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首次提出立法到草案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長江保護立法之路走了將近30年。
據新華社消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將於(yu) 2019年12月23-28日在北京舉(ju) 行,本次會(hui) 議中《長江保護法》等5部法律草案將迎來首次審議,另有6部法律草案將繼續審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12月20日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長江保護法》由全國人大環境與(yu) 資源保護委員會(hui) 負責起草。下周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上,全國人大環境與(yu) 資源保護委員會(hui) 負責人將對草案的起草情況、主要內(nei) 容作出說明。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域麵積達180萬(wan) 平方公裏,約占中國陸地總麵積的1/5,擁有占全國1/3的淡水資源、3/5的水能資源儲(chu) 量、豐(feng) 富的森林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構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脊梁”。
公眾(zhong) 環境中心主任馬軍(jun) 將長江比喻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但同時,近年來隨著各類水汙染問題交織出現,加上水資源配置開發不合理、部分支流和湖泊汙染問題嚴(yan) 重,長江流域的生態係統嚴(yan) 重受損。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周洪宇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時表示,盡管國家層麵已有《水法》《水汙染防治法》等,但都未從(cong) 整體(ti) 上對長江流域性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水汙染防治等做出專(zhuan) 門的法律規定,且在執行中也缺乏流域整體(ti) 性保護和治理的體(ti) 製機製和有效措施,對全流域資源環境保護難以形成有效支撐。
“當地區經濟利益與(yu) 流域整體(ti) 利益發生衝(chong) 突時,缺乏強有力的協同約束機製和懲治手段。而現行的區域聯防聯治,也僅(jin) 局限於(yu) 長江中下遊少數省份,難以從(cong) 源頭上控製汙染,效果非常有限。”周洪宇稱。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樹義(yi) 此前在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時表示,在我國的七大流域中,長江是最需要製定法律的,這取決(jue) 於(yu) 長江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當中的地位和作用。
實際上,長江保護立法最早可追溯至近30年前。據法製日報報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水利部及長江委即著手準備長江保護立法,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2004年以來,長江委又陸續圍繞立法進行了大量的專(zhuan) 題研究,2006年,長江委正式向水利部提交了《長江法(立法建議)》。
漫長的等待後,長江保護終於(yu) 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麵。2016年1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ge) 時期,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6年5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提出“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法律製度,抓緊製定長江保護法,聯動修訂水法、航道法等”。
2018年6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加快製定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麵的法律法規。《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長江流域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ti) ,強化船舶和港口汙染防治,加強沿河環湖生態保護。
201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將長江保護法列為(wei)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並且納入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立法工作計劃。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的部署和安排,《長江保護法》在立法中要找準定位,突出8個(ge) 方麵的重點:明確立法目的和法律適用範圍;係統設計和安排各項製度;統籌國土空間規劃和資源開發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生態修複和保護力度;推動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鼓勵技術創新;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建立統一高效、協調有序的管理體(ti) 製;規定更嚴(yan) 格更嚴(yan) 密的法律責任。
全國政協委員呂忠梅1996年起進行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的立法研究,其主持的“長江流域立法研究”曾強調重構長江流域管理體(ti) 製,建立隸屬於(yu) 中央政府的長江流域管理局,以此加強對長江流域涉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長江在過去4年裏經曆了史上最嚴(yan) 的環保調控,也是全國較早開展督查的流域之一。然而,專(zhuan) 家指出,鑒於(yu) 長江流域跨省市跨區域的客觀條件,其水資源管理麵臨(lin) 行政分割與(yu) 職能交叉等問題。
“首先,地方政府‘分割管理,各自為(wei) 政’,往往不夠重視沿江整體(ti) 的水環境生態的保護。有些地區特意將化工、造紙等汙染嚴(yan) 重的行業(ye) 布局在地區邊界,存在上遊排汙、下遊取水的情況。” 周洪宇稱。
周洪宇認為(wei) ,由於(yu) 行政分隔和利益衝(chong) 突,當發生跨行政區的水汙染事故和糾紛時,難以形成及時有效的協同防控、將損失降低到最小。馬軍(jun) 也對界麵新聞指出,長江流域長期以來存在執法不嚴(yan) ,違法成本嚴(yan) 重偏低的問題。
因此周洪宇建議,國家應考慮建立統一、高效的綜合管理機構,負責流域水環境的統一協調、監督和管理。同時,以流域管理機構為(wei) 龍頭,構建各流域內(nei) 相關(guan) 省級涉水部門參與(yu) 的流域水環境保護協作機製和風險預警防控體(ti) 係。
馬軍(jun) 認為(wei) ,全部倚賴中央環保督查並非長久之計,應當同時強化屬地的責任管理、長江上中下遊的協同。同時馬軍(jun) 建議,生態補償(chang) 應當在立法中有所體(ti) 現,讓長江周邊地區有積極性、能力和財力去守護這道生態屏障。
王樹義(yi) 認為(wei) ,長江保護立法首先要解決(jue) 的就是破解製度壁壘,協調好中央和地方、地方與(yu) 地方、上遊中遊下遊的利益,“如果把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好了,這部法律就成功了一半。”
而對於(yu) 長江保護與(yu) 利用的矛盾,王樹義(yi) 在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時強調,長江流域的立法,不是為(wei) 了限製它的發展,而是為(wei) 了限製無序的、不計後果的、過度的發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目的是要建成中國新的經濟支撐帶,保護不是對長江流域進行保守性的保護,而是合理利用長江的資源。”
來源:界麵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