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運拚箱價格-梁建章:不應隔離出行和歸來人口

 空運新聞     |      2020-02-15 15:32

  盡管疫情存在著趨於(yu) 穩定的趨勢,但在濃厚的恐慌氣氛下,整個(ge) 社會(hui) 目前仍在不斷付出巨大的代價(jia) ,其中就包括各種對於(yu) 普通人(非患者或和患者有親(qin) 密接觸的人)實施的各種旅行隔離措施。目前,很多省市的地方政府對於(yu) 外來人口一律實行14天的隔離政策(比如內(nei) 蒙古要求外地返崗人員一律隔離14天)。另外,還有些地區會(hui) 出現隔離政策層層加碼的情況。比如在上海,政府層麵的要求是重點地區(比如湖北)來滬人員應隔離14天不得外出,但具體(ti) 落實到基層時,很多小區仍然要求隻要是從(cong) 外地甚至外國返回的人員,一律需要在家自我隔離14天。由此造成的後果,是本地居民現在不敢出差,生怕一旦在兩(liang) 地先後接受14天的隔離,等於(yu) 整個(ge) 月份內(nei) 都無法外出活動。

  這些出自於(yu) 政府或者各個(ge) 小區的規定,其基本邏輯大致是,認為(wei) 外來人口出發地的疫情比目的地的疫情要重,所以外來人口相對於(yu) 本地人的傳(chuan) 染風險更高,需要以14天隔離的方式排除風險。但這個(ge) 邏輯的問題是,外來人口的傳(chuan) 染風險真的更高嗎?或者說,外地的疫情真的比本地嚴(yan) 重嗎?如果以此作為(wei) 前提的話,至少不應該一刀切地針對所有外來人口,而是可以排除那些疫情相對比較輕的地區,例如溫州就沒有理由隔離一個(ge) 來自上海的旅客。

  還有沒有必要隔離14天那麽(me) 久。因為(wei) 對外來人口進行隔離的目的,並不是追求極致的零風險,而是要求某個(ge) 外來人口的感染風險小於(yu) 本地人的平均水平。根據初步對潛伏期的統計分析,大概隔離7天就能排除絕大部分感染者。所以隻需要現有隔離時間的一半左右,就可以使得某個(ge) 外來人口的風險減少到原來的幾分之一,減少至少一半的代價(jia) 。

  那麽(me) ,上海作為(wei) 一個(ge) 疫情較輕的地區,是否必須隔離一個(ge) 來自疫情相對較重地區如浙江溫州的到訪者呢?哪怕僅(jin) 僅(jin) 7天呢?這個(ge) 邏輯,僅(jin) 從(cong) 上海角度可能是成立的,但如果從(cong) 全國或者說上海加溫州的整體(ti) 角度則不成立。即便沒有旅行隔離,如果上海和溫州的疫情管控措施差不多,那麽(me) 一個(ge) 溫州人無論在上海或者在溫州,他的生活方式並不會(hui) 出現太大改變。所以無論他在上海或者溫州,兩(liang) 地的整體(ti) 傳(chuan) 染風險並不會(hui) 發生變化。有可能在上海的傳(chuan) 染風險略微增加(因為(wei) 可能多了一個(ge) 潛在感染源),但在溫州的傳(chuan) 染風險會(hui) 略微下降(因為(wei) 少了一個(ge) 潛在感染源)。如果從(cong) 全國看來,整體(ti) 風險並沒有明顯增加。所以各地目前采取的旅行隔離政策,更像是一場擊鼓傳(chuan) 花的零和遊戲,大家都想把花推給下家,對於(yu) 全國整體(ti) 防疫並沒有太大幫助,卻讓中國經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jia) 。

  有人也許會(hui) 問,那麽(me) 難道對於(yu) 來自武漢的外來人口,也不需要采取隔離措施嗎?這裏需要明確的是,我們(men) 反對的是無差別的旅行隔離,而不是反對隔離高風險人群。高風險的人群,包括患者,以及與(yu) 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士,還有來自疫情高發區域的人。但是,對他們(men) 采取隔離措施的原因,是因為(wei) 他們(men) 本身屬於(yu) 高風險人群,而不是因為(wei) 他們(men) 移動了區域。簡單一點來說,無論他們(men) 留在武漢還是來到上海,都應當進行隔離。現在的武漢,實際上已經處於(yu) 全民半隔離狀態,基本上停止了所有的公共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地區對於(yu) 來自武漢的人士采取同級別的隔離措施,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那麽(me) 其他地區從(cong) 邏輯上也可以對武漢人實行同樣的措施是合理的。至於(yu) 本文所反對的,是那種僅(jin) 僅(jin) 因為(wei) 某人移動了區域,就對他采取既比其出發地更嚴(yan) 、同時也比到達地居民更嚴(yan) 的旅行隔離政策。

  也許有人還是會(hui) 對此存在擔心——誰能保證這個(ge) 人沒有去過武漢呢?其實我們(men) 幾天前就曾撰文建議,完全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來驗證某個(ge) 人是否去過武漢或者其它疫情嚴(yan) 重的地區。如果沒有去過這些區域,就沒有隔離的必要。如果去過,那麽(me) 可以采取隔離措施。但我們(men) 要強調,這種隔離的邏輯,針對的是這段有可能增加傳(chuan) 染風險的經曆,而不是人員的籍貫本身。

  還有人會(hui) 說,一個(ge) 人如果有過旅行經曆,就會(hui) 乘坐飛機或火車,並且出現在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於(yu) 是就成為(wei) 了高風險人群,必須對他們(men) 進行隔離。其實這等於(yu) 把所有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都當成疫區來對待,顯然也屬於(yu) 過度恐慌。飛機和火車隻是交通工具,其傳(chuan) 染風險到底是否比其他公共場所更高,還是一個(ge) 需要對以往數據進行科學分析之後才能得出的結論。至少目前為(wei) 止,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建議限製旅行。我們(men) 現在不可能關(guan) 閉全國的公共場所,也不可能隔離所有去過公共場所的人,在這種前提下,如果隻乘坐過飛機或火車就需要隔離的邏輯恐怕說不通。那麽(me) ,如果飛機上有武漢人怎麽(me) 辦?其實還是原來的邏輯,如果把所有武漢人都認為(wei) 是高風險感染者,那麽(me) 可以出台禁止高風險人群使用公共場所或者乘坐飛機和火車的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地隔離所有飛機和火車上的乘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