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網消息,近日Clarksons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集運市場在曆經兩(liang) 年不平常的時光後,已持續出現了數月的“衰退跡象”。在9月份的最後一周,運費的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但馬士基首席財務官帕特裏克·詹尼(Patrick Jany)近日對丹麥媒體(ti) 表示,他並不以為(wei) 馬士基的市場正在走向嚴(yan) 重的供需失衡。
其中,馬士基是最可靠的承運人,準班率達53%,其次是達飛團體(ti) ,準班率為(wei) 46%。在排名前14的班輪運營商中,有10家公司準班率彼此的差距不超過7%。
盡管經濟下滑,運費仍然很高
巴克萊(Barclays)表示,這種大規模擴張的原因在於(yu) ,除了馬士基等少數例外,很多班輪公司都選擇將其過往兩(liang) 年的巨額盈利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資於(yu) 新船訂單之上,以參與(yu) 預期的未來增長。
即明年市場將新增集裝箱船舶,以致於(yu) 供給能力將超過需求,從(cong) 而給集裝箱運輸公司的運費和收益帶來嚴(yan) 重壓力。
Clarksons在報告中指出,需求阻力已經形成,擁堵很可能會進一步緩解,而供給增長(集裝箱運力和船舶數目的增加)也將發生變化,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2023年和2024年,由於供給增加,港口和供給鏈中中斷預計將減少,市場的負麵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往。
Clarksons的定期租船指數仍然是2019年均勻價(jia) 格的3.5倍,在2019新冠疫情開釋了美國的主要消費之前,這隨後導致了集運市場過熱,運力短缺、港口擁堵和天價(jia) 運費。
Clarksons的分析師表示:“由於(yu) 交易量疲軟、港口擁堵有所緩解以及市場負麵情緒不中斷上升,集裝箱航運市場在9月份從(cong) 此前的強勁表現變為(wei) 大幅走軟。不過,盡管運費在穩步下降,但仍處於(yu) 相對較高的水平,這也補償(chang) 了貨運量的下降。”
他指出,國際物流,訂單明顯比以前多了,但從(cong) 總體(ti) 上看,這並不意味著市場嚴(yan) 重失衡。我們(men) 需要看到它如何穩定下來,但我以為(wei) 這不是我們(men) 需要過多擔心的事情。行業(ye) 應該看到大型班輪公司之間的整合和價(jia) 格透明度的進步,這些因素都有利於(yu) 改善市場平衡。
市場遠景似乎並不樂(le) 觀,這預示著運價(jia) 將進一步下降,但即使在連續下跌15周後,SCFI即期運價(jia) 仍比2019年高出2.5倍。
到2023年,全球集裝箱船舶的數目將增加11%,到2025年,船隊運力將比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傳(chuan) 播之前的能力水平高出30%。
均勻船舶延遲時間進一步下降,現在為(wei) 5.86天。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數據,這是自2021年4月以來船舶首次延誤不到6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