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運第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進369.53億(yi) 元新台幣(約合12.20億(yi)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1067.04億(yi) 元新台幣,同比下跌65%;回屬於(yu) 母公司業(ye) 主淨利34.01億(yi) 元新台幣(約合1.12億(yi)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605.77億(yi) 元新台幣,同比大跌94%。
對於(yu) 第一季度業(ye) 績,陽明海運表示,受農(nong) 曆新年假期、工廠調整運輸計劃、人力配置等因素影響,集運市場出現了船期延誤、運營受限等情況,致使營業(ye) 收進下降。隨著3月份各行業(ye) 逐步恢複正常,整體(ti) 貨量略有增長。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曾明確表示:“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市場仍在穀底,但略好於(yu) 第一季度,預計市場將從(cong) 6月開始回熱,2023年下半年會(hui) 有明顯好轉。我們(men) 對未來營運仍抱有信心。”
第一季度,長榮海運實現營業(ye) 收進668.27億(yi) 元新台幣(約合21.70億(yi)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1708.25億(yi) 元新台幣,同比下滑61%;回屬於(yu) 母公司業(ye) 主淨利50.43億(yi) 元新台幣(約合1.64億(yi)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1013.60億(yi) 元新台幣,同比大跌95%。
長榮海運和陽明海運固然淨利大減,但依然保持盈利,而萬(wan) 海航運則出現虧(kui) 損。
第一季度,萬(wan) 海航運實現營業(ye) 收進255.58億(yi) 元新台幣(約合8.30億(yi)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805.03億(yi) 元新台幣,同比大跌68%;回屬於(yu) 母公司業(ye) 主淨利為(wei) 虧(kui) 損21.18億(yi) 元新台幣(約合6878萬(wan) 美元),上年同期為(wei) 盈利406.12億(yi) 元新台幣。
在當前航運市場麵臨(lin) 多重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長榮海運計劃大規模造船,從(cong) 側(ce) 麵看出其對市場遠景仍較為(wei) 樂(le) 觀。
台灣三大船公司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和萬(wan) 海航運,近日陸續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ye) 績,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淨利大跌,萬(wan) 海航運業(ye) 績虧(kui) 損。
這已經是萬(wan) 海航運連續第二個(ge) 季度虧(kui) 損。2022年第四季度,萬(wan) 海航運虧(kui) 損4000萬(wan) 元新台幣(約合132萬(wan) 美元),是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度虧(kui) 損。
固然業(ye) 績大幅下滑,但長榮海運並沒有停止運力調整的步伐。近期,該公司正就24艘16000TEU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訂單展開招標,投資金額約40億(yi) 美元。
萬(wan) 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今年4月份曾表示,目前已看到運價(jia) 跌勢趨緩,船公司推動近洋航線運價(jia) 上漲也收到成效,預計今年第二、三季度市場表現將優(you) 於(yu) 第一季度。
除公布業(ye) 績外,陽明海運還同時公布,將訂造5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集裝箱船,總金額為(wei) 8.50億(yi) ~9.75億(yi) 美元。陽明海運表示,這些新造船能夠優(you) 化其船隊配置,增強船隊整體(ti) 競爭(zheng) 力,並通過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環保運營。
陽明海運分析稱,集運市場已出現複蘇跡象,假如下半年全球供給鏈繼續消化庫存,並且能保持傳(chuan) 統旺季,將對業(ye) 績產(chan) 生積極影響。不過,考慮到地緣政治、地區經濟、國際法律等市場不確定因素,適當的謹慎和應對措施至關(guan) 重要。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