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北美三大航陸續推出基礎經濟艙(Basic Economy)。達美最早推出,美聯航於(yu) 2016年跟進,美國航空於(yu) 2017年加入。國內(nei) 幾大航也順勢而為(wei) ,2019年1月東(dong) 航推出,7月南航入列。
一、競爭(zheng) 壓力和客戶需求分化是基礎經濟艙產(chan) 生的原因
基礎經濟艙產(chan) 生的被動因素源自競爭(zheng) 考量。北美低成本航空的高速發展;近兩(liang) 年,跨大西洋航線也遭受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衝(chong) 擊。對國內(nei) 航企而言,東(dong) 南亞(ya) 等區域也麵臨(lin) 著低成本航企的競爭(zheng) ,而且競爭(zheng) 程度隻會(hui) 越來越激烈。因此,基礎經濟艙推出可以理解為(wei) 傳(chuan) 統航空公司應對競爭(zheng) 的策略。
基礎經濟艙產(chan) 生的直接動力來自客戶需求細分。基礎經濟艙並非一個(ge) 獨立產(chan) 品,它內(nei) 嵌於(yu) 航空公司的品牌運價(jia) 體(ti) 係,是該體(ti) 係的產(chan) 品之一。品牌運價(jia) 將基於(yu) 機票上的各種權益或產(chan) 品重新排列組合,其本質是重構高度同質化的航空產(chan) 品,形成差異化,而差異化能獲得市場認可也是因為(wei) 市場需求已經明顯分化,不同客源確實需要不同的產(chan) 品。供給與(yu) 需求匹配,產(chan) 品才得以順利推廣和銷售。因此,基礎經濟艙的推出也可以理解為(wei) 航企對C端客源的重視,是對市場需求的及時響應。
二、北美三大航基礎經濟艙較國內(nei) 航企更嚴(yan) 苛
基礎經濟艙定位意味著隻為(wei) 旅客保留最基本或者最核心的產(chan) 品要素,即艙內(nei) 產(chan) 品服務,其它的購票環節、地麵服務環節的產(chan) 品服務基本都被取消或者削弱。不過,不同的航空公司做法不同。
在購票環節,各大航空公司做法幾乎完全一致。都不允許退改簽,不允許提前選座,由係統自動安排座位,這意味著如果多人出行,航空公司不保證安排鄰近座位;不可購買(mai) 付費升艙;登機時間都是最後。
地麵服務環節,北美三大航較國內(nei) 航空公司更嚴(yan) 格。國內(nei) 國外保持一致的都是最後一組登機,都無免費托運行李額;不一致的是,它們(men) 對手提行李限製更加嚴(yan) 格,達美和美聯航都不允許攜帶全尺寸的手提行李進入機艙,隻能攜帶不超過座椅大小的行李,如果超尺寸,需要在登機口接受付費托運,而且需要交付額外的登機口辦理手續費。國內(nei) 則無此項限製。
機上服務方麵,各航企做法不一。南航不提供機上餐飲,東(dong) 航提供,北美國內(nei) 航線隻提供休閑小食,因此和南航差異不大。不過,各大航企都允許使用機上娛樂(le) 設備。
適用航線方麵,北美三大航推行範圍較國內(nei) 航企更廣。它們(men) 最早在國內(nei) 市場推廣,目前已經拓展至跨大西洋航線;國內(nei) 航企目前僅(jin) 在東(dong) 南亞(ya) 市場推行,且僅(jin) 試水若幹條航線。
資料來源:各航空公司官網及公開資料
三、基礎經濟艙的意義(yi) 已經超越產(chan) 品本身
北美三大航基礎經濟艙使用條件較國內(nei) 航企更嚴(yan) 格,背後有著更成熟的條件。雖然北美航企受低成本航空公司衝(chong) 擊較歐洲弱,但是近年國內(nei) 航線也受到邊疆、精神、忠實等中小低成本航企的衝(chong) 擊,更不用說低成本航空的鼻祖西南航空已經成為(wei) 北美第四大航企。另外,跨大西洋航線也遭受挪威航空等長程低成本航企的侵蝕。低成本航空發展充分的市場,給傳(chuan) 統航企帶來困擾,但也為(wei) 推出基礎經濟艙創造了有利條件。市場成熟,政策環境寬容,旅客已經習(xi) 慣低成本航企產(chan) 品理念,即使北美三大航的基礎經濟艙使用條件嚴(yan) 苛,旅客也能接受。
反觀國內(nei) ,市場景象不可類比。匯豐(feng) 銀行認為(wei) 中國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約10%,這更似樂(le) 觀評估。中國有廉價(jia) 航空,但認為(wei) 廉價(jia) 航空就是低成本航空,恐怕不能概念替代。低成本航空的表象是票價(jia) 低廉,機票和附加產(chan) 品拆開賣或打包賣;實質是有競爭(zheng) 力的成本結構。然而在國內(nei) 目前的結構環境下,“低成本航企”不具備真正意義(yi) 上的低成本結構。它們(men) 難以真正放開地學習(xi) 亞(ya) 航等領先LCC的做法,加上國內(nei) 政策規製,廣大旅客還是認為(wei) 機票就應理所當然的包攬一切,缺乏市場培育意識。這也是東(dong) 航、南航當前僅(jin) 在東(dong) 南亞(ya) 市場推出基礎經濟艙的原因。
航空產(chan) 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是低成本航空欠發達市場推行品牌運價(jia) 體(ti) 係的主要路徑。基礎經濟艙就是做減法,可以理解為(wei) 將航空產(chan) 品“瘦身”為(wei) 位移,即安全、準時、便捷地將旅客從(cong) 始發地運輸到目的地,但是價(jia) 格非常便宜。如果旅客希望獲取位移以外的產(chan) 品服務,需要額外購買(mai) 更高等級的品牌運價(jia) 。減法做地更徹底,市場培育就能做地更充分。北美三大航不允許基礎經濟艙旅客使用艙內(nei) 行李架,相比之下,國內(nei) 航企已經相當“仁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