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沿:用身軀築起“海上長城”
-空運到迪拜
海運新聞 | 2022-02-08 02:19

疫情以來,他壓力附身,披星戴月,加班加點奮戰討論試驗,始終守護著“綠色通道”,把好國門,但他的身體卻亮起了紅燈——頸部長出個腫瘤。起初太小,他沒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腫瘤卻在慢慢變大。家裏的老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老母親不知道這腫瘤是不是良性,心裏著急又害怕,她希看自己的兒子能抽出個時間好好往檢查一下,爭取早點動手術。但隨著“德爾塔”病毒在全球各地頻繁出現,港口防疫工作分秒必爭。張少飛無暇顧及自己脖頸上的腫瘤,身先士卒帶領部分黨員、治理職員不分周末和黑夜,深進一線。原本9月份的腫瘤手術,他在10月份才抽空將腫瘤切除,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好在無大礙。當他在病床上醒來,看到老母親握著他的左手緊貼在她的額頭,那滿頭的白發讓他頓時哽咽,他是太久沒能好好看看自己的老母親了。老母親見他醒了,語重心長地說:“你工作忙,媽能理解,但你自己的身體一樣重要,尤其在現在這個關鍵時期,你抗住了,我們就能抗住,你要是倒下了,那這個家也就倒下了。”此時的張少飛更加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他不僅要守好這個小家,更要守護好港口、守好祖國這個大家。由於實在放心不下手頭的工作,還沒等醫生拆線,他就馬不停蹄地投進到一線的防疫工作中。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並沒有減少張少飛的工作熱情,他始終24小時應急待命,2021年景功處置3次涉疫船員疫情突發事件,46餘次涉疫貨物流調排查,做好涉疫貨物職員終末處置。
截至目前,山東港口做到了數萬名員工及外來職員“零感染”守住了港口“外防輸進”“零疫情”的良好局麵。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如同一次考場,在碼頭一線的戰場上,張少飛始終以赤誠之心和滿腔熱血踐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展現了山東港口人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奮鬥姿態。疫情沒有結束,張少飛的奮鬥故事還將繼續。
港口,是嚴(yan) 防疫情從(cong) 境外經水路輸進的前沿陣地。在青島港,麵對國外氣勢洶洶的疫情持續蔓延,為(wei) 了把好港口“外防輸進”的重要關(guan) 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堅守在港口抗疫一線,勇挑重擔,逆行而上,用責任擔當築牢港口防疫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來源:交通運輸部
此時的港口繁忙依然,岸邊集裝箱橋吊林立,進出港口車船如織馬達轟叫,船舶作業絲毫也沒有停下來它的節奏。疫情仍然在全球悄然蔓延,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但無數個和張少飛一樣的港口人,在默默努力,築起應對疫情的“銅牆鐵壁”。
青島港一線1521名“戰士”嚴格執行“兩點一線”,從現場到住宿整個過程不停留、不下車、不超出規定路線,集中住宿、封閉治理。他們勇擔使命,負重前行,把孤獨留給自己,把平安留給港口、祖國和親人,用身軀築起了疫情防控的“海上長城”。
船舶到港,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登輪作業,即使汗流浹背也不能有絲毫懈怠;船舶離港,他們要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在港口隔離區域集中封閉。
在家人眼中,張少飛是個不著家的大忙人,手上永遠有忙不完的工作。從疫情爆發開始,家人團圓的時間對於張少飛來說變得格外奢侈,他將老人和孩子交給後方的妻子,毅然加進了防疫專班。
抗疫最前沿:用身軀築起“海上長城”
2022年02月07日 11時 交通運輸部
為了確保每個環節防範到位,他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逐條船舶往確認,從體溫的檢測、消殺的時間、防護服的穿著,甚至是消毒水的配比,他都親力親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製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單船作業防疫管控流程”等防疫規範36項,優化防疫流程12項,明確崗位防控責任57個,參與“防疫一體化平台”的開發,使得原本2小時完成的流調信息排查縮短到20分鍾。
青島港QQCTU操縱部作業主管張少飛便是其中一員。
20年大年初一,正和家人圍坐在桌前吃團圓飯的張少飛看到公司要組建防疫工作小組的消息後,看著本就難得團圓的老人和孩子,在妻子憂慮的眼神中匆匆和家人離別,義無反顧承擔最少頭一線職工“戰疫”總指揮的角色。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項工作毫無頭緒,為了做好碼頭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和防控工作,他連同防疫專班職員將辦公地點搬到碼頭前沿的一個集裝箱小屋裏。一點一點地查資料,一次一次地察看碼頭防疫流程,簡單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種防疫材料,從清晨到深夜,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尋找有用的疫情防控知識,幾乎沒有歇下來的時間。
“大過年的,碼頭一線的員工有的都休假了,這個時候我必須得頂上,幹了這麽多年的老碼頭,什麽事咱沒經曆過,放心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