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072.SH,下稱中船科技)的資產(chan) 重組方案遭否。其能否收購海鷹企業(ye)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鷹集團),仍不確定。
12月16日,中船科技公告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下稱證監會(hui) )對公司發行股份購買(mai) 資產(chan) 並募集配套資金的申請,作出不予核準的決(jue) 定。
證監會(hui) 表示,海鷹集團的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chan) 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相關(guan) 規定,方案未獲通過。
證監會(hui) 要求中船科技董事會(hui) 自收到該決(jue) 定之日起10日內(nei) ,對是否修改或終止本次方案作出決(jue) 議,並進行信息披露。
今年8月,中船科技擬以21.1億(yi) 元的交易價(jia) 格,分別向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船舶集團)和中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mai) 海鷹集團41.65%股權和58.35%股權。
中船科技還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總額不超過11.2億(yi) 元的配套資金。
若交易完成,海鷹集團將成為(wei) 中船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中船集團對中船科技的合計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
中船科技為(wei)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由原鋼構工程與(yu) 中船九院於(yu) 2016年資產(chan) 重組而來。其主要業(ye) 務包括工程設計、勘察、谘詢及監理、工程總承包等。
公告稱,重組後,中船科技將注入水聲探測裝備和各類電子設備的研製、生產(chan) 和銷售業(ye) 務,有助於(yu) 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中船科技總營收為(wei) 19.55億(yi) 元,同比減少13.36%;虧(kui) 損0.73億(yi) 元。
9月27日,中船科技收到證監會(hui) 出具的《中國證監會(hui) 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shu) 》(下稱《反饋意見通知書(shu) 》)。
《反饋意見通知書(shu) 》要求,中船科技需說明購買(mai) 的海鷹集團是否存在業(ye) 績下滑、業(ye) 務規模萎縮等情形,海鷹集團淨利潤較低的原因、盈利的可持續性以及購買(mai) 該公司的必要性等。
11月7日,中船科技對證監會(hui) 進行回複。回複公告顯示,海鷹集團成立於(yu) 1958年,是中國第一家水聲設備製造企業(ye) ,現隸屬於(yu) 中國船舶集團。
海鷹集團的產(chan) 品和技術覆蓋軍(jun) 、民品,具體(ti) 包括水聲探測裝備等軍(jun) 品領域產(chan) 品、海洋監測儀(yi) 器設備、醫療超聲診療設備和機電設備等。
2017年至2019年1-9月,海鷹集團的營收分別為(wei) 4.68億(yi) 元、5.29億(yi) 元和3.13億(yi) 元;淨利潤分別為(wei) 1155.97萬(wan) 元、2259.39萬(wan) 元和3649.47萬(wan) 元。
中船科技表示,今年前九個(ge) 月,海鷹集團的淨利潤相較前兩(liang) 年大幅增長,與(yu) 曆史數據相比,今年海鷹集團不存在業(ye) 績下滑、業(ye) 務規模萎縮情形。
公告顯示,海鷹集團的淨利潤較低,主要由於(yu) 公司的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支出較高,且公司醫療電子設備板塊子公司海鷹醫電存在虧(kui) 損。
今年前九個(ge) 月,海鷹醫電虧(kui) 損883.81萬(wan) 元,主要因公司部分醫療器械產(chan) 品處於(yu) 開發升級階段,部分新產(chan) 品尚未最終定型和實現收入。
去年,海鷹集團的研發和管理費用為(wei) 1.28億(yi) 元,占總營收的24.27%。
中船科技認為(wei) ,海鷹集團軍(jun) 品業(ye) 務在手訂單較為(wei) 充足,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
截至今年9月底,海鷹集團軍(jun) 品在手訂單3.9億(yi) 元,其中,0.17億(yi) 元在手訂單預計將在今年底前交付,1.13億(yi) 元在手訂單預計在2020年交付。
11月22日,證監會(hui)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hui) 2019年第62次會(hui) 議上,中船科技該發行股份購買(mai) 資產(chan) 方案未獲通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