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風起於(yu) 青萍之末。
2018年5月11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陪同下,參觀考察豐(feng) 田汽車北海道廠區。在那裏,總理看到了豐(feng) 田的氫燃料電池車。
後來,有媒體(ti) 這樣描述:麵對豐(feng) 田汽車的氫燃料電池轎車MIRAI,總理“麵色凝重”。這種並不準確的描述卻有效地為(wei) 已經開始發熱的中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熱推波助瀾。
第二天,5月12日,恰逢汽車商業(ye) 評論舉(ju) 辦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shu) 論壇,數位業(ye) 界專(zhuan) 家圍繞“插混、純電還是選擇燃料電池”議題展開討論。當時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尚處於(yu) 培育期,商業(ye) 化還很遙遠。
去年5月12日,恰逢汽車商業(ye) 評論舉(ju) 辦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shu) 論壇,數位業(ye) 界專(zhuan) 家圍繞“插混、純電還是選擇燃料電池”議題展開討論。當時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尚處於(yu) 培育期,商業(ye) 化還很遙遠。
然而,整個(ge) 2018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熱持續升溫。
2018年,國內(nei) 《新能源車推薦目錄》上共計出現70餘(yu) 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型,相比2017年增長超過200%。
與(yu) 此同時,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杭州等十餘(yu) 座城市都已出台政策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
而資料顯示,包括氫能源小鎮與(yu) 產(chan) 業(ye) 園、氫燃料電池整車、上遊原材料項目等等,2018年國內(nei) 麵向氫能源的投資規劃已經超過了2000億(yi) 元!
2018年12月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dang) 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主席萬(wan) 鋼,這位曾經的科技部部長在《人民日報》第六版發表題為(wei)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的“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文章。
他在文中認為(wei) ,純電動汽車的短板是續駛裏程和充電時間,尚不能滿足量大麵廣的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需求。為(wei) 此,應及時把產(chan) 業(ye) 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然後強調,燃料電池汽車具有清潔零排放、續駛裏程長、加注時間快的特點,經過多年研發積累,我國已形成自主特色的電-電混合技術優(you) 勢,並先後經曆了北京奧運會(hui) 、上海世博會(hui) 期間的規模示範運行,實現全譜型汽車“零排放”的關(guan) 鍵技術方案。
這篇文章顯然是隨後12月21日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司組織在北京召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ye) 研討會(hui) ”的前奏。財政部、發改委、應急管理部、能源局、工信部、行業(ye) 協會(hui) 以及9家氫燃料汽車相關(guan) 企業(ye) 參會(hui) 。
轉眼到了2019年兩(liang) 會(hui) ,多位車企和相關(guan) 企業(ye) 的代表委員好像約好了一樣,紛紛拿出了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議案或者提案。而最令氫燃料電池汽車狂熱愛好者興(xing) 奮的是,“推動加氫設施建設”首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如此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氫能和燃料電池概念相關(guan) 的上市公司股價(jia) 更是一路飆升。
單體(ti) 燃料電池的主要部件和材料: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
多方消息稱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2019年正式實施“十城千輛”工程,為(wei) 難的是要挑出哪十個(ge) 城市,因為(wei) 正在積極布局氫能和燃料電池的城市,遠遠超過了十個(ge) 。
一切似曾相識。這並不是中國人第一次為(wei) “氫”癡狂。
回望世紀之交,彼時,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zhuan) 項剛剛開始實施,要發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三種動力的新能源汽車。注意這個(ge) 語序,當時,不管在實際重視程度上,還是國撥經費的側(ce) 重上,都是以燃料電池為(wei) 主的。
上海市甚至提出了一個(ge) 燃料電池汽車“百千萬(wan) 計劃”:2008年要達到100輛,2010年達到1000輛,2012年實現萬(wan) 輛級。
這裏的燃料電池汽車,基本上就是指氫燃料電池汽車。
汽車商業(ye) 評論注意到,當時,人們(men) 對氫經濟懷有一種美好而盲目的樂(le) 觀,認為(wei) 不久就能大步跨入氫燃料電池汽車社會(hui) 。
麵對這種產(chan) 業(ye) 的大躍進思維,科學家們(men) 坐不住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