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的發展,華東(dong) 地區的中小機場數目已達34家,占華東(dong) 民航47家運輸機場總量的72.3%。
我國高原和高高原機場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民航資源網2023年4月13日消息:4月12日~13日,第五屆民航中小機場與(yu) 區域經濟發展論壇暨中小機場四型機場建設研討會(hui) 在江蘇淮安召開。
韓鈞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小機場建設工程逐個(ge) 攻破各類複雜環境下的建設技術難關(guan) ,高原地區、黃土地區、高緯度永凍土區建設機場的技術逐步成熟。目前我國擁有高原和高高原機場數目分別為(wei) 20個(ge) 、23個(ge) ,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隨著近年來華東(dong) 民航事業(ye) 的發展,華東(dong) 地區中小機場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業(ye) 務規模、發展質量和治理能力邁上新台階,成為(wei) 華東(dong) 地區機場網絡和航線網絡布局的重要節點,在“十三五”期間,華東(dong) 地區中小機場吞吐量年均增長17.9%,高於(yu) 10.6%的整體(ti) 水平。
韓鈞表示,民航局近期一直誇大,基於(yu) 運行主體(ti) 的安全保障能力組織運輸生產(chan) ,從(cong) 往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航班按照(2019年日均客運航班量的)75%、88%、100%為(wei) 基數分了三個(ge) 恢複階段,以及今年夏秋航季還有4家航司還在限製運行,這不是基於(yu) 市場需求,而是基於(yu) 安全保障能力的考慮,不能超能力發展。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目前,我國中小機場在規劃建設和運行中有很多題目和挑戰。其中,布局規劃有待完善,服務保障能力仍需提升。從(cong) 服務覆蓋上看,固然已建成投用254個(ge) 民用運輸機場,但相較我國廣闊的國土麵積、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發展潛力,我國運輸機場總量仍然偏少,機場覆蓋範圍不夠廣泛。我國民航的運輸機場基礎設施建設是集中建設期,和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不是一個(ge) 相同的狀態。所以從(cong) 要素保障上,尤其是資金保障上,建議要更加重視我國運輸機場的建設。
與(yu) 此同時,華東(dong) 地區的中小機場正在積極瞄準“四型機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圍繞中小機場保障能力不足、運行效率不高、服務品質不佳、空管保障及飛行區運行中的核心風險管控能力偏弱等薄弱環節,華東(dong) 民航正積極加快以聰明為(wei) 引領的四型機場建設,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機場安全運行服務綜合能力。
韓鈞在江蘇淮安舉(ju) 行的第五屆民航中小機場與(yu) 區域經濟發展論壇上說,下一步要加快機場布局規劃落地,提升係統保障能力;以嚴(yan) 之又嚴(yan) 的態度抓好中小機場的運行安全,采取措施穩住安全態勢;以“平安、綠色、聰明、人文”四型機場為(wei) 抓手,著力推動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強化運營政策支持,增強中小機場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期航班量分階段恢複是基於(yu) 安全保障能力的考慮,而非市場需求
韓鈞表示,要強化民航業(ye) 的行業(ye) 指導支持,中心部分將對中小機場的建設運營繼續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民航局作為(wei) 行業(ye) 主管部分持續梳理中小機場經營發展中的困難和題目,努力做好政策統籌,加大政策供給,從(cong) 財稅、投資、補貼、價(jia) 格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優(you) 化政策組合。談及下一步在補助補貼上如何更加優(you) 化時,韓鈞提到,目前民航局在資金支持方麵,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建設階段有投資補助,由計劃司負責;運營階段有中小機場運營補貼,由財務司負責,近兩(liang) 三年減收嚴(yan) 重情況下,民航局積極協調國家發改委,資金減少同時,爭(zheng) 取中心預算投資的加大力度的支持,確保中心資金總體(ti) 支持力度不減。
在此次論壇上,民航華東(dong) 地區治理局表示,作為(wei) 轄區行業(ye) 主管部分,將繼續全力支持轄區中小機場科技創新、治理創新,聚焦痛點、因場施策,推出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四型機場”優(you) 秀建設案例;在2023年,華東(dong) 治理局將創新治理體(ti) 製機製,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加快推進中小機場改擴建工程,提升轄區中小機場安全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大與(yu) 地方政府和軍(jun) 方的聯動力度,優(you) 化轄區機場功能布局,推動中小機場差異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強力助推轄區綜合交通一體(ti) 化融合,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注進強勁動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