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法客帝國
特別提示:凡本號注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ti) ,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nei) 容為(wei) 作者個(ge) 人觀點,僅(jin) 供讀者學習(xi) 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閱讀提示
最高法院指導案例118號(主文案例)涉及債(zhai) 權人撤銷權訴訟的生效判決(jue) 如何執行的問題,為(wei) 在執行程序中實現債(zhai) 權人行使撤銷權的目的,本案明確了債(zhai) 權人可以債(zhai) 務人、受讓人為(wei) 被執行人申請強製執行,如果受讓人自行向債(zhai) 務人履行返還義(yi) 務時,未提前通知債(zhai) 權人,且債(zhai) 務人將返還的財產(chan) 立即轉移,致使債(zhai) 權人喪(sang) 失申請法院采取查封、凍結等措施機會(hui) ,導致撤銷權訴訟目的落空的,屬於(yu) 規避執行的情形,不能認定生效判決(jue) 已經得到有效履行。
裁判要旨
1. 債(zhai) 權人撤銷權訴訟的生效判決(jue) 撤銷了債(zhai) 務人與(yu) 受讓人的財產(chan) 轉讓合同,並判令受讓人向債(zhai) 務人返還財產(chan) ,受讓人未履行返還義(yi) 務的,債(zhai) 權人可以債(zhai) 務人、受讓人為(wei) 被執行人申請強製執行。
2. 受讓人未通知債(zhai) 權人,自行向債(zhai) 務人返還財產(chan) ,債(zhai) 務人將返還的財產(chan) 立即轉移,致使債(zhai) 權人喪(sang) 失申請法院采取查封、凍結等措施的機會(hui) ,撤銷權訴訟目的無法實現的,不能認定生效判決(jue) 已經得到有效履行。債(zhai) 權人申請對受讓人執行生效判決(jue) 確定的財產(chan) 返還義(yi) 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案情簡介
一、2008年9月5日,關(guan) 於(yu)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開行)與(yu) 沈陽高壓開關(guan) 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沈陽高開)、東(dong) 北電氣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dong) 北電氣)等借款合同、撤銷權糾紛一案,最高法院作出(2008)民二終字第23號民事判決(jue) 書(shu) :①沈陽高開償(chang) 還國開行借款人民幣15000萬(wan) 元本息;②撤銷沈陽高開與(yu) 東(dong) 北電氣之間的股權置換合同,扣除雙方應互相返還的債(zhai) 權與(yu) 股權,東(dong) 北電氣還需要向沈陽高開支付的款項27000萬(wan) 餘(yu) 元。
二、2009年3月24日,經國開行申請,北京高院立案執行。東(dong) 北電氣提交情況說明並認為(wei) 已經履行完畢,且事實上東(dong) 北電氣將股權變更登記到沈陽高開名下的次日即被轉移給其他公司。北京高院對此不予認可,後並作出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三、2013年7月12日,經國開行申請執行東(dong) 北電氣因不能返還股權而按照判決(jue) 應履行的賠償(chang) 義(yi) 務,北京高院向工商管理機關(guan) 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shu) ,凍結了東(dong) 北電氣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權。
四、東(dong) 北電氣提出執行異議,2013年10月28日,北京高院作出(2013)高執異字第142號執行裁定,駁回東(dong) 北電氣異議。
五、2014年12月2日,最高法院認為(wei) 北京高院未就沈陽高開重新獲得案涉股權是否支付了對價(jia) 以及東(dong) 北電氣是否操縱將案涉股權從(cong) 沈陽高開轉出等事實進行審查認定,屬基本事實認定不清,並作出(2014)執複字第9號執行裁定,發回重新審查。
六、2016年12月30日,北京高院作出(2015)高執異字第52號執行裁定,駁回東(dong) 北電氣異議請求。
七、2017年8月31日,最高法院作出(2017)最高法執複27號執行裁定書(shu) ,駁回東(dong) 北電氣複議申請,維持異議裁定。
裁判要點
北京雲(yun) 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李舒律師的專(zhuan) 業(ye) 律師團隊辦理和分析過大量本文涉及的法律問題,有豐(feng) 富的實踐經驗。關(guan) 於(yu) 本文討論的這個(ge) 問題,他們(men) 認為(wei) :
本案爭(zheng) 議在於(yu) 國開行(債(zhai) 權人)是否可直接申請法院對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繼續強製執行的問題。
首先,國開行(債(zhai) 權人)具備申請執行人的主體(ti) 資格。本案為(wei) 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判決(jue) 支持了國開行的請求,並撤銷了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與(yu) 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股權置換的行為(wei) ,判令雙方之間相互返還股權,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如不能返還股權,則承擔相應的賠償(chang) 責任。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向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返還股權實質上主要是對勝訴債(zhai) 權人國開行的義(yi) 務,國開行有權對其向法院申請強製執行。
其次,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並未履行判決(jue) 確定的義(yi) 務,國開行可直接申請法院對其繼續強製執行;理由有二:一是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與(yu) 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之間運作股權返還的行為(wei) 不具備正當性,其事前不向法院和債(zhai) 權人作出任何通知而私下進行,且事實上股權變更登記到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名下的次日即被轉移給其他公司的情況下,該種行為(wei) 實質上應認定為(wei) 規避判決(jue) 義(yi) 務的行為(wei) ,不符合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的製度目的。二是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協調案外人公司向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履行無償(chang) 股權返還義(yi) 務並不具有真實性。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主張因為(wei) 案涉股權已實際分別轉由案外人公司持有,並經協調由案外人公司將案涉股權無償(chang) 返還給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但該主張不能排除其與(yu) 案外人公司公司的債(zhai) 權人認為(wei) 股權轉讓協議有償(chang) 並向沈陽高開(債(zhai) 務人)主張權利的可能性,不能認定東(dong) 北電氣(次債(zhai) 務人)履行了生效判決(jue) 確定的返還股權義(yi) 務。
實務經驗總結
一是《合同法》第74條及《合同法解釋二》第18條、第19條等相關(guan) 規定,因債(zhai) 務人放棄其到期債(zhai) 權(放棄未到期的債(zhai) 權、放棄債(zhai) 權擔保或惡意延長到期債(zhai) 權的履行期)、無償(chang) 轉讓財產(chan) 或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jia) 轉讓財產(chan) (或高價(jia) 收購他人財產(chan) ),對債(zhai) 權人造成損害時,債(zhai) 權人可向法院提起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訴訟請求撤銷債(zhai) 務人的行為(wei) 。
二是次債(zhai) 務人返還財產(chan) (股權)並恢複債(zhai) 務人的償(chang) 債(zhai) 能力的目的,是為(wei) 了向債(zhai) 權人償(chang) 還其債(zhai) 務。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的強製執行中,次債(zhai) 務人為(wei) 規避執行而自行向債(zhai) 務人返還財產(chan) 但未及時通知勝訴債(zhai) 權人,導致債(zhai) 務人將返還的財產(chan) 立即轉移,且債(zhai) 權人喪(sang) 失申請法院采取查封、凍結等措施的機會(hui) ,撤銷權訴訟目的無法實現的,次債(zhai) 務人仍應向債(zhai) 權人(申請執行人)承擔繼續履行的責任。
相關(guan) 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guan) 係人認為(wei) 執行行為(wei) 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shu) 麵異議。當事人、利害關(guan) 係人提出書(shu) 麵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shu) 麵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nei) 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guan) 係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ei) 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
《合同法》
第七十四條 因債(zhai) 務人放棄其到期債(zhai) 權或者無償(chang) 轉讓財產(chan) ,對債(zhai) 權人造成損害的,債(zhai) 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zhai) 務人的行為(wei) 。債(zhai) 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jia) 轉讓財產(chan) ,對債(zhai) 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zhai) 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zhai) 務人的行為(wei) 。
撤銷權的行使範圍以債(zhai) 權人的債(zhai) 權為(wei) 限。債(zhai) 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zhai) 務人負擔。
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zhai) 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ei) 行使。自債(zhai) 務人的行為(wei) 發生之日起五年內(nei) 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幹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
第十八條 債(zhai) 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zhai) 權或者放棄債(zhai) 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zhai) 權的履行期,對債(zhai) 權人造成損害,債(zhai) 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九條 對於(yu)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jia) ”,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jia) 部門指導價(jia) 或者市場交易價(jia) ,結合其他相關(guan) 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jia) 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jia) 或者市場交易價(jia) 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wei) 明顯不合理的低價(jia) ;對轉讓價(jia) 格高於(yu) 當地指導價(jia) 或者市場交易價(jia) 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wei) 明顯不合理的高價(jia) 。
債(zhai) 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jia) 收購他人財產(chan)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zhai) 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法院判決(jue)
以下為(wei) 法院在審理階段“本院認為(wei) ”部分對該問題的論述:
本院認為(wei) ,本案涉及兩(liang) 個(ge) 焦點問題,一是國開行是否具備申請執行人的主體(ti) 資格;二是是否能認定東(dong) 北電氣履行了判決(jue) 確定的義(yi) 務。
一、關(guan) 於(yu) 國開行是否具備申請執行人的主體(ti) 資格問題。
經查,北京高院2016年12月20日的談話筆錄中顯示,東(dong) 北電氣的委托代理人雷愛民明確表示放棄執行程序違法、國開行不具備主體(ti) 資格兩(liang) 個(ge) 異議請求。從(cong) 雷愛民的委托代理權限看,其權限為(wei) :代為(wei) 申請執行異議、應訴、答辯,代為(wei) 承認、放棄、變更執行異議請求,代為(wei) 接收法律文書(shu) 。因此,雷愛民在異議審查程序中所作的意思表示,聚焦物流頑症 ,依法由委托人東(dong) 北電氣承擔。故,東(dong) 北電氣在異議審查中放棄了關(guan) 於(yu) 國開行不具備申請執行人的主體(ti) 資格的主張,在複議審查程序再次提出該項主張,本院依法可不予審查。即使東(dong) 北電氣未放棄該主張,國開行申請執行的主體(ti) 資格也並無疑問。本案訴訟案由是借款合同、撤銷權糾紛,法院經審理,判決(jue) 支持了國開行的請求,判令東(dong) 北電氣償(chang) 還借款,並撤銷了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股權置換的行為(wei) ,判令東(dong) 北電氣和沈陽高開之間相互返還股權,東(dong) 北電氣如不能返還股權,則承擔相應的賠償(chang) 責任。相互返還這一判決(jue) 結果不是基於(yu) 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雙方之間的爭(zheng) 議,而是基於(yu) 國開行的訴訟請求。東(dong) 北電氣向沈陽高開返還股權,不僅(jin) 是對沈陽高開的義(yi) 務,而且實質上主要是對勝訴債(zhai) 權人國開行的義(yi) 務。故國開行完全有權利向人民法院申請強製有關(guan) 義(yi) 務人履行該判決(jue) 確定的義(yi) 務。
二、關(guan) 於(yu) 東(dong) 北電氣是否履行了判決(jue) 確定的義(yi) 務問題。
(一)不能認可本案返還行為(wei) 的正當性。法律設置債(zhai) 權人撤銷權製度的目的,在於(yu) 糾正債(zhai) 務人損害債(zhai) 權的不當處分財產(chan) 行為(wei) ,恢複債(zhai) 務人責任財產(chan) 以向債(zhai) 權人清償(chang) 債(zhai) 務。東(dong) 北電氣返還股權、恢複沈陽高開的償(chang) 債(zhai) 能力的目的,是為(wei) 了向國開行償(chang) 還其債(zhai) 務。隻有在通知勝訴債(zhai) 權人,以使其有機會(hui) 申請法院采取凍結措施,從(cong) 而能夠以返還的財產(chan) 實現債(zhai) 權的情況下,完成財產(chan) 返還行為(wei) ,才是符合本案訴訟目的的履行行為(wei) 。任何使國開行訴訟目的落空的所謂返還行為(wei) ,都是嚴(yan) 重背離該判決(jue) 實質要求的行為(wei) 。因此,認定東(dong) 北電氣所主張的履行是否構成符合判決(jue) 要求的履行,都應以該判決(jue) 的目的為(wei) 基本指引。即使在本案訴訟期間及判決(jue) 生效後,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之間確實有運作股權返還的行為(wei) ,在其事前不向人民法院和債(zhai) 權人作出任何通知而私下進行,且事實上股權變更登記到沈陽高開名下的次日即被轉移給其他公司的情況下,該種行為(wei) 實質上應認定為(wei) 規避判決(jue) 義(yi) 務的行為(wei) 。
(二)不能確定東(dong) 北電氣協調各方履行無償(chang) 返還義(yi) 務的真實性。東(dong) 北電氣主張因為(wei) 案涉股權已實際分別轉由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等三家公司持有,無法由東(dong) 北電氣直接從(cong) 自己名下返還給沈陽高開,故由東(dong) 北電氣協調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等三家公司將案涉股權無償(chang) 返還給沈陽高開。如其所主張的該事實成立,則也可以視為(wei) 其履行了判決(jue) 確定的返還義(yi) 務。但依據本案證據不能認定該事實。
1. 東(dong) 北電氣的證據前後矛盾,不能做合理解釋。本案在執行過程中,東(dong) 北電氣向北京高院提交過兩(liang) 次說明,即2009年4月16日提交的說明一和2013年9月2日提交的說明二。其中,說明一顯示,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於(yu) 2007年12月18日簽訂協議,鑒於(yu) 雙方無法按判決(jue) 要求相互返還股權和債(zhai) 權,約定東(dong) 北電氣向沈陽高開支付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東(dong) 北電氣已於(yu) 2007年12月20日(二審期間)向沈陽高開支付了17046萬(wan) 元,並以2007年12月18日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簽訂的《協議書(shu) 》、2007年12月20日中信銀行沈陽分行鐵西支行的三張銀行進賬單作為(wei) 證據。說明二則稱,2008年9月18日,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簽訂四方協議,約定由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代東(dong) 北電氣向沈陽高開返還了北富機械95%股權、東(dong) 利物流95%股權;同日,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阜新母線、遼寧新泰亦簽訂四方協議,約定由阜新母線代東(dong) 北電氣向沈陽高開返還新東(dong) 北隔離74.4%的股權;2008年9月22日,各方按照上述協議交割了股權,並完成了股權變更工商登記。
對於(yu) 其所稱的履行究竟是返還上述股權還是以現金賠償(chang) ,東(dong) 北電氣的前後兩(liang) 個(ge) 說明自相矛盾。首先,說明一表明,東(dong) 北電氣在二審期間已履行了支付股權對價(jia) 款義(yi) 務,而對於(yu) 該支付行為(wei) ,經過北京高院調查,該款項經封閉循環,又返回到東(dong) 北電氣,屬虛假給付。其次,在執行程序中,東(dong) 北電氣2009年4月16日提交說明一時,案涉股權的交割已經完成,但東(dong) 北電氣並未提及2008年9月18日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簽訂的四方協議;第三,既然2007年12月20日東(dong) 北電氣與(yu) 沈陽高開已就股權對價(jia) 款進行了交付,那麽(me) 2008年9月22日又通過四方協議,將案涉股權返還給沈陽高開,明顯不符合常理。第四,東(dong) 北電氣的《重大訴訟公告》於(yu) 2008年9月26日發布,其中提到接受本院判決(jue) 結果,但並未提到其已經於(yu) 9月22日履行了判決(jue) ,且稱其收到訴訟代理律師轉交的本案判決(jue) 書(shu) 的日期是9月24日,現在又堅持其在9月22日履行了判決(jue) ,難以自圓其說。由此隻能判斷其在執行過程中所謂履行最高法院判決(jue) 的說法,可能是對過去不同時期已經發生了的某種與(yu) 涉案股權相關(guan) 的轉讓行為(wei) ,自行解釋為(wei) 是對本案判決(jue) 的履行行為(wei) 。故對四方協議的真實性及東(dong) 北電氣的不同階段的解釋的可信度高度存疑。
2. 經東(dong) 北電氣協調無償(chang) 返還涉案股權的事實不能認定。工商管理機關(guan) 有關(guan) 登記備案的材料載明,2008年9月22日,恒宇機械持有的東(dong) 利物流的股權、新東(dong) 北高開持有的北富機械的股權、阜新母線持有的新東(dong) 北隔離的股權已過戶至沈陽高開名下。但登記資料顯示,沈陽高開與(yu) 新東(dong) 北高開、沈陽高開與(yu) 恒宇機械、沈陽高開與(yu) 阜新母線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中約定有沈陽高開應分別向三公司支付相應的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東(dong) 北電氣稱,《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係按照工商管理部門的要求而製作,實際上沒有也無須支付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對此,東(dong) 北電氣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北京高院到沈陽市有關(guan) 工商管理部門調查,亦未發現足以證明提交《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確係為(wei) 了滿足工商備案登記要求的證據。且北京高院經查詢案涉股權變更登記的工商登記檔案,其中除了有《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還有主管部門同意股權轉讓的批複、相關(guan) 公司同意轉讓、受讓或接收股權的股東(dong) 會(hui) 決(jue) 議、董事會(hui) 決(jue) 議等材料,這些材料均未提及作為(wei) 本案執行依據的生效判決(jue) 以及兩(liang) 份四方協議。在四方協議本身存在重大疑問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判斷相關(guan) 事實應當以經工商備案的資料為(wei) 準,認定本案相關(guan) 股權轉讓和變更登記是以備案的相關(guan) 協議為(wei) 基礎的,即案涉股權於(yu) 2008年9月22日登記到沈陽高開名下,屬於(yu) 沈陽高開依據轉讓協議有償(chang) 取得,與(yu) 四方協議無關(guan) 。沈陽高開自取得案涉股權至今是否實際上未支付對價(jia) ,以及東(dong) 北電氣在異議複議過程中所提出的恒宇機械已經注銷的事實,新東(dong) 北高開、阜新母線關(guan) 於(yu) 放棄向沈陽高開要求支付股權對價(jia) 的承諾等,並不具有最終意義(yi) ,因其不能排除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的債(zhai) 權人依據經工商登記備案的有償(chang) 《股權轉讓協議》,向沈陽高開主張權利,故不能改變《股權轉讓協議》的有償(chang) 性質。因此,依據現有證據無法認定案涉股權曾經變更登記到沈陽高開名下係經東(dong) 北電氣協調履行四方協議的結果,無法認定係東(dong) 北電氣履行了生效判決(jue) 確定的返還股權義(yi) 務。
綜上,東(dong) 北電氣關(guan) 於(yu) 已履行判決(jue) 義(yi) 務、將案涉股權無償(chang) 返還給東(dong) 北電氣的主張缺乏充分的證據證明,其複議理由不成立。北京高院(2015)高執異字第52號執行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案件來源
最高法院指導案例118號:《東(dong) 北電氣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執行審查類執行裁定書(shu)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執複27號】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的執行中,如何認定次債(zhai) 務人是否履行完畢生效判決(jue) 認定的義(yi) 務的相關(guan) 問題,我們(men) 檢索到本案關(guan) 聯案例,以供讀者參考。
裁判要旨:債(zhai) 權人撤銷權之訴生效判決(jue) 認定次債(zhai) 務人對債(zhai) 務人具有股權返還義(yi) 務,案涉股權被次債(zhai) 務人轉回給債(zhai) 務人的次日即被轉出第三人,則次債(zhai) 務人存在為(wei) 了規避執行而操縱虛假交易的合理懷疑,法院應作全麵審查。
案例一
《東(dong) 北電氣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yu) 東(dong) 北電氣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陽高壓開關(guan) 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債(zhai) 權人撤銷權糾紛等執行裁定書(shu) 》【最高人民法院(2014)執複字第9號】,本院認為(wei) :根據我院(2008)民二終字第23號民事判決(jue) ,東(dong) 北電氣應將北富機械95%的股權、東(dong) 利物流95%的股權,以及新東(dong) 北隔離74.4%的股權(以下簡稱案涉股權)返還給沈陽高開。對於(yu) 東(dong) 北電氣是否已履行了案涉股權的返還義(yi) 務,國開行和東(dong) 北電氣各執一詞,如何認定,是處理本案的關(guan) 鍵。具體(ti) 而言,須認定以下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沈陽高開重新獲得案涉股權是否支付了對價(jia) 。
因為(wei) 案涉股權已實際分別轉由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三家公司持有,已無法由東(dong) 北電氣直接從(cong) 自己名下返還給沈陽高開。東(dong) 北電氣如能協調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三家公司將案涉股權無償(chang) 返還給沈陽高開,百安物流 ,亦可視為(wei) 是履行了判決(jue) 確定的返還義(yi) 務。根據工商管理機關(guan) 的登記資料,案涉股權確已於(yu) 2008年9月22日從(cong) 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三家公司重新過戶至沈陽高開名下。但該重新過戶係無償(chang) 返還,還是沈陽高開有償(chang) 購買(mai) ,東(dong) 北電氣和國開行的主張存在根本分歧。東(dong) 北電氣提交了簽訂於(yu) 2008年9月18日的兩(liang) 份四方協議,以證明案涉股權確係無償(chang) 返還給沈陽高開;國開行則提交了在工商管理部門備案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其中有關(guan) 於(yu) 支付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的約定),以證明案涉股權係有償(chang) 轉讓給沈陽高開。東(dong) 北電氣對國開行提交的《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的真實性未提異議,但稱有關(guan) 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的約定僅(jin) 是為(wei) 了滿足工商備案的形式要求,沈陽高開無需而且實際也沒有支付任何對價(jia) 。國開行對此解釋又予以否認,並列舉(ju) 了具體(ti) 理由。
當事人的上述主張及提交的相關(guan) 證據,直接關(guan) 係到對沈陽高開重新獲得案涉股權是有償(chang) 還是無償(chang) 這一關(guan) 鍵事實的認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除了對各方當事人所提供的現有證據進行審查判斷外,至少還應審查以下兩(liang) 方麵情況:一是有關(guan) 股權轉讓對價(jia) 款的約定是否確係為(wei) 了滿足工商管理部門備案的形式要求,有關(guan) 工商管理部門是否有這方麵的操作規定或要求;二是沈陽高開在新東(dong) 北高開、恒宇機械、阜新母線三家公司向其返還案涉股權時,是否實際依據在工商管理部門備案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書(shu) 》支付了約定的價(jia) 款,以及沈陽高開在案涉股權變動期間是否與(yu) 該三家公司有相關(guan) 的財務往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並未審查該兩(liang) 項事實,僅(jin) 以東(dong) 北電氣的前後陳述及提交的證據之間存在矛盾,且東(dong) 北電氣未提供合理解釋為(wei) 由,就認定東(dong) 北電氣承擔不利後果,進而認定東(dong) 北電氣關(guan) 於(yu) 其已履行返還股權義(yi) 務的主張不能成立,屬基本事實認定不清。
二、東(dong) 北電氣是否操縱將案涉股權從(cong) 沈陽高開轉出。
國開行在執行異議程序中提出,案涉股權在重新轉至沈陽高開名下的次日,又被轉讓給了德佳公司,惡意串通痕跡明顯,屬於(yu) 虛假交易。對此,本院認為(wei) ,案涉股權被轉回的次日即被轉出,是否係東(dong) 北電氣為(wei) 了規避執行而操縱的虛假交易,會(hui) 讓人產(chan) 生合理懷疑,對此應作全麵審查。但對該重要事實問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未進行審查認定,亦屬基本事實認定不清。
綜上所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3)高執異字第142號執行裁定,存在基本事實認定不清的問題,依法應予撤銷並發回該院重新審查。同時,東(dong) 北電氣在本院複議期間稱,恒宇機械已經注銷,不會(hui) 再主張案涉股權的對價(jia) 款。東(dong) 北電氣還向本院提交了阜新母線、新東(dong) 北高開出具的《情況說明及承諾》,以證明該兩(liang) 家公司從(cong) 未向沈陽高開主張過案涉股權的對價(jia) 款,並承諾放棄對沈陽高開主張該款的權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重新審查時,應當對東(dong) 北電氣在複議期間提出的該項主張一並予以審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