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先立後破、以立為先 《實施方案》按照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上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相關要求
-美國FBA海派
海運新聞 | 2022-06-09 00:50
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在產業和建築領域應用,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綠色電力。
突出題目導向
堅持目標導向
誇大“先立後破、以立為先”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
《實施方案》定位為推動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主要突出以下三個特點:
具體舉措
三個(ge) 特點
5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guan) 於(yu) 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收留量達到12億(yi) 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
支持引導新能源產(chan) 業(ye) 健康有序發展,推進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給鏈安全,進步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國際化水平。
深化新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進步項目審批效率,優(you) 化新能源項目接網流程,健全新能源相關(guan) 公共服務體(ti) 係。

《實施方案》錨定我國在2020年9月提出的“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在2020年12月12日天氣雄心峰會上提出的“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收留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以及在2021年3月中心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係統”等一係列重大目標要求,聚焦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發展,完善政策措施,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的新能源發展基礎。
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進步的新型電力係統,全麵提升電力係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著力進步配電網接納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穩妥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製度。
《實施方案》重點從利用好各類專項基金和創新豐富綠色金融方麵,提出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政金融舉措。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等各類資金的使用方麵,按照“以收定支”原則支持新能源發展,不影響既往已明確的新能源相關資金使用方向和規模。
來源:中國水運網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傳統能源的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換的基礎上,堅持先立後破,而《實施方案》就是要解決如何“立”的題目,同時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實施方案》針對製約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的開發建設用地矛盾、電力係統對新能源接網消納的適應性不足、全社會綠色消費意識不強等關鍵性、要害性、實質性、核心性政策堵點、痛點、空缺點,提出切實可行和具備操縱性的政策措施,為新能源又好又快發展保駕護航。例如,對於新能源發展用地題目,文件提出要保障新能源發展公道空間需求,“完善新能源項目用地管製規則,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建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與能源主管部分等相關單位的協同機製,地方政府應嚴格依法征收土地使用稅費,不得超出法律規定征收其他費用”。對於進步電力係統對新能源接網消納的適應性題目,文件提出了“全麵提升電力係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著力進步配電網接納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穩妥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等多項措施。
保障新能源發展公道空間需求,完善新能源項目用地管製規則,進步國土空間利用效率。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李創軍
完善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優化財政資金使用,完善金融相關支持措施,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服務。
充分發揮新能源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益,大力推廣生態修複類新能源項目,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要加快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係,進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國際物流,供電煤耗超過300克/千瓦時的煤電機組要全部實施改造升級。
專家觀點
《實施方案》按照2021年12月中心經濟工作會上“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換基礎上”相關要求,通過“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按照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的要求,鼓勵煤電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實質性聯營”“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在產業和建築領域應用”“全麵提升電力係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著力進步配電網接納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等一係列政策措施,堅持係統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先立後破,重點解決新能源“立”的題目,更好發揮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麵的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