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這場線上直播,為疫情下的港航業撥開雲霧

 海運新聞     |      2020-05-12 19:49

這場線上直播,為(wei) 疫情下的港航業(ye) 撥開雲(yun) 霧

2020年05月12日 09時 中國水運報

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國大量航線停航,航運物流企業經營效益下滑明顯,港口企業運營成本持續走高,加上港航企業固定成本、防控物資及勞務成本等持續支出,導致企業出現大幅度的虧損,舉步維艱。

  麵對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的衝擊和挑戰,港航業如何在危中尋機、轉危為機,促進穩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日前,長江港航物流聯盟互聯網+港航專業委員會組織開展了一場線上直播討論會,一批業內專家學者共同為港航業如何驅寒向暖出謀劃策。


 

  市場低迷港 航企業普遍承壓

  江蘇金馬雲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雲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港航企業普遍承壓,市場呈現低迷狀態。就航運企業而言,企業複工緩慢,航次減少,船舶運行周期變長,貨運量大幅減少,導致船東經營成本不斷提高。

  根據金馬雲物流平台顯示,今年1月份,貨物承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處於持平狀態,但2月份業務明顯回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3月份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製,各行業基本實現了95%的複工複產,船舶承運量和增長趨勢比去年同期都略有上浮。

  另外從運價方麵來看,第一季度我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較去年末下滑24.1%,較去年同期下滑10.17%。沿海煤炭、糧食運價指數跌幅超過43%,礦石運價指數季度內的跌幅也達到了35%。


 

  同樣金馬雲物流平台運價數據也顯示,不管從沿海還是長江內河航運來看,運價普遍下跌。如秦皇島到廣州5至6萬噸的船舶運價,1月為29元/噸,2月份為25.5元/噸,3月份則繼續降為24元/噸。通過分析整體運價,專家認為今年第一季度沿海散貨運輸需求低迷的態勢延續,過剩的運力難以消化,船多貨少、運價承壓,運價徘徊於低位。

  長江內河航運方麵,拿江陰到九江1至2萬噸的船舶運價來說,1月為19元/噸,2月為13元/每噸,3月則是11元/噸,運價連續下跌至接近成本價徘徊,專家預測長江運價短期可能不會上漲。

  另一方麵,第一季度港口企業發展形勢也不容樂觀。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00,727萬噸,同比下跌4.6%;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04,187萬噸,同比增長0.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518萬TEU,同比下跌8.5%。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幾乎都處於雙位數跌幅,港口企業盈利大幅減少。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博士徐凱介紹,今年前三個月,有近6成的港航企業業務量下滑超過了20%,甚至有17.1%的企業較往年同期業務量下降達到40%以上。我國港航企業的業務經營成本利潤均處於不景氣區間。雖然沙特掀起原油價格戰,企業的燃油成本有所下降,但是並不足以緩解企業在業務下滑情況下的整體虧損,大量企業仍麵臨虧損和資金鏈緊張問題。

  謹慎樂觀 捂緊錢袋打持久戰

  “雖然目前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複工複產在有序推進,但前期港航企業的勞務成本、燃油成本、安全防汙染成本等都是居高不下的,且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處於蔓延趨勢,沒有出現明顯拐點,所以按照現在情況來看,二季度仍應保持謹慎樂觀。建議港航企業要捂緊自己的錢袋子,為過艱難日子做好準備。”上海輪船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明勝對第二季度的港航業發展形勢如此評價。

  徐凱對此也表示讚同,他介紹:“預計二季度整個航運市場的複蘇是很緩慢的,建議大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進一步解釋說,BDI指數走出了過去4年的最低點,而BCI指數更是降到了負值,出現負運價的情況。隨著我國對外貿船舶進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客觀上也會導致沿海從事內外貿經營的船回流國內,擠占國內運輸市場的空間。


 

  另外,連雲港海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誌軍預測,在進出口貿易和生產型物資方麵,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水運物流的需求量可能都不會太大,但是在基建項目的運輸需求方麵,有的本地采購可能會轉變為多地采購,對水運的依賴程度會進一步加大。下一步,航運企業應該緊盯著市場行情,在鞏固和提升現有煤炭、鋼材、礦砂等大宗散貨傳統主業的同時,深入開展砂石建材的多式聯運和加工的項目業務,服務好本地區的重點項目,做好土方、沙石、建材等采購供應和運輸服務,尋求集裝箱業務合作夥伴。

  在港口方麵,徐凱介紹,通過大數據分析,現在有近6成的港口企業複工率達到了90%,實際上取得了相當不易的成果。可能港口企業的崗位與現場生產作業關係更為密切,所以複工複產率相對更高。此外,受國際疫情形勢影響,未來中國南方港口受衝擊的可能性會最大,而華東地區港口發展形勢將比國內疫情大暴發時趨好,而且依托對長江流域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視,港口行業還將有較大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這一次我國抗擊疫情取得多方麵突破,其中數字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功不可沒。”南京長江船服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方董事長方保利說,“要積極擁抱數字經濟,促進港航業轉型升級。”

  南京長江船舶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了長江流域服務功能最全的水上服務區,“長江匯”集環保、接收、維修、保養、燃油供應、便利服務等九大服務功能為一體。疫情期間,該服務區就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助力船舶船員共克疫情。

  “疫情期間,很多船員都在使用‘長江匯’APP進行線上交易,僅僅1月30日,就通過線上訂購豬肉3000多斤,這在疫情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們的服務區還可以通過無接觸配送將物資送達到船員們手上。”方保利建議,希望廣大航運企業要注重航運雲的推廣使用,促進航運雲、物聯網和APP應用服務三駕馬車並駕齊驅,進一步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行業服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