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cong) 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hui) 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社會(hui) 物流總額實現翻番,其中商貿物流發展最為(wei) 搶眼。缺乏專(zhuan) 門性法規,成了目前物流行業(ye) 發展的最大障礙,未來有關(guan) 部門將著手製定相關(guan) 法規,從(cong) 而盡快解決(jue) 物流發展中無法可依的現狀。
五年內(nei) 物流總額翻番
昨日,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和物流業(ye) 增加值分別達到125萬(wan) 億(yi) 元和2.7萬(wan) 億(yi) 元,與(yu) “十五”末期相比,雙雙實現了總量翻番,其中商貿物流發展迅速。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會(hui) 長何黎明指出,在商貿物流中,不僅(jin) 蘇寧、國美等大型連鎖企業(ye) 強化物流係統,網購爆炸式增長也帶來網購物流突飛猛進。去年我國網絡購物總額達到5000億(yi) 元,比五年前增長22倍,國內(nei) 每天流轉的快件量高達1000萬(wan) 票。
另外,生產(chan) 資料流通企業(ye) 和傳(chuan) 統批發市場增加儲(chu) 存、加工、配送、網上交易等物流功能,dhl國際物流 ,形成了貿易加物流的新模式。隨著農(nong) 民增收、企業(ye) 雙向物流建設、家電下鄉(xiang) 政策的深入等利好因素,未來商貿物流仍將是物流行業(ye) 最搶眼的部分。
據悉,今年商務部將按《全國物流標準2009年-2011年專(zhuan) 項規劃》,積極推進商貿物流的各項工作,著力完善商貿物流網絡體(ti) 係,引導和鼓勵商貿物流服務模式創新,大力推進商貿物流國際合作。
冷鏈物流體(ti) 係尚待完善
近幾年物流行業(ye) 的迅猛發展,再加上流通領域中的食品質量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商貿物流中處於(yu) 新興(xing) 地位的冷鏈物流,已經成為(wei) 了人們(men) 關(guan) 注的熱點。
據了解,各企業(ye) 也在近段時間在冷鏈物流係統上頻頻發力,整合北京水產(chan) 有限責任公司四大業(ye) 務板塊的萬(wan) 泉凱達食品有限公司於(yu) 近日成立並宣稱欲打造北京最大冷鏈物流。麥德龍也將與(yu) 雙匯物流全方位合作,南京物流專(zhuan) 線 ,共同搭建覆蓋全國的冷鏈食品物流網絡。
據國家發改委於(yu) 去年7月發布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我國將再增加1000萬(wan) 噸冷藏庫的能力,預計將帶動社會(hui) 投資2000億(yi) 元。
不過,冷鏈物流存在的“標準亂(luan) 象”,也是其發展中無法回避的主要問題。中國物流技術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劉衛戰曾表示,目前針對冷鏈物流行業(ye) 的標準,在農(nong) 業(ye) 部、商務部等各部委相關(guan) 法規中均有體(ti) 現,但並沒有形成體(ti) 係。所以《規劃》也提出包括完善冷鏈物流的體(ti) 係、標準,計劃用六年時間進一步完善我國冷鏈物流體(ti) 係。
物流行業(ye) 亟須標準立法
國務院於(yu) 2009年3月頒布《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計劃》,成為(wei) 我國第一部物流行政法規。而國內(nei) 首部促進物流業(ye) 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福建省促進現代物流業(ye) 發展條例》也於(yu) 去年出台。雖然我國已有一些調整物流方麵的法律法規,但卻沒有一部專(zhuan) 門的、統一的物流法規。
中國物流學會(hui) 副會(hui) 長王健指出,目前我國亟須一部法律法規對發展物流進行宏觀指導,同時也需要政府相關(guan) 部門抓緊製定出台配套措施、實施細則來彌補“促進型”物流法律法規的不夠具體(ti) 、缺乏約束性的不足。
商報記者 薑子謙
(責任編輯:胡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