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香港國際空運-百年船廠馬尾造船“破題”有道

 海運新聞     |      2020-01-15 00:15

百年船廠馬尾造船“破題”有道

2020年01月14日 14時 人民資訊


 

  1月的閩江口,藍天怡人,江風激蕩。閩江之畔,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尾造船”)傲然屹立,愈發明麗。

  過去數年,海工船一直是馬尾造船引以為傲的拳頭產品。但2015年以來,油價暴跌導致全球多數油氣公司開發勘探活動減少,對以海工船為代表的海工裝備的需求量也大幅下降。

  麵對“寒冬”,馬尾造船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通過多元化發展破局突圍。在立足傳統優勢領域的同時,該企業利用技術優勢拓展了海洋特種工程船、遠洋漁業設施、工程鋼構等新領域,實現了船舶與非船舶製造齊頭並進,逐漸闖出了一條生路。據了解,目前馬尾造船手持各類訂單50餘艘,交期排至2020年下半年。

  從“寒冬”到破冰,從僵局到“破題”,這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船廠如何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輝煌?

  瞄準深遠海 發力高精尖產品

  2019年7月9日,由長宏國際與福建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全國首製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完成主船體結構建設,進入水泥壓載、銅網步橋安裝等施工階段,將於今年春節期間交付使用。

  該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為鋼結構,由壓載塊、浮箱組成,浮箱直徑近50米。投入使用後,將設置在水深大於35米的養殖水域,並在浮箱上設置漁網,有效養殖水體容積約15萬立方米,可養殖大黃魚2000噸。

  我國養殖產業以作坊式近海養殖為主,這種粗放式養殖不但設施簡陋、工藝粗糙,而且帶來了產業衝突、生態損失、食品安全等問題。近年來,國家大力引導海洋養殖產業向深遠海發展。“雖然造的不是船,但我們造船硬件設施齊全,擁有成熟的鋼構、錨泊等技術,有能力抓住這一機遇發力深遠海養殖裝備。”馬尾造船副總經理常永輝說。

  雖然相比傳統船舶,該設施體積並不大,卻價值不菲。據悉,未來僅福建周邊海域就將需要200-300口類似的漁場,馬尾造船的這一突破無疑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思想上破冰,行動上才能破冰。通過精準拿捏“進”與“退”,讓馬尾造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意不減,新舊動能轉換生機盎然。

  2018年3月29日,馬尾造船承建的全球首艘227米深海采礦船順利出塢。“說是船,但它更像海上工廠。”項目負責人林重告訴記者,這一龐然大物配有完整的礦物開采係統、深海礦物提升係統、脫水和裝卸貨係統,還配備有水下機器人、大型甲板吊車和直升機平台等,具備於2500米深海區域采礦作業的能力。

  作為世界首創船型,該船的許多設計都是全新嚐試。“尤其是絕大部分關鍵設備,如水下作業裝備布放回收係統、礦物脫水係統、礦物存儲與轉運係統、中壓雙級智能環形供電係統等,均為中國船舶製造業首次應用。要將它們優化組合在一起,實現高效實用、維護方便、安全可靠,是一大難點。”林重介紹。

  棄低端產品,強高端供給,馬尾造船的產品定位層次更高。最初,深海商業化采礦在全球範圍內剛剛起步,馬尾造船在接到訂單的時候,深海采礦船甚至隻是概念產品。而如今,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管理能力,馬尾造船硬是將概念轉化成現實。

  融入新戰略 注重開發新船型

  “2013年到2018年,船廠交船50多艘,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船舶超過30艘,占比超過60%,數量上明顯增多。”常永輝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該公司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阿聯酋、卡塔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羅馬尼亞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船東、航運服務商建立了商務合作關係。

  一直以來,馬尾造船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著較為頻繁的貿易合作往來。早些年,福建船政即從東南亞各國進口造船所需的各種木料。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該公司向海工市場轉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海工輔助船訂單逐漸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據馬尾造船副總經理常永輝介紹,近五年,馬尾造船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業務量有了很大提高,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工輔助船訂單占比越來越高。

  “‘一帶一路’倡議,給了我們企業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在全球造船業低迷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逆勢上揚。”常永輝說。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實際需求,馬尾造船還加大了對新船型的開發力度,儲備了水產品加工運輸船、成品油船等創新型船型。

  2017年6月,馬尾造船公司與新加坡Tasik Subsea公司簽定的高端電力推進潛水支持船SOUTHERN STAR順利交付。該船是中國首艘出口型105米飽和潛水支持船,可以支持15名潛水員在300米水下輪換工作長達28天,同時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DP3動力定位係統,確保船舶在惡劣情況下仍然可在海上保持原有位置不變,為潛水員水下作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經貿合作中,我們側重把握三個優勢。首先是把握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曆史優勢和區位優勢;其次是把握閩籍華人華僑飲水思源、回饋家鄉的鄉情優勢;最後我們還把握公司在細分市場的品牌和質量優勢。”常永輝說。

  立足多元化 積極實現轉型升級

  高附加值的海洋特種工程船、深遠海養殖設施並非如今馬尾造船產品線的全部。

  “2015年以前,還是主要以海工船為主。海工船市場不景氣之後,我們馬上把注意力轉回我們最早比較熟悉的商船。”常永輝稱之為“戰略調整的重要一環”。

  據介紹,鑒於遷址後可以製造更大規模船舶,馬尾造船選擇了商船中附加值較高的支線集裝箱船和液化船作為主力船型進行轉型。“這類船舶雖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但可以實現批量接單,維持船廠的正常運營。”近期,馬尾造船就獲得新加坡船東6+4艘2.35萬噸成品油船訂單。

  同時,企業還勇闖鋼結構製造領域。

  “對於造船企業而言,鋼結構製造需要具備切割鋼板、機加工、現場安裝等技術實力,且硬件設施必須齊全。考慮到福建還沒有大型的鋼結構製造基地,建設重大工程都必須從遠方運輸鋼結構,我們果斷進入這一領域。”常永輝介紹。

  通過一年多來積極拓展市場,2018年馬尾造船全年承接了3-4萬噸鋼構的加工量,而加工類型也從最初較為簡單的鋼結構附屬件拓展到橋梁主梁結構等複雜部件。

  正是依靠多元化的經營策略,所以麵對造船市場的變化,馬尾造船能夠及時避開市場遇冷的船型,精耕深海采礦、遠洋圍捕等特種船舶這一新興市場,並通過造船與修船結合、造船與海洋工程結合、船舶與非船結合等多種創新經營模式,逐步實現了轉型升級。

  來源:人民資訊

返回首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