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600公裏的高鐵是什麽(me) 概念?從(cong) 白雲(yun) 機場到寶安機場僅(jin) 需20多分鍾!這麽(me) 快的速度,請問考慮過飛機的感受嗎?
灣區時代,廣深雙核聯動離不開兩(liang) 座城市的高效互通。
今年6月,廣深第二高鐵正式被提上議事日程,這條首次連接廣州和深圳兩(liang) 大城市核心區的高鐵線路將有效解決(jue) 目前廣深兩(liang) 地鐵路運力不足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時速600公裏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
伴隨國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深第二高鐵能否跑出更高更快更強的灣區速度?
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的《廣深高速磁懸浮城際鐵路規劃研究》提出,速度達600km/h的高速磁懸浮列車或將應用到廣深第二高鐵。
目前,廣深兩(liang) 地間的鐵路聯係主要由廣深港高鐵和廣深鐵路承擔,其中廣深鐵路速度較低,廣深港高鐵則接入廣州南站,距離廣州中心區距離較遠,均難以滿足兩(liang) 市中心間的快速聯係需求。
廣州和深圳的高快速軌道交通連接,主要為(wei) C字頭廣深和諧號,以及從(cong) 廣州南至深圳北的廣深港高鐵線路。
而且兩(liang) 條鐵路的運能亦接近飽和,無法滿足廣深之間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
《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18-2035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航運鐵路圖。
《規劃研究》同時要求深入研究高速磁浮技術發展現狀、國內(nei) 外建設與(yu) 運營現狀。從(cong) 公告中了解到,廣深高速磁懸浮城際鐵路將重點參考和應用日本超導磁浮、德國常導磁浮以及國內(nei) 高速磁浮相關(guan) 技術標準。
運能接近飽和,廣深核心區迫切需要高鐵互聯
從(cong) 廣深鐵路的200公裏每小時,到廣深港高鐵的350公裏每小時,再到未來的廣深第二高鐵……廣深兩(liang) 座城市的時空距離正在最大限度地拉近,灣區人民的工作生活不再局限於(yu) 同一個(ge) 城市。
“我基本每次都是提前一周買(mai) 票!”深圳人譚女士年初跳槽到廣州,由於(yu) 家人在深圳,她每周都要回深圳一次。這段時間,她常常陷入選擇困難:“我工作的地方在淘金路附近,最近的是在廣州站坐火車,但沒有高鐵通深圳。從(cong) 南站坐高鐵回深圳北很快,但是從(cong) 市中心去南站又比較遠。”
從(cong) 廣深之間交通的現狀來看,目前廣州和深圳主要通過廣深高速公路、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廣深港高鐵和廣深鐵路聯係。隨著經濟增長和車流增長,高速公路一直承受著比較大的交通壓力,尤其是節假日的擁堵情況較為(wei) 嚴(yan) 重。
而廣深港高鐵接入廣州南站,距離廣州中心區距離較遠;廣深鐵路接入廣州中心區但運行時速低,最高時速為(wei) 200公裏/小時,普通列車的時速則隻有140公裏/小時,均無法實現兩(liang) 市中心之間的快速聯係。
今年初,在廣東(dong) 省兩(liang) 會(hui) 上,多名來自深圳的省政協委員都在會(hui) 上提交提案,呼籲啟動廣深高速磁懸浮試驗線規劃建設的前期研究,並將試驗線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他們(men) 表示:規劃新增一條深圳至廣州中心區的高速鐵路通道,不僅(jin) 可以滿足廣深之間日益增長的客流需求,更可以實現廣佛和深港快速聯係。
廣深機場或實現20多分鍾通達
今年6月,《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18—2035年)》草案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等途徑對外公示。該規劃中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航運鐵路圖顯示,廣深第二高鐵將串聯寶安機場與(yu) 白雲(yun) 機場。
專(zhuan) 家表示,廣深第二高鐵投入運營後,廣深這兩(liang) 個(ge) 機場可能隻需要20多分鍾即可到達。
未來,磁懸浮高鐵廣深第二高鐵最有可能經過哪些灣區的重要節點?
《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18—2035年)》中的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航運鐵路圖顯示,廣深第二高鐵將從(cong) 深圳寶安機場出發,經東(dong) 莞後到達廣州境內(nei) 的黃埔站,然後繼續北上至白雲(yun) 機場站,最終到達廣州北站。根據示意圖,廣深第二高鐵還有一條支線,到達黃埔站北上後直接連接到廣河高鐵上的知識城站。
廣州北站規劃圖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18—2035年)》還提出,要推進廣深港高鐵至廣州站連接線建設。規劃圖顯示,這條連接線將串聯廣州南站、廣州站、廣州東(dong) 站、黃埔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