶,同時還包括不同級別的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門等。綠色機製要求增強節能環保意識和綠色循環低碳的物流管理理念,加快物流企業的綠色轉型,提高物流綠色化水平。
主體間相互學習。國家物流係統中的各主體是具有相互學習能力的智能型主體。在變化的物流市場中,各主體需要不斷學習新方法、新模式、新技術等,才能提升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各主體的學習在動態環境中進行,具有交互性和雙向性,是並發學習、共同進化的過程。
對外界高度開放。開放性是係統主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屬性。國家物流係統應與外界經濟、社會、生態係統保持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廣泛交換,保持高度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