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我們來盤點一下過去三年主流班輪公司運力規模的演變 -EMC海派

 海運新聞     |      2023-01-17 03:16

HMM是第三大贏家,在過往的三年裏,運力增長42.78萬TEU或增長110.1%。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增長的大部分是在2020年實現的,主要原因是交付了12艘23820TEU新船。HMM從2020年1月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8。
總的來說,前20大班輪公司的新造船訂單量為572艘614.63萬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運力的25.7%,占全球集裝箱船訂單總量的81.9%。
截至目前,地中海航運手持訂單量最大,達到124艘173萬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的37.5%。中遠海運的訂單量排名第二,為46艘88.4萬TEU;第三是達飛團體的77艘66.1萬TEU。
運力規模的演變


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393.28萬TEU,占全球總運力2642.21萬TEU的90.6%。
長榮海運在超級周期期間運力增長排名第4位,運力增長了30.2%,即38.53萬TEU,而這些幾乎都是由新造船交付造成的。
最新TOP20班輪公司排名及運力

有趣的是,數據顯示,在本輪超級大繁榮時期,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都是這20家,沒有一家掉隊,隻是相互排名有所變化。並且總市場份額一直保持穩定,目前占全球船隊的90.6%,而2020年1月占比89.6%。
假如從運力增長幅度來看,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HMM以增長110.1%位列首位,其次是以星航運增長83.4%,萬海航運以增長59.4%位列第三,第4和5位分別是UniFeeder增長55.3%、德翔海運增長36.4%。
 


運力增幅排名前五位

最近三年,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集運市場逆勢迎來了一個(ge) 意外的超級大繁榮,包括地中海航運(MSC)在內(nei) 的主流班輪公司(TOP20)獲得了巨額利潤。


根據Alphaliner2023年1月14日數據最新數據,全球運營集裝箱船達到6521艘,運力共計2642.12萬(wan) TEU。

TOP20班輪公司:在集運超級周期運力及排名變化

2023年01月16日 16時 航運界網

過往三年,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中,有6家運力減少。
運力下降幅度最大是安通控股運力減少30.4%或44456TEU,太平船務運力減少24.5%或96335TEU,中穀海運運力減少15.5%或24942TEU,伊朗國航運力減少10.2%或15519TEU,ONE運力減少3.4%或54203TEU,中遠海運運力減少2.4%或69097TEU。


來源:航運界網


地中海航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僅自往年1月超過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班輪公司。而且,在過往三年裏,地中海航運通過瘋狂購買二手船擴張運力,運力增加了84.54萬TEU或增長22.5%。


運力增長大贏家
目前,在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下,疊加地緣政治、供給鏈重構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於已經快速“正常化”的集運市場而言,班輪公司的壞消息似乎沒有盡頭,特別是對未來運力過剩的擔憂。基於此,我們來盤點一下過往三年主流班輪公司運力規模的演變。



我們(men) 來盤點一下過往三年主流班輪公司運力規模的演變
-EMC海派


排名第11至20位的班輪公司依次為:萬海航運、太平船務(PIL)、海豐國際(SITC)、高麗海運(KMTC)、伊朗國航(IRISL)、中穀海運、UniFeeder、X-Press Feeders、德翔海運(TS LINES)、安通控股。

其中排名前7名運力都超過150萬TEU,全球排名前1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214.44萬TEU,占全球總運力2642.21萬TEU的83.8%。

我們(men) 來盤點一下過往三年主流班輪公司運力規模的演變
-EMC海派

2020年1月,全球排名前2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2115.56萬TEU,占全球總運力2361.16萬TEU的89.6%。

在2020年1月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排名前三依次是馬士基(419.27萬TEU)、地中海航運(375.75萬TEU)以及中遠海運(293.86萬TEU)。排名第4至第10的分別是:達飛團體(269.20萬TEU)、赫伯羅特(171.79萬TEU)、ONE(158.14萬TEU)、長榮海運(127.66萬TEU)、陽明海運(64.66萬TEU)、太平船務(39.35萬TEU)、HMM(38.85萬TEU)。
排名第11至20名依次為:以星航運、萬海航運、中穀海運、伊朗國航、高麗海運、安通控股、海豐國際、X-Press Feeders、UniFeeder、德翔海運。
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目前全球集裝箱船手持訂單942艘,750.5萬TEU。
Alphaliner數據顯示,在2020年1月2日至2023年1月14日期間,前20大班輪公司的總運力增加了277.72萬TEU,增長13.1%。而全球運力在此期間增加了280.7萬TEU,前20大班輪公司運力增長貢獻98.9%。

僅就訂單量與現有船隊運力的占比而言,超過50%的有4家班輪公司,德翔海運領先,訂單量為24艘99520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運力的91.6%。X-Press Feeders次之,訂單量為24艘110992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運力的84.3%。以星航運排名第三,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訂單量為43艘378034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運力的70.8%。萬海航運訂單量為38艘276838TEU,相當於其現有船隊運力的63.4%。

6家班輪公司運力減少

在最新的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地中海航運(MSC,460.99萬TEU)排名第一,與排名第二的馬士基(422.00萬TEU)運力差距進一步拉大,達飛團體(CMA CGM ,340.22萬TEU)依舊排名第三位。



全球集裝箱船新造船訂單

 

排名第4至第10位的班輪公司分別是:中遠海運(286.95萬TEU)、赫伯羅特(Hapag-Lloyd,179.61萬TEU)、長榮海運(166.19萬TEU)、海洋網聯船務(ONE,152.89萬TEU)、韓新海運(HMM,81.64萬TEU)、陽明海運(70.56萬TEU)、以星航運(ZIM,53.38萬TEU)。


以星航運的運力增長排名第5位,運力增長了83.4%,即24.28萬TEU。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以星航運采用了非常不同的策略,即主要通過租船部署運力。
其中前7名運力都超過120萬TEU。全球排名前10的班輪公司運力達到1948.28萬TEU,占全球總運力2361.16萬TEU的82.5%。
2020年1月班輪公司曆史數據


圖源:Instagram

達飛團體在過往的三年裏,通過二手船和新造船交付實現運力增長71.02萬TEU或增長26.4%,僅次於地中海航運。與此同時,排名也從第4上升到目前的全球第三大班輪公司。
根據Alphaliner2020年1月2日數據,全球在運營集裝箱船數目共計6150艘,總運力為2361.40萬TEU。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