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規模:海運是最經濟、規模最大的國際貿易運輸方式
“海運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約80%的貿易量和超過70%的貿易額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
全球貿易額19.47萬(wan) 億(yi) 美元(2018),其中貨值13.63萬(wan) 億(yi) 美元是通過海運完成。全球海運市場總規模約0.72萬(wan) 億(yi) 美元(2016),粗略算海運費用占貨值比重約為(wei) 5.26%。
海運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根據中遠海運研究谘詢中心測算,2020年12月18日1美元可以將1噸鐵礦石在海上運輸1327海裏;按亞(ya) 歐線現貨集裝箱運價(jia) 3000美元/TEU計,1美元可將1個(ge) 20尺箱運輸6.3公裏。雖然鐵路速度是海運的3倍,但是成本也是海運的2-3倍。
1.2 集運vs幹散vs油運:集運承接國際貿易中下遊運輸,相對重量小貨值大
集裝箱運輸物品以紡服、電子產(chan) 品、家具、機電設備等工業(ye) 品為(wei) 主,除家具外體(ti) 積整體(ti) 偏小,單箱能夠裝下較多貨值的商品。單箱運價(jia) 1300美元的情況下,運費占貨值比重普遍分布在5%以下。國際集裝箱班輪運輸采用定期班輪的運輸模式,與(yu) 幹散貨運輸和油運相比集運在全球海運貿易量中所占市場份額較低(載重量),服務對象主體(ti) 是工業(ye) 品製造商和消費者。另外與(yu) 幹散貨運輸和油運不同的是國際集裝箱運輸的貨主較為(wei) 分散,承運人集中度較高。
供給端:嚴(yan) 重同質,進入退出均有時滯且退出時滯更長(造船交付周期兩(liang) 年;船使用壽命20-25年)。需求端:受全球宏觀經濟影響,難預測且不斷波動。供需兩(liang) 側(ce) 的特點導致海運是強周期行業(ye) 。
從(cong) 運價(jia) 和利潤水平的變化來看,集運行業(ye) 的周期性(幅度和波動頻繁程度)顯著弱於(yu) 幹散貨運和油運。
集運運價(jia) 周期相較更弱的原因有:相較大宗商品和原油而言,集運貨物中有大量紡服、電子產(chan) 品、家具等下遊消費品,需求更加穩定剛性。集運的運輸方式為(wei) 班輪運輸,運價(jia) 和班次固定。(集運類似快遞,幹散貨運和油運更像整車運輸)集運較幹散和油運集中度更高,上下遊更加分散。形成航運聯盟,聯盟成員之間協商維持價(jia) 格穩定。(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1.3 產(chan) 業(ye) 鏈:集運是能夠誕生大市值公司的細分板塊
集運產(chan) 業(ye) 鏈簡潔明了,主要分為(wei) 上遊造船租船,中遊貨代和船東(dong) 幹線運輸,下遊外貿企業(ye) 。中遊集運公司是產(chan) 業(ye) 鏈上集中度最高的環節;具備規模效應導致頭部化不斷加強,因此集運是整個(ge) 中上遊航運產(chan) 業(ye) 鏈上能夠誕生大市值公司的細分板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