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cong) 中國船舶工業(ye) 協會(hui) 獲悉,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複蘇勢頭放緩,國際航運市場小幅回升,受國際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影響,全球新船需求大幅下降。
我國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長,承接新船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同比下降。“融資難”“接單難”等問題沒有緩解,但我國船舶企業(ye) 的產(chan) 品結構持續優(you) 化,修船企業(ye) 的效益明顯好轉。
船舶產(chan) 品結構持續優(you) 化
中國船舶工業(ye) 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我國骨幹船舶企業(ye) 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船舶產(chan) 品結構持續優(you) 化。三大主流船型邁入“智能船舶1.0”新時代,全球首艘40萬(wan) 噸智能超大型礦砂船(VLOC)、30萬(wan) 噸智能超大型油船(VLCC)、13800TEU智能集裝箱船順利交付。高端船型研發建造取得新突破,8.5萬(wan) 立方米乙烷乙烯(VLEC)運輸船、4.9萬(wan) 噸雙相不鏽鋼化學品船、6.4萬(wan) 噸大型木屑船交付船東(dong) ,國產(chan) 極地探險郵輪、亞(ya) 馬爾項目17.4萬(wan) 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船完成試航,7500車位LNG動力汽車滾裝船、南極磷蝦船、非官方醫院船、全球首製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chan) 儲(chu) 油船(FPSO)順利出塢。特種船舶建造取得新成效,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考破冰船、新型深遠海綜合科學考察船、海洋漁業(ye) 綜合科學調查船交付使用。我國首艘萬(wan) 噸級海事巡邏船、大型浮式LNG存儲(chu) 及再氣化裝置(LNG-FSRU)開工建造,國產(chan) 大型豪華郵輪建造項目積極推進。
智能製造工程穩步推進
中國船舶工業(ye) 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分析認為(wei) ,上半年,骨幹船舶企業(ye) 克服了全球新船訂單大幅萎縮、新船價(jia) 格低迷、造船成本持續上漲的不利影響,不斷加強生產(chan) 管理,努力提高造船效率,持續推進船舶工業(ye) 智能化發展,船舶建造質量、效率和效益不斷提升。江南造船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三維體(ti) 驗平台數字化建造交付了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船舶,造船效率提高30%,差錯率降低60%,船台搭載周期縮短2個(ge) 月。上海船舶工藝研究所研發製造的船舶智能製造流水線實現了國產(chan) 化“零”的突破,有效提高了產(chan) 品質量,能源消耗降低30%,人工比例降低40%,生產(chan) 效率提高50%。我國首條船舶智能無人生產(chan) 線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投入運行,產(chan) 能提高15%。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對生產(chan) 線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相應的工序生產(chan) 效率提高40%~400%,產(chan) 品建造周期縮短15%~20%,保障了企業(ye) 效益持續穩定增長。
戰略性重組有序開展
上半年,國際新船市場需求大幅縮減,主要造船國家新船訂單同比大幅下降。我國主要造船集團麵對國際國內(nei) 各種風險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不利局麵,頂住壓力繼續發揮好中央企業(ye) “穩定器”“壓艙石”作用,統計顯示,1~6月,中國船舶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四大央企集團三大造船指標合計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8.9%、56.4%和62.2%(完工、新接、手持)。當前,需求不足和產(chan) 能過剩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場倒逼機製和政策引導的共同作用下,央企集團戰略性整合穩步推進。招商局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托管長航集團金陵船廠、江東(dong) 船廠,並購整合中航船舶所屬中航威海船廠。中船集團正與(yu) 中船重工籌劃戰略性重組。
船企多措並舉(ju) 去庫存
上半年,國際原油價(jia) 格震蕩上行,基本維持在60美元/桶以上,海洋工程裝備運營市場基本麵有所改善,我國骨幹海工裝備企業(ye) 緊盯市場變化,通過創新融資和交易模式,采取“出租、轉讓、出售、聯合營銷”多措並舉(ju) 的形式推進閑置海洋工程裝備“去庫存”工作,化解在手訂單風險,取得了明顯成效。中船集團交付1座自升式鑽井平台、轉賣1座風電安裝平台;中船重工通過融資租賃方式交付2型3座自升式作業(ye) 平台;招商工業(ye) 轉售2座自升式鑽井平台、出租2座自升式鑽井平台;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交付1艘半潛式生活平台、出租1艘鑽井平台,轉賣5艘海洋工程輔助船。
修船企業(ye) 效益明顯好轉
上半年,國際海事組織(IMO)“壓載水管理公約”和“硫排放限令”的規定,使船舶壓載水處理係統裝置和船舶尾氣處理裝置改裝需求爆發式增長,修船單船產(chan) 值同比大幅增長,骨幹修船企業(ye) 船塢利用率超過95%。骨幹修船企業(ye) 充分利用市場回升的契機,不斷提高高端改裝和修理能力,完成了國內(nei) 首批次13萬(wan) 立方米大型LNG船修理工程、世界首例超大型集裝箱船加長加高及脫硫裝置安裝一體(ti) 化改裝工程、國內(nei) 首個(ge) 豪華郵輪全船翻修總包工程、全球首個(ge) 萬(wan) 箱級以上集裝箱船LNG動力係統改裝工程。舟山萬(wan) 邦永躍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超高壓水作業(ye) 設備已全麵取代傳(chuan) 統噴砂作業(ye) 設備,應用船舶累計超過300艘,引領中國修船業(ye) 迎來綠色修船新時代。統計顯示,1~5月,我國規模以上船舶修理企業(ye) 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71.2億(yi) 元,同比增長8.8%,實現利潤2.8億(yi) 元,同比增長55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