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武漢交通“十四五”規劃印發,構建兩條陸海空大通道 -航運

 海運新聞     |      2022-03-24 21:05
來源:長江日報


 

另外,《規劃》還提到建成中部地區關鍵港,持續推進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深化港口資源整合,促進港口布局優化和功能協同發展。積極拓展西南、西北、運河流域及東北地區腹地市場,擴大本地及中轉箱源,集並漢江流域箱源,逐步實現“江海直達”航線1140集裝箱主力船型“天天班”,拓展武漢港口集裝箱“水上穿巴”至城市圈,構建“江海聯運、水鐵聯運、水水直達、沿江捎帶、港城一體”的水運體係,打造以陽邏港為核心的中部地區關鍵港。


在化區域航道網絡布局方麵,《規劃》表明,要以千噸級航道為(wei) 骨幹,加快建設橫貫東(dong) 西、連接南北、通達海港的國家高等級航道,配合實施長江武漢至宜昌段航道整治工程。堅持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保護,提升支流航道和庫湖區航道能力,支持實施漢江武漢至襄陽段航運能力提升工程,配合整治漢江蔡甸至漢川段航道,實現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通行。
在建設內(nei) 暢外聯中部陸海大通道方麵,《規劃》提到,要加快提升中歐班列(武漢)跨境通達與(yu) 集散服務能力,繼續加強西向、北向通道建設,積極探索發展南向通道,發揮水鐵聯運上風,完善以鐵路直達、近洋直航、江海聯運、鐵海聯運為(wei) 支撐的國際通道體(ti) 係,構建形成聯通歐洲、覆蓋中亞(ya) 、銜接日韓、連接東(dong) 盟的中部陸海國際大通道。據悉,通過構築內(nei) 陸開放綜合運輸大通道,至2025年,國際物流,在提升中歐班列(武漢)跨境通達與(yu) 集散服務能力同時,武漢將形成聯通歐洲、覆蓋中亞(ya) 、銜接日韓、連接東(dong) 盟的“四向十通道”陸海國際通道網絡,集裝箱鐵水聯運能力達到210萬(wan) 標箱。



在提升港口關(guan) 鍵能級方麵,《規劃》指出,從(cong) 至2025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500萬(wan) 標箱,打造以陽邏港為(wei) 核心的中部地區關(guan) 鍵港。實施武漢港陽邏港區鐵水聯運二期以及武漢港(朝陽、粵漢、中華路、集家嘴等碼頭)8個(ge) 項目,總投資145億(yi) 元,“十四五”規劃投資62億(yi) 元。

武漢交通“十四五”規劃印發,構建兩(liang) 條陸海空大通道
-航運

在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方麵,《規劃》明確,聚焦港口型國家物流關鍵建設,調整優化集裝箱、商品汽車運輸、石油化工品、綜合服務保障類碼頭設施功能布局,打造武漢港“一核心三支撐九港區”“一核心”指陽邏港區,“三支撐”指經開港區、白滸山港區、江夏港區,“九港區”是指武漢港的組成港區,包括陽邏港區、經開港區、白滸山港區、江夏港區、主城港區、青山港區、林四房港區、蔡甸港區、東西湖港區。總體格式,加快陽邏和江夏、白滸山、經開港“1+3”集裝箱港口群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陽邏港三期後續工程等項目,申報水鐵聯運二期工程外貿集裝箱運輸資質,謀劃水鐵聯運三期工程。完善陽邏港各作業區聯通道路,實現港區配套及口岸功能提升,打造陽邏港多式聯運示範區。推進金口港區鐵路專用線、新南環線、新洲臨港大道等疏港鐵路、公路建設,謀劃實施新溝至經開港疏港鐵路和陽邏港空軌智能集裝箱運輸係統,形成高效對接、互聯互通的港口集疏運體係。

3月23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解讀《武漢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據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王益光先容,“十四五”時期,武漢市綜合交通運輸項目分為(wei) 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客運關(guan) 鍵、物流、郵政快遞、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等9大類,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共計372個(ge) 項目,規劃完成投資6275億(yi) 元。其中,水運行業(ye) 項目為(wei) 8個(ge) ,規劃投資62.21億(yi) 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