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無接觸自助安檢(深圳機場供圖) 前沿科技設備助力安檢效率提升 長期以來 -雙清關到門

 空運新聞     |      2021-09-18 10:17
光明網、澎湃網等媒體一致以為,“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為旅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在進步安全裕度同時取代傳統的手工人身檢查,降低手提行李開箱檢查比例。同時還有媒體表示,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該模式可以實現旅客檢查過程與安檢職員零接觸,值得高鐵、地鐵等安檢場景鑒戒。

有段時間沒到過深圳的李先生,新近在深圳寶安機場國內安檢區1號安檢通道體驗了“無接觸自助安檢”,隻用了不到兩分鍾的時間便完成所有安檢程序。
科技驅動聰明新未來
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作為目前全球安防領域的先進技術,其能夠在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有效檢測出在衣物覆蓋下躲匿於人體各部位的物品,特別是能夠檢測出非金屬物品,並可以從圖像上獲取隱匿物品的外形、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具有對人體無害、穿透力強的特點,其發射功率不及手機電磁波輻射的千分之一,能正確識別人體攜帶物品,有效進步檢查的客觀性、正確性、針對性,降低安檢員的勞動強度,進步安檢效率。
不僅是自助安檢,近年來“反向尋車”“行李可視”“人包對應”“無紙化伺機”等“黑科技”都讓旅客體驗到聰明機場帶來的新便利。科技創新引領民航高質量發展。以自助安檢模式為代表,科技正慢慢改變著人們出行方式。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麵:未來,手機會隨時告知我們航班的最新動態,如飛機什麽時候滑行到停機位,什麽時候加油、上客,精確到分鍾,以便我們做好安排;到了機場,隻需“刷臉”便可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自助安檢,直到自助登機;機場宛如森林花園,又如娛樂中心,一站式休閑和購物,讓人徜徉其中……一切皆有可能。

長期以來,旅客及其隨身行李檢查是全球機場安全檢查的重點與難點,也製約著安檢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進步。隨著旅客美好出行對安檢需求發生新變化,在安檢過程中旅客不僅要安全,還要快速便捷,同時體驗要愉悅。近年來,各地機場紛紛試行自助智能安檢,不中斷提升旅客安檢體驗。
深圳機場的“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引起了光明網、人民資訊、澎湃新聞等媒體的高度關注。
2018年,杭州蕭山機場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安檢,助力安檢識別效率的進步,同時還全麵引進阿裏雲ET航空大腦,25條國內安檢通道全部上線人臉識別技術,人臉判定正確率超99.6%,旅客身份甄別速度進步3倍以上。2019春運期間,廣州白雲機場在T1航站樓B區安檢開通了“自助智能通道”,將傳統旅客安檢中的驗證、X光機檢查、人身檢查等多個項目融為一體。而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T2航站樓B1區,今年5月,4條帶有“智能旅客安檢係統”的安檢通道正式投進使用。測試顯示,智能旅客安檢係統的高峰小時過檢旅客約220人,而原來的安檢係統高峰小時隻能通過120人左右,效率進步了80%以上,有效緩解了旅客高峰時段機場運行保障壓力。
與李先生一樣,未來將有更多的旅客可以享受到這種快速、便捷的安檢服務。日前,深圳機場“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開始試運行,從深圳機場出發的旅客,可自主進行全流程自助、無接觸式安全檢查,最快兩分鍾即可通過。消息一出,旋即在網絡上引起較大關注。
在網絡上,網友“@野生黑加侖子”評價,“太好了!對於我這種害怕跟陌生人肢體接觸,每次在機場和高鐵站安檢都會很不舒服的人真是好消息”。網友“@XuSi”以為,科技強國,大家都省時、省力!更有不少網友躍躍欲試,想體驗這種新安檢模式。網友“@嚶嚶嚶”表示,“好想往看看,2分鍾自助安檢到底有多方便”。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進步,民航已經逐漸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出行方式。相比公路、鐵路、水運等出行方式,旅客對民航的要求更高、期看更大。機場安檢作為民航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著廣大旅客的出行體驗。
針對這一痛點和難點,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民航安檢工作從追求“安全性”向追求“高安全+高效率”轉變,創新科技運用,大力推進“聰明民航”建設,不中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可以說,“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不僅符合社會要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實現過檢效率和安全係數雙提升,還被以為可降低人力資源本錢。對旅客而言,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從過往被動式接受安檢轉變為自助安檢,增加了參與度和選擇性,不用再一味“看臉色”“聽指揮”,而是轉變成“我配合”“我操縱”,彰顯聰明和人性化,營造和諧伺機環境。
鏈接:安檢新技術

 無接觸自助安檢(深圳機場供圖) 前沿科技設備助力安檢效率提升 長期以來
-雙清關(guan) 到門




手提行李CT安檢設備:可以天生行李的三維圖像、切片圖像,安檢職員可對這些圖像進行360度旋轉判圖、切片等新功能,有效進步檢查的客觀性、正確性和科學性。作為引領聰明機場發展的深圳機場,此次推出的“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應用了更先進的技術。據《深圳晚報》報道,“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與傳統安檢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利用了毫米波人體檢查設備、手提行李CT安檢設備等民航安檢最前沿的科技設備。此外“無接觸”模式不僅更快捷,還可以避免旅客與安檢工作職員的非必要接觸,更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共有兩大關鍵步驟。關鍵步驟一:用手提行李CT安檢設備檢查隨身行李。在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下,旅客通過閘機自助驗證進進安檢通道後,自行脫下腰帶和鞋,並通過手提行李CT安檢設備對隨身行李進行檢查,行李中的筆記本電腦、雨傘等物品無需再單獨取出。關鍵步驟二:通過毫米波人體檢查設備進行人身檢查。隨後,旅客通過毫米波人體檢查設備進行人身檢查。檢查前,旅客隻需將隨身物品取出,儀器若不報警即可快速通行。檢查員不再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器接觸旅客,隻對報警部位進行安全確認即可放行。

前沿科技設備助力安檢效率提升
在深圳機場,很多旅客尤其是年輕人和商務客,紛紛嚐鮮“無接觸自助安檢”通道。旅客張先生體驗過後稱讚道:“經常在全國各地飛,第一次無接觸安檢體驗很順利很便捷。”旅客丁女士則說:“我就喜歡有科技感的東西,今天我辦了自助行李托運,自助安檢當然也是我的首選,假如多一些這類通道就更方便了。”
在安全和速度之間找尋平衡是機場安檢麵臨的一大困難。國際航協(IATA)曾對全球153個國家的共10675名旅客進行了訪談。其中,安檢流程被以為是伺機體驗的“痛點”。由此可見,快捷、便利的安檢流程無疑是進步機場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無接觸自助安檢”模式試運行期間,深圳機場在通道內設置了二維碼,旅客可以掃描二維碼對該安檢模式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深圳機場還在現場安排工作職員為旅客提供引導服務。聰明安檢成為行業趨勢
《中國安防》指出,當前,AI已經融進安防行業,對安檢而言是一場技術的變革。傳統安檢存在著依靠人工判圖、信息閉環割裂、跨部分聯動難度大、大數據無法回溯等題目,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支持下,已經在逐步向實現自動識別、智能預警、可視化監管、信息同步、同一調度等方麵發展,從而比較好地解決安檢過程中風控維度單一、無法提前感知風險以及聰明提升安檢效率等題目。可以說,聰明安檢已經成為安檢行業的重要趨勢。

 無接觸自助安檢(深圳機場供圖) 前沿科技設備助力安檢效率提升 長期以來
-雙清關(guan) 到門

 無接觸自助安檢(深圳機場供圖) 前沿科技設備助力安檢效率提升 長期以來
-雙清關(guan) 到門

無接觸自助安檢(深圳機場供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