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專題:幹散貨係列之鐵礦石海運
新聞 | 2020-05-15 11:14
摘要
【航運專題:幹散貨係列之鐵礦石海運】幹散貨運輸即是大宗商品最主要的運輸形式,鐵礦石、煤炭和糧食穀物三類貨物占比接近62%,其中鐵礦石是海運貿易量最大的幹散貨。鐵礦貿易集中度相對較高,出口國以巴西和澳大利亞為主,合計出口占比超過82%,進口國以中國為主,2018年中國海運進口占比超過70%。
1、鐵礦石海運基本概況
幹散貨運輸即是大宗商品最主要的運輸形式,鐵礦石、煤炭和糧食穀物三類貨物占比接近62%,其中鐵礦石是海運貿易量最大的幹散貨。鐵礦貿易集中度相對較高,出口國以巴西和澳大利亞為主,合計出口占比超過82%,進口國以中國為主,2018年中國海運進口占比超過70%。
2、鐵礦石主產國概況
圖1:巴西主要礦山和港口分布圖2:C3航線 巴西鐵礦集中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帕拉州,出口港以伊塔基港、圖巴朗港和塞佩蒂巴港為主;伊塔基港位於馬拉尼昂州,近年來伊塔基鐵礦出口量逐漸超越圖巴朗,成為巴西最大的鐵礦石發運港;圖巴朗位於聖埃斯皮裏圖州,是世界鐵礦裝卸速度最快的碼頭之一;塞佩蒂巴港鄰近圖巴朗港。巴西的鐵礦石幾乎都用海岬型船進行運輸,BCI指數包含兩條來從巴西鐵礦石運輸航線——圖巴朗(C2)-鹿特丹和圖巴朗-青島(C3)。C3航線海運間隔約11000海裏,單程耗時約45天。
圖3:皮爾巴拉地理位置及主要鐵礦港口分布圖4:C5航線 澳大利亞是全球鐵礦石儲量和產量最大的國家,位於西澳北部的皮爾巴拉區是主要產地,主要出口港:黑德蘭港、丹皮爾港、奧爾科特港均集中在西北沿海。澳洲鐵礦石運輸仍以海岬型為主,BCI指數包含一條澳洲鐵礦石航線——澳西-青島航線(C5),C3航線海運間隔約3600海裏,耗時約15天,間隔和航行時間約為C3的1/3,運費水平通常為C3的1/2.5。
圖5:鐵礦石主要海運航線海運費 3、海運費決定機製及季節性因素
圖6:鐵礦石主要海運航線運費季節因子 由於短期運力供給彈性較小,運費取決於運輸需求即貿易量變化,受貿易供需因素影響,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鐵礦海運費率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4-9月屬於旺季米兰体育全站,10-次年3月運行至淡季。
鐵礦需求側表現出的季節特征不明顯,唯有粗鋼生產受假期和供熱影響,在10-2月略有淡季跡象。供給側的季節性主要由產國天氣決定。澳洲的皮爾巴拉區域屬於幹旱和半幹旱的炎熱天氣,受熱帶氣旋影響,11-4月份是雨季,1-2月強降雨和強風天氣影響鐵礦生產和港口運作。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兼具亞熱帶濕潤和熱帶草原天氣的特征,雨季在11月-3月,帕拉州屬於高溫多濕的熱帶性天氣,12-5月為雨季,暴雨天氣極易引發洪多難,影響鐵礦生產和運輸,近幾年巴西東南沿海偶有出現熱帶氣旋,強降水和強風天氣將影響港口運作。
4、鐵礦石海運費率周期特征
圖7:BCI指數濾波分析結果 航運業的周期本質是庫存周期,由於航運市場投資周期偏長,需求隨市而動,而供給端調整靈活性低且存在滯後,供需時間錯配題目加深,周期波動延長、通常為8-12年。運用庫存周期理論,航運周期同樣可被拆分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被動往庫存,主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主動往庫存。
BCI從有記錄以來最近的一次完整周期是2001-2016年、長達15年。2001年中國加進WTO並進進快速增長通道,中國製造拉動鋼材需求增長,海岬型船市場進進上漲周期,直到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航運產能過剩題目凸顯,市場扭轉進進下跌行情。(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責任編輯:DF318)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