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作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決(jue) 定。民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總結曆史經驗中“解碼”民航製度優(you) 勢,在分析發展趨勢中明確民航製度建設方向,在對標民航強國戰略目標中完善“行業(ye) 之治”,切實把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轉化為(wei) 民航領域的生動實踐?
在2020年全國民航工作會(hui) 議召開期間,《中國民航報》記者圍繞推動民航製度優(you) 勢更好地轉化為(wei) 民航治理效能這一主題,專(zhuan) 訪了民航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馮(feng) 正霖。
固根基 揚優(you) 勢
堅持和鞏固製度優(you) 勢
記者:今年全國民航工作會(hui) 議工作報告中提到,“2019年民航工作大事多、要事多、亮點多,在中國民航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我們(men) 注意到,工作報告中對去年成績總結的篇幅卻比往年都要短。請問這是基於(yu) 什麽(me) 考慮
馮(feng) 正霖:去年的民航工作確實是大事多、要事多、亮點多。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國民航成立和“兩(liang) 航起義(yi) ”70周年。在內(nei) 外部環境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全行業(ye) 沉住氣、穩住神,確保了安全形勢保持總體(ti) 平穩,服務品質持續提升,深化改革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全麵起勢,實現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12個(ge) 月、8068萬(wan) 小時的安全新紀錄,航班正常率達81.65%,經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成績來之不易,必須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總結,指導下一步工作。因此,我們(men) 改變往年用很長篇幅從(cong) 安全、發展、服務等業(ye) 務要素角度總結成績的習(xi) 慣,而是側(ce) 重通過分析成績來把握2019年的工作特點。比如,去年我們(men) 果斷停止波音737MAX-8機型的商業(ye) 運行、及時對香港國泰航空發出重大安全風險警示並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了民航安全、服務了國家戰略導向,就是因為(wei) 堅持了政治站位、戰略導向與(yu) 行業(ye) 安全技術標準高度統一的總原則。在去年安全工作壓力大、外部環境異常複雜、行業(ye) 自身積累的矛盾依然突出的嚴(yan) 峻情況下,我們(men) 堅持將處理好安全與(yu) 發展、效益、正常、服務的四個(ge) 關(guan) 係作為(wei) 行業(ye) 治理的總開關(guan) ,確保了全行業(ye) 安全形勢保持總體(ti) 平穩和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再比如,我們(men) 深刻把握“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是我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堅持用改革破解難題、推動工作,去年確定的606項改革任務完成率達91.3%,促進了 “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的有機統一、相互協調,充分發揮了“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優(you) 勢。特別是打出暫停飛機起降費標準上浮等降稅減費的“組合拳”,為(wei) 企業(ye) 成本做了“減法”,為(wei) 行業(ye) 發展做了“加法”。再比如,我們(men) 協助拍攝的《中國機長》電影熱映,讓民航受到廣泛關(guan) 注並獲得了社會(hui) 美譽,提振了行業(ye) 隊伍精神風貌。這讓我們(men) 更加堅信,要凝聚起推動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磅礴力量,必須堅持用理想凝聚人、紀律約束人、文化鼓舞人。
從(cong) 2019年民航工作成績中提煉出的這“四個(ge) 堅持”,既是民航發展經驗的總結,更是當前全行業(ye) 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的認識成果和實踐成果,是我們(men) 在認識論、方法論上的進步,對於(yu) 指導我們(men) 今後民航工作具有重要意義(yi) 。
記者:今年全國民航工作會(hui) 議工作報告係統闡述了推進民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目標、基本要求。您認為(we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在民航發展中發揮了什麽(me) 作用
馮(feng) 正霖:民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民航製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ti) 現。沒有民航治理體(ti) 係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就沒有今天新中國民航的輝煌成就。
自改革開放以來,民航曆經三輪改革,逐步建立起以航空運輸企業(ye) 管理體(ti) 製、機場管理體(ti) 製、行政管理體(ti) 製、空管體(ti) 製、行業(ye) 公安管理體(ti) 製、行業(ye) 協會(hui) 體(ti) 製等六大體(ti) 製為(wei) 支撐的新型民航治理體(ti) 係。原政企不分的部門體(ti) 製轉變為(wei) 企業(ye) 自主經營、政府依法監管的行業(ye) 新格局;原國有獨資民航企業(ye) 走向產(chan) 權多元化,形成了多元化市場主體(ti) 參與(yu) 的競爭(zheng) 格局;投融資渠道的拓寬,調動了地方和社會(hui) 參與(yu) 興(xing) 辦民航企業(ye) 和機場建設的積極性;空管實現全國一體(ti) 化管理和運行,提升了運行效率;飛行、機務、空管、乘務、安檢等民航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培養(yang) 渠道不斷拓寬,提升了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和數量;行業(ye) 治理結構不斷優(you) 化,5家全國性民航行業(ye) 協會(hui) 和3家民航基金會(hui) 也成為(wei) 民航治理體(ti) 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yu) 時俱進的民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不僅(jin) 提升了行業(ye) 生產(chan) 效率,激發了行業(ye) 發展活力,更釋放了行業(ye) 發展空間。如今,我國航空客貨運輸規模穩居世界第二,總周轉量占到世界民航13%,發展規模大、實力強、品質優(you) 。62家不同類型的運輸企業(ye) 共同參與(yu) 競爭(zheng) ,國際國內(nei) 航線增加到5155條,民航機隊規模達3818架,運輸機場增加到238個(ge) ,這充分說明民航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正在向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