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國各大機場有朋友圈,而且這朋友圈的內(nei) 容隻有一項——觀察鳥,這將是怎樣的畫風?記者從(cong) 首都機場獲悉,全國已經有65個(ge) 機場加入了“鳥情共享平台”。在這個(ge) “朋友圈”平台裏,各家機場最主要的任務是上傳(chuan) 機場上空出現的鳥類照片,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共享信息,預防鳥擊事件的發生。
各地機場組隊防鳥擊
春季到來,首都機場上空遷徙鳥類數量逐漸增多,進入夏季後,夏候鳥及部分留鳥數量將繼續攀升,其中家鴿、燕類和麻雀三種鳥類活動尤其突出。
鳥類如果出現在景區公園一定深受市民歡迎,但是如果它們(men) 飛錯目的地,來到機場上空就不那麽(me) 受歡迎了。尤其是飛到飛行區區域,機場工作人員就必須要驅鳥,因為(wei) 這些鳥有可能撞擊到飛機,給飛機飛行帶來極大危險。
首都機場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因鳥類遷徙活動造成的鳥擊事件數量占全部鳥擊事件數量的70%以上,且鳥類遷徙高度較高,更易造成飛機損傷(shang) ,出現事故征候事件,所以做好遷徙鳥類防範極其重要。
“各家機場都非常重視鳥擊防範,但以前都是各自做各自的,缺乏信息溝通。”首都機場鳥擊防範助理王安琪說,遷徙鳥類撞擊防範需建立在實現遷徙鳥種監測與(yu) 預警的基礎之上,因此,首都機場考慮建立鳥情平台,實現遷徙鳥情信息的共享聯動。
2019年9月,首都機場啟動鳥情平台的前期準備,當年10月推出第一個(ge) 體(ti) 驗版,並進行不斷測試和改進,現已推出正式版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已經有首都機場、承德機場、武夷山機場、齊齊哈爾機場、濟南遙牆機場、銀川機場、義(yi) 烏(wu) 機場等65個(ge) 機場加入鳥情共享平台。
各種鳥類頻頻“光顧”機場
鳥情共享平台是一個(ge) 手機小程序,分為(wei) “鳥情錄入”、“鳥情查詢”、“鳥種寶典”、“案例學習(xi) ”、“最新鳥情”、“個(ge) 人中心”六個(ge) 板塊內(nei) 容。王安琪說,各機場的鳥擊防範技師通過授權後便可加入到這個(ge) 平台,平日在鳥情巡邏中用手機拍攝下鳥情,上傳(chuan) 到這個(ge) 小程序,實現信息共享。
圖:鳥情共享平台共有6項功能板塊。“鳥情共享平台”小程序截圖
鳥擊防範技師在“個(ge) 人中心”錄入鳥情,需要填寫(xie) 鳥的種類、觀測數量、發現鳥情的位置,如果鳥種選擇“其他”,技師需要上傳(chuan) 照片。
從(cong) 該平台近期的鳥情來看,“光顧”首都機場的鳥類不少,有灰頭麥雞、鵪鶉、紅腳隼、紅尾伯勞等。此外,其他機場也發現了許多鳥類,比如齊齊哈爾機場5月12日在機場東(dong) 側(ce) 發現普通燕鴴35隻;4月29日,同樣是齊齊哈爾機場,在機場上空有一大群大雁飛過;4月26日,銀川機場發現北京雨燕26隻;4月9日,興(xing) 義(yi) 機場發現雲(yun) 雀20隻。
王安琪說,通過平台上的“最新鳥情”欄目,各地鳥擊防範技師可查詢各大機場的鳥情信息,類似於(yu) “朋友圈”,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但還不能評論和轉發,僅(jin) 供分享信息。
圖:在“最新鳥情”欄目中,各地機場發布鳥情“朋友圈”。“鳥情共享平台”小程序截圖
分析鳥類遷徙規律實現提前防治
從(cong) 操作來看,鳥情錄入功能操作便捷,目前已經獲得了一些有效鳥情信息,達到了機場間共享的目的。
根據鳥情共享平台最新數據統計,4月份,首都機場主要遷徙鳥有家燕、白鶺鴒、雲(yun) 雀等約15種。隨著天氣持續轉暖,大批候鳥從(cong) 南方北遷,以白鶺鴒為(wei) 例,分別出現在石家莊機場(4月3日)、首都機場(4月6日)、齊齊哈爾機場(4月16日)。
王安琪說,假設鳥類1天的遷徙距離是100-200公裏,那麽(me) 從(cong) 石家莊到北京的距離大概是300公裏,鳥類大約要飛2-3天,北京到齊齊哈爾的距離大概是1400公裏,鳥類要飛10天左右,這樣看來,與(yu) 各地機場觀測到的鳥類時間差不多。
王安琪表示,數據積累的過程中,通過鳥情查詢功能可進行數據分析,通過不同機場錄入鳥情的時間,能夠分析鳥類的遷徙路線,達到預警功能,通過共享實現共同防治、提前防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