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亞馬遜FBA智慧物流產業迎春天 物聯網賦能挖掘更多應用場景

 新聞     |      2020-04-25 22:4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濟南市民通過漱玉平民線上口罩預約平台購買(mai) 了多達2億(yi) 隻口罩。這些口罩都是通過現代物流供應鏈體(ti) 係輸送至各門店的。疫情期間,以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為(wei) 核心的智慧物流紛紛湧現,精準投遞、無人運輸、無接觸配送等新場景全麵爆發應用,打開了物流業(ye) 新的發展空間。

昔日純服務板塊今成新盈利點

山東(dong) 飛躍達醫藥物流有限公司位於(yu) 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內(nei) ,是漱玉平民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漱玉平民有1700多家門店,其中1200家門店的藥品由飛躍達負責直配。

飛躍達園區2018年12月投入使用,包括一個(ge) 3000平方米的自動化立體(ti) 倉(cang) 庫和一個(ge) 2.6萬(wan) 平方米的作業(ye) 中心。公司通過WMS係統和ERP係統與(yu) 門店進行信息的無縫對接。簡單說,就是“一碼走天下”。舉(ju) 例來看,大宗貨物進入物流園,每托盤貨物都會(hui) 獲得一個(ge) 條碼。接著,工人用叉車將貨物送至立庫輸送線,在入口處掃碼識別後,貨物隨即經過輸送線進入自動化倉(cang) 庫,再由升降設備將其放置到指定位置,整個(ge) 傳(chuan) 送過程沒有人工參與(yu) 。這個(ge) 自動化立體(ti) 倉(cang) 庫僅(jin) 有兩(liang) 名管理員。再比如,準備配送出倉(cang) 的貨物進入分揀中心,這裏自五樓到一樓有11條分撥線路,頂掃設備隻需掃碼就能識別貨物品類和去向,接著,係統將貨物智能分配給指定的分揀線,完成集貨、複核,直至出貨。

“這個(ge) 物流園啟用後,配送效率比老倉(cang) 提高了至少一倍。”飛躍達物流部經理王永濤介紹,飛躍達這個(ge) 現代物流園占地麵積70多畝(mu) ,目前投用的一期項目2019年配送貨品155萬(wan) 件、配送金額20多億(yi) 元,其設計配送能力為(wei) 每年50億(yi) 元;今年開工的二期項目主要建設1.5萬(wan) 平方米自動化立體(ti) 倉(cang) 庫,待二期投用後,園區年配送能力將達到100億(yi) 元。

漱玉平民大藥房的經營規模居山東(dong) 省醫藥零售市場首位,銷售額位列全國醫藥零售企業(ye) 前20強。即便如此,目前的漱玉平民還用不到100億(yi) 元的配送能力。

“以前,倉(cang) 儲(chu) 和配送都是後勤保障部門,按照最新規劃,集團要把藥品倉(cang) 儲(chu) 配送從(cong) 單純的服務板塊,做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王永濤告訴記者,飛躍達物流園一期啟用一年,除了服務自家門店,還完成了1億(yi) 元的藥品批發業(ye) 務。今年,公司將在第三方存儲(chu) 和第三方配送領域分別發力。園區所在的生命科學城藥企林立,揚子江藥業(ye) 、恒瑞藥業(ye) 等業(ye) 內(nei) 巨頭在山東(dong) 省內(nei) 業(ye) 務量龐大,但並沒有投建倉(cang) 庫,飛躍達有意承攬這項業(ye) 務,漱玉平民與(yu) 各藥企原本就是商業(ye) 夥(huo) 伴,這成為(wei) 公司的先天優(you) 勢。

今年以來,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人們(men) “宅購物”時不止買(mai) 生活用品,還買(mai) 藥。漱玉平民的線上B2C業(ye) 務從(cong) 去年同期的日均1000單,已暴漲至日均5000單。“我們(men) 認為(wei) ,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線上業(ye) 務的占比會(hui) 逐漸增大,集團已組建新零售中心,發力新業(ye) 務;同時著手理順線上配送業(ye) 務鏈條,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王永濤說。

瞄準細分領域切分市場蛋糕

張浩是個(ge) 90後上班族,晚飯經常點外賣。這段時間,快遞小哥隻能把餐食送到小區門口,這讓他感覺很不方便,有時取得晚了,飯菜變涼更讓他胃口全無。

“要是能有個(ge) 機器人把外賣送到門口多好?”張浩的期盼在創業(ye) 者馬曉宇看來並非天馬行空,而是近在眼前。馬曉宇辭職後注冊(ce) 了濟南傑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物流機器人。“機器人從(cong) 問世到現在,很多領域的功能都開發得很完善,隻有在智慧物流領域,應用場景依然無窮無盡,技術革新同樣沒有盡頭。”抱著這樣的初心,馬曉宇首先研發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驅動輪,他的目標是讓機器人拉著成噸的貨物在倉(cang) 庫裏狂奔,而且能隨時轉變方向。

目前,他已經完成驅動輪的研發,並在此基礎上,著手開發三種機器人。搬運機器人主要應用在物流園區,單次可運載0.5噸至4噸的貨物;服務機器人應用在商場、酒店,可同步完成地麵保潔和消毒;全向機器人可以向任意方向平移,而機身不用轉彎,應用在寫(xie) 字樓、醫院等場所,完成包裹投遞、精準送餐等服務。

“京東(dong) 首個(ge) 全流程無人倉(cang) 落地兩(liang) 年多了,機器人作業(ye) 在物流領域還有很多應用場景有待突破。”馬曉宇說,疫情期間出現了送餐機器人,能把飯菜送到每一個(ge) 隔離觀察房間;無人機能裝載送檢標本,從(cong) 醫院送往疾控中心,大大縮短送檢時間。疫情的發生,加速了無人配送的落地發展,同時也出現很多新的需求。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讓全向機器人代替快遞小哥,將快餐在寫(xie) 字樓、住宅樓各樓層之間精準分發,以解決(jue) 快餐隻能送至門口而導致口感變差的痛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