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上海國際快遞-船配業發展困境待解(附圖)

 海運新聞     |      2020-01-21 18:48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建設造船強國的關(guan) 鍵期,也是中國船配業(ye) 發展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建設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在從(cong) 造船大國邁向造船強國的路上,中國船配業(ye) 有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作為(wei) 船舶工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船配業(ye) 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船舶工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船配業(ye) 涉及麵廣、產(chan) 品種類多,其中船用設備價(jia) 值量最大,占全船總成本的40%~60%,是船配業(ye) 發展的核心,是推動造船業(ye) 穩步發展強有力的引擎。

  受造船業(ye) 低迷拖累

  盡管去年中國船舶工業(ye) 實現了產(chan) 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智能製造有所突破、對外合作成績顯著、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進一步完善、兼並重組穩步推進等目標,綜合實力得到提高,世界造船大國地位繼續鞏固,但受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中國船舶工業(ye)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船配業(ye) 發展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據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去年全國造船完工量4184萬(wan) DWT,同比增長7.1%;承接新船訂單量3126萬(wan) DWT,同比下降47.9%。截至去年年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2304億(yi) DWT,同比下降12.3%,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的88.6%、88.6%和95.7%(見圖)。

上海國際快遞-船配業(ye) 發展困境待解(附圖)

  從(cong) 船舶行業(ye) 94家重點監測企業(ye) 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情況看,前2月實現營收561.3億(yi) 元,同比下降0.2%。其中,船舶配套產(chan) 值43.6億(yi) 元,同比下降9.5%;船舶配套出口產(chan) 值10.3億(yi) 元,同比下降7.6%。

  船用設備發展滯後

  業(ye) 內(nei) 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船配業(ye) 的發展困境不僅(jin) 受製於(yu) 航運及造船不景氣,還與(yu) 自身產(chan) 業(ye) 發展滯後密切相關(guan) 。該人士指出,隨著中國船舶工業(ye) 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船用設備發展滯後問題更為(wei) 突出,已成為(wei) 製約建設造船強國的主要瓶頸。其突出表現在船用設備產(chan) 業(ye) 鏈不完善,研發能力亟待全麵加強,本土品牌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薄弱,沒有全球維修服務網,係統集成和打包供貨能力不足,缺乏規模實力雄厚、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強企業(ye) 。實現造船強國的戰略目標,必須加快提高船用設備研製與(yu) 服務能力,全麵突破船舶配套產(chan) 業(ye) 發展瓶頸。

  實際上,中國船配企業(ye) 在技術及資金實力方麵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短板,持續發展堪憂。“一些傳(chuan) 統船配企業(ye) 由於(yu) 長期科研投入不足,市場份額逐漸下降,且留不住人才,十分缺乏活力。”上海的一家國有船配企業(ye) 負責人如是說。上海等大都市的船配企業(ye) 都難留住人才,缺乏活力,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船配企業(ye) 困境更可想而知。江西省船舶行業(ye) 主管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由於(yu) 技術、管理、設備等方麵的劣勢,江西省船配企業(ye) 很難與(yu) 江蘇、浙江省民營船配企業(ye) 競爭(zheng) 。由於(yu) 長期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底端,企業(ye) 就算想進行產(chan) 品升級換代,也往往心有餘(yu) 而力不足。“融資難”也是船配企業(ye) 普遍反映的最棘手難題。

  “船配業(ye) 與(yu) 船舶製造業(ye) 發展不相匹配是中國船舶工業(ye) 存在多年的問題,已嚴(yan) 重製約船舶工業(ye) 的健康發展和壯大。一般認為(wei) ,中國出口船舶國產(chan) 設備配套率在50%上下,但實際並沒有這麽(me) 高。”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表示。據了解,許多造船企業(ye) 出口船舶的國產(chan) 設備配套率在20%左右,原因是國外船東(dong) 指定要用進口設備,對中國設備缺乏信心。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實現造船強國的戰略目標,應該把發展中國船配業(ye) 放在優(you) 於(yu) 發展船舶總裝廠的地位上,必須加快提高船用設備研製與(yu) 服務能力,全麵突破船配業(ye) 發展瓶頸。特別是在提升科研能力為(wei) “王道”以及通過並購進行產(chan) 業(ye) 布局大行其道的大環境下,要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提升船配行業(ye) 競爭(zheng) 力。

  企業(ye) 創新動力不足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海事界代表委員表示,雖然近幾年船舶行業(ye) 大力開展自主研發和創新工作,但與(yu) 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較少。創新是船舶行業(ye) 發展的命脈,沒有創新就沒有優(you) 勢。

  “目前來看,中國船舶行業(ye) 對技術創新儲(chu) 備的關(guan) 注度還遠遠不夠。”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長顏開表示,以2008年為(wei) 界,將此前5年船舶行業(ye) 的發展態勢與(yu)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發展趨勢作比,可以看出,中國船舶行業(ye) 在高端海洋裝備研發製造領域明顯後勁不足,創新引領作用亟待增強。必須明確的是,船舶行業(ye) 發展進入新常態,並沒有改變其仍處於(yu) 大有作為(wei) 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現狀,隻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nei) 涵和條件改變了,發展方式改變了,而全麵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關(guan) 鍵因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