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與(yu) 韓國三大船企的對決(jue) 中,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dong) 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dong) 中華”)拔得頭籌,率先與(yu) 卡塔爾簽署超過200億(yi) 元的LNG船建造合同,創下中國造船出口合同的新記錄。中韓造船業(ye) 在LNG船建造領域全麵競爭(zheng) 的號角也已經吹響。
滬東(dong) 中華在國際市場不斷“圈粉”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船是在零下163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氣的專(zhuan) 用船舶,是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chan) 品,被稱作“海上超級冷凍車”。它和大型豪華郵輪、航空母艦,是造船工業(ye) 皇冠上的3顆明珠。
此次競爭(zheng) 中,滬東(dong) 中華是唯一一家代表中國的造船企業(ye) ,與(yu) 在LNG船市場擁有長期優(you) 勢的韓國三大船企“逐鹿中東(dong) ”。據了解,滬東(dong) 中華的這筆訂單可能涉及“8+8艘”LNG船,每艘價(jia) 格約為(wei) 1.8億(yi) 美元,總價(jia) 值約為(wei) 28.8億(yi) 美元。新船計劃在2024年和2025年交付。
滬東(dong) 中華在LNG船領域深耕20多年。早在1997年,中國啟動第一個(ge) 海外引進LNG項目之初,滬東(dong) 中華就同步啟動了大型LNG船的研製,並於(yu) 2008年成功交付中國第一艘大型LNG船。滬東(dong) 中華通過自主創新建造了4代LNG船(G1“長青係列”、G2“長健係列”、G3“長安係列”和G4“長興(xing) 係列”)。為(wei) 響應船東(dong) 需求,融合最新的技術和設計理念,滬東(dong) 中華推出其最新自主研發設計的全新升級版設計“G4+長輝”係列17.4萬(wan) 立方米LNG船,又成功開發出世界最先進超大型25萬(wan) 立方米LNG船、17.5萬(wan) 立方米ARC7極地破冰型LNG船,推動中國LNG裝備產(chan) 業(ye) 鏈“列車”駛入“新時代”。
近年來,滬東(dong) 中華在國際市場不斷“圈粉”,訂單紛至遝來,已建成20餘(yu) 艘LNG船,單船最大運載量17.4萬(wan) 立方米,不斷開辟著海上絲(si) 路,繁榮經濟貿易,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運來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去年4月2日,滬東(dong) 中華牽手世界知名的挪威DNV GL船級社宣布:共同開發27萬(wan) 立方米的LNG運輸船,這將是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LNG運輸船。這一大膽而又前瞻性的研究,將為(wei) 世界提供更加高效的LNG運輸創新方案。
去年11月7日,由滬東(dong) 中華設計建造的新一代LNG船“天樞星”號首航。“天樞星”輪是中遠海運能源亞(ya) 馬爾項目首艘17.4萬(wan) 方LNG新船,建造僅(jin) 耗時21個(ge) 月,創造了中國造大型LNG船建造周期最短紀錄。
LNG船舶建造市場迎來高峰
時隔7年,韓國重新從(cong) 中國手中奪回世界第一的寶座,最大的功臣就是LNG船。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韓國船企2018年接單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4%。2018年,全球85%以上的LNG船新船訂單都由韓國船企接獲。
根據Wood Mackenzie的研究,從(cong) 202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澳大利亞(ya) 、俄羅斯和美國的LNG新產(chan) 能到位,LNG船新船訂單量將“迅速增長”。預計到2040年,南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LNG需求將增長4倍,預計到2025年需要再訂造116艘LNG船才能滿足需求,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500艘。LNG產(chan) 量的增長有望在未來5年支撐船廠訂單,使對高技術和高附加值船舶的需求量增加。
數據顯示,1945—2018年全球共有17個(ge) 國家建造過LNG船,其中韓國獨占鼇頭,其建造艘數超過其他所有國家建造的LNG船總和。
而從(cong) 全球前十大LNG船造船廠看,韓國船廠占據世界船廠前三位,日本作為(wei) 世界LNG船建造第二強國,四家船廠進入世界前十,中國僅(jin) 滬東(dong) 中華進入世界前十大LNG船建造廠。
到目前為(wei) 止,韓國船企擁有約90%的LNG船訂單,主導了LNG船市場。IHS Markit的分析師指出,在未來3年內(nei) LNG船新船訂單量都有可能增加,而目前專(zhuan) 門建造散貨船的中國船企在LNG船領域很難趕上韓國。
中日韓船企合並潮起
中國在造船市場的表現給韓國船企業(ye) 帶來壓力。中日韓三國船企都在尋求創新發展。去年,中國韓三國船舶建造市場迎來合並潮。
2019年3月,韓國現代重工宣布收購大宇造船。同年11月,中國船舶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與(yu)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正式成立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是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在1999年分拆為(wei) 兩(liang) 家集團時隔20年後重新合並。資料顯示,合並後的兩(liang) 大集團資產(chan) 規模總計將達到8100億(yi) 元。合並後,中國和韓國這兩(liang) 家船企約占全球近四成的市場份額。
在中韓造船企業(ye) 采取調整措施的同時,日本造船業(ye) 也在加速自身變革。去年11月29日,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與(yu) 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聯合宣布,就資本和業(ye) 務合作的基本事項達成協議,並簽署了相關(guan) 協議書(shu) 。而因為(wei) 麵臨(lin) 與(yu) 中韓船企的激烈競爭(zheng) ,日本三菱重工正考慮將其位於(yu) 長崎的Koyagi工廠出售給大島造船。三菱重工的Koyagi工廠成立於(yu) 1972年,主要負責建造液化天然氣(LNG)船和液化石油氣(LPG)船。自2015年以來,該工廠一直未能獲得任何LNG船訂單,手中最後一艘LNG船已於(yu) 去年9月交付完畢。
中國更多船企加入LNG船製造行列
與(yu) 此同時,日本船企加強了與(yu) 中方的合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