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航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網絡研討會(hui)
民航資源網2022年11月13日消息: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進一步優(you) 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11月12日上午,中國航空運輸協會(hui) 發展研究部邀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鄒建軍(jun) 、飛友科技CEO鄭洪峰、廣州民航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廈門航空規劃財務部戰略規劃主任林智傑、民航專(zhuan) 家李瀚明圍繞優(you) 化防疫新二十條政策對民航業(ye) 將帶來哪些影響,各位業(ye) 內(nei) 人士暢所欲言,為(wei) 民航恢複獻計獻策。中國航空運輸協會(hui) 研究員韓濤主持本次研討會(hui) 。
地方政府起決(jue) 定作用
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鄒建軍(jun) 認為(wei) :首先,不再決(jue) 定判定次密接,國際貨運 空運價(jia) 格,加上之後的風險區劃定措施調整,國際貨運 空運價(jia) 格,少了一個(ge) 風險區層級,意味著加碼對象就在變窄。同時,高風險區要求更加精準,這都是降低對人員流動影響的關(guan) 鍵要素,可以有效縮小影響範圍,有利於(yu) 人員流動。其次,結束閉環作業(ye) 的高風險崗位從(cong) 業(ye) 人員“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wei) “5天居家健康監測”,意味著對於(yu) 目前民航一線人員的供給壓力,以及管控壓力和心理壓力的緩解都是利好。最後,他談到跨省落地檢和嚴(yan) 禁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這兩(liang) 條需結合來看,意味著:如果能夠輔以在全國機場推行“出行48小時核酸檢測、落地即時檢測”的暢行措施,且嚴(yan) 格管控地方政府(運管委)的拒接航班行為(wei) ,將可能對國內(nei) 航線市場複蘇帶來顯著的正麵影響。
保持謹慎樂(le) 觀,繼續調整結構
飛友科技CEO鄭洪峰認為(wei) :首先是出行需求的匱乏,從(cong) 國際航班恢複後票價(jia) 快速下滑來看,疫情管製措施持續放鬆後,如何刺激出行需求將是擺在民航從(cong) 業(ye) 者麵前的巨大挑戰;其次民航發展結構的問題依然存在,並沒有實質性的調整,留給民航人調整的時間不多了;最後,二十條措施出台意味著各地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精準防控力度,為(wei) 此將要采取新的技術手段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國際航線需求端能否釋放
廣州民航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認為(wei) :隨著國際局勢和經濟形勢的改變,國際航線是否還有如此大的國際旅行需求,這是很大的不確定性。取消熔斷會(hui) 產(chan) 生運力的快速增長,供給端釋放相對充分。從(cong) 兩(liang) 個(ge) 群體(ti) 來看,國內(nei) 公商務旅客出境問題,可能受出入境簽證方麵的限製,需求端是否能夠真正釋放,不得而知。從(cong)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航班價(jia) 格跳水的情況可見一斑。另外,國內(nei) 出境旅遊的需求可能更傾(qing) 向日韓和東(dong) 南亞(ya) 等周邊國家。
國際防疫措施的“國內(nei) 化”
廈門航空規劃財務部戰略規劃主任林智傑認為(wei) :二十條出台對民航業(ye) 有四個(ge) 直接影響:首先,新防疫措施趨勢是國際防疫措施的“國內(nei) 化”,釋放部分國際旅客需求,國際機票價(jia) 格回升;其次,減輕航司閉環管理資源壓力;再次,有效釋放地方政府防疫資源;最後,有利於(yu) 國內(nei) 人員加快流動,國內(nei) 民航市場加快複蘇。同時,他還提出了自己兩(liang) 點觀察:短期數據看,主要矛盾是防疫政策越來越精準,民航市場卻越來越低迷;中期看,分級診療、醫療資源擴容、藥物研發、普及疫苗等舉(ju) 措,讓我們(men) 對行業(ye) 恢複發展有更多期待。
入境航班仍受接待能力製約
民航專(zhuan) 家李瀚明認為(wei) :隨著國際航班熔斷政策的取消,入境人員將迅速增加,有可能產(chan) 生對入境隔離酒店數量猛增的需求,目前製約入境航班總量的主要因素在於(yu) 入境隔離酒店的間數。按照既有的7+3政策,1條航線每周1班航班就需要準備約200間(約1棟中小型酒店)酒店客房用於(yu) 安置旅客。將酒店用作隔離酒店需要所在社區進行大量工作(例如工作人員等),因此增加隔離酒店總數存在人手和財力上的困難,短期內(nei) 難以擴充供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