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總投資2200億(yi) 元的長鑫/兆易創新、總投資超千億(yi) 元的京東(dong) 方、投資440億(yi) 元的維信諾以及蔚來汽車等一大批項目先後落戶,合肥的招商引資就像“熱刀子切黃油一樣輕鬆”。
這一次將是地方政府實現地方航空夢的大好時機。
江蘇經常說經濟強,民航弱,實際上江蘇民航並不弱,在全國排名也處於(yu) 第8位,隻不過與(yu) 第二的經濟有些差距罷了。
據坊間傳(chuan) 聞,安徽方麵也正積極接洽龍江航空,試圖引進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實際上,安徽省的民航與(yu) 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更大。
不過,目前民航局收緊對新設航空公司的大門,在疫情的衝(chong) 擊下,重新開啟航空公司大門難度比較大。
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動籌建本土航空公司,組織開展了籌建申請等前期工作,亟需得到民航治理部分的大力支持。“建議中國民航局充分考慮長三角交通運輸一體(ti) 化發展和補齊我省航空“短板”的迫切需要,大力支持我省籌建本土航空公司,早日作出準予安徽海富航空有限公司籌建的決(jue) 定。”安徽省交通廳相關(guan) 人士表示。
1995年,合肥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97位,
尤其是合肥在招商引資方麵的能力超級強,龍江航空是否到安徽也很難說。
2019年,安徽省所有機場旅客吞吐量僅(jin) 為(wei) 1519萬(wan) 人次,排名全國各省市第23位。
根據企查查的信息顯示,無獨占偶,安徽海富航空背後股東(dong) 方也是一家注冊(ce) 在哈爾濱的公司。
安徽海富航空成立於(yu) 2015年底,注冊(ce) 資本8000萬(wan) 元。
因此,安徽省對民航尤其是本土航空的渴求可能比江蘇人更急切。
新能源汽車領域,繼蔚來中國總部今年4月落戶合肥後,國際貨運 空運價(jia) 格,德國大眾(zhong) 注資10億(yi) 歐元進股安徽江淮汽車;轉過頭又投資約11億(yi) 歐元,獲得合肥企業(ye) 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造車新勢力”的另外三大品牌威馬、理想、小鵬,也在和合肥頻繁接洽。
2020年初,在疫情發生之後,翼哥曾撰文寫(xie) 過。
實際上從(cong) 2019年開始,小型民營航空公司已經感受到了冷意,奧凱、瑞麗(li) 、青島、紅土等航空公司紛紛變更股東(dong) 。
讓市場感到吃驚的是,龍江航空的工商注冊(ce) 地也很快變更至南京。
根據媒體(ti) 發布的消息:安徽省交通廳建議安徽盡快成立本土航空公司。
這幾年,安徽省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不過,安徽的民航發展可不怎麽(me) 樣。
集成電路領域,有國內(nei) 第一家DRAM供給商長鑫存儲(chu) 、國內(nei) 最大COF卷帶生產(chan) 基地奕斯偉(wei) 、國內(nei) 驅動芯片最大代工企業(ye) 晶合晶圓等行業(ye) 龍頭。
到2020年,合肥GDP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大關(guan) ,為(wei) 10046億(yi) 元,位次已飆升至20位。
經濟在飛快增長,與(yu) 此同時,有一段時間內(nei) ,合肥的房價(jia) 領漲全國,讓人不得不對這個(ge) 以前名不見經傳(chuan) 的省會(hui) 城市刮目相看。
因此,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安徽海富航空何時飛上藍天不得而已。
同樣,合肥經濟發展也取得長足的進步,網絡上曾有關(guan) 合肥招商引資團隊有多狠的文章成為(wei) 熱門。
2020年,安徽省的GPD為(wei) 38681億(yi) 元,同比增長3.9%。
同樣,2020年底江蘇艾方通過拍賣終極以7.707億(yi) 元的價(jia) 格拍下龍江航空的98%的股權,並迅速完成了股權變更等事宜。
此外,由於(yu) 一直以來,很多地方政府對成立地方航空熱情高漲,但受製於(yu) 客觀條件限製,很多地方一直沒有地方航空公司。
2019年,合肥新橋機場旅客吞吐量1228萬(wan) 人次,僅(jin) 排名全國第36位。
安徽省GDP在排名全國排名11位,僅(jin) 次於(yu) 上海市。
也許2020年的新冠疫情將會(hui) 促使民航業(ye) 迎來2000以來的第三次洗牌。
比如無錫國資就收購了雲(yun) 南瑞麗(li) 航空。
當人們(men) 紛紛猜測龍江航空是不是落地江蘇時,隔壁的安徽省傳(chuan) 出消息。
人工智能領域,集聚了語音技術領軍(jun) 企業(ye) 科大訊飛、智能穿著全球最大出貨量企業(ye) 華米科技、類腦技術最先進的中科類腦等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