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劃,各大機場在未來幾年均將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圳機場三跑道及T1、T2航站區等改擴建工程在2026年完工後,終端保障能力將達到年旅客吞吐能力80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能力450萬(wan) 噸;香港機場三跑道係統項目2024年擴建完成後,終端收留量達到年旅客吞吐能力1.2億(yi) 人次,貨郵吞吐能力1000萬(wan) 噸;2025年,廣州白雲(yun) 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完成後,將新增兩(liang) 條跑道,終端收留量將達到旅客吞吐能力1.4億(yi) 人次,貨郵吞吐能力600萬(wan) 噸。
發達的航空運輸能力和臨(lin) 空經濟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隨著區域經濟一體(ti) 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中斷發展,以深圳寶安機場、廣州白雲(yun) 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國際航空關(guan) 鍵為(wei) 引領的世界級機場群正迅速崛起。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本著錯位發展、競爭(zheng) 合作、良性互動原則,未來將進一步加強空地全方位、一體(ti) 化協同,更好實現世界級機場群與(yu) 城市群聯動發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大灣區的核心空港關(guan) 鍵之一,深圳機場將在實現能級提升的同時,精準定位,協同發展,助力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大灣區空港客貨保障能力將實現“倍增”
深圳機場第三跑道建設進進快車道
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內(nei) ,共有7座運輸機場、11條跑道。其中,三座國際航空關(guan) 鍵分別為(wei) 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廣州白雲(yun) 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兩(liang) 座幹線機場為(wei) 澳門國際機場和珠海金灣機場;兩(liang) 座支線機場為(wei) 佛山沙堤機場和惠州平潭機場。
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總量與(yu) 紐約灣區相當,但人口總量和土地麵積遠高於(yu) 其他灣區。業(ye) 內(nei) 人士以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的發展更加具有空間和後勁。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 Consulting猜測,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航空客貨運需求量將達4.2億(yi) 人次和2000萬(wan) 噸,遠景可期。
預計到2035年,大灣區擁有的機場跑道將擴收留至17條,客貨保障能力比2020年約提升一倍。
深圳機場第三跑道於(yu) 往年開建,計劃於(yu) 2025年建成投運,能滿足包括世界最大客機A380等各類大型客機起降。三跑道位於(yu) 機場二跑道和沿江高速之間,長3600米,寬45米,飛行區按照最高等級4F級建設,能滿足包括世界最大客機A380等各類大型客機起降。項目工程填海麵積達2.8平方公裏,相當於(yu) 400個(ge) 足球場。
深圳機場被稱為(wei) 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2019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wan) 大關(guan) ,在最高峰期時,均勻1分多鍾就有1個(ge) 航班起降。根據2021年的數據,在疫情影響之下,深圳機場仍保持強勁活力,空港三大指標在全國各大機場中名列前茅:旅客吞吐量3635.8萬(wan) 人次,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貨郵吞吐量156.8萬(wan) 噸,航班起降31.8萬(wan) 架次,均躋身全國前三甲。
據了解,第三跑道擴建工程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260萬(wan) 噸的目標設計建設,建成投運後,將推動深圳機場飛行區進一步擴能增效,滿足大灣區航空業(ye) 務快速增長的需要。
加速建設國際一流灣區“航空引擎”
此外,惠州機場新一輪改擴建工程將在今年內(nei) 啟動。下一步,惠州機場將與(yu) 深圳機場在市場拓展、空域資源等方麵建立有效合作機製,承接深圳機場外溢需求,切實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提升深圳及東(dong) 莞東(dong) 部、深汕特別合作區及河源等區域的航空服務。
近日,記者來到深圳機場采訪了解到,機場第三跑道穩步邁進建設“快車道”。
記者從(cong) 廣東(dong) 省交通部分獲悉,國際物流,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7座運輸機場、17條跑道,旅客吞吐量達4.2億(yi) 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2000萬(wan) 噸,建成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