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個(ge) 月原油價(jia) 格“跌跌不休”,甚至期貨合約跌穿成負油價(jia) ,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如今,全球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儲(chu) 油了,全世界的原油儲(chu) 存基地都幾乎被灌滿,全球所有的超級油輪也幾乎都滿載石油漂泊在海上。
“海上漂浮的超大型浮倉(cang) 儲(chu) 油船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判斷油價(jia) 走勢很重要的指標,隻要它們(men) 一天不消失,油價(jia) 都不會(hui) 上漲。”在能源領域摸爬滾打30多年的光匯雲(yun) 油創始人薛光林博士認為(wei) ,原油衍生品帶有高杠杆屬性和保證金交易機製,便宜不便宜,不能憑借感覺,而是憑借專(zhuan) 業(ye) 分析和風險管理,所以建議廣大普通投資者不要在這個(ge) 時候“抄底石油”。
被極端方式扭曲了的原油市場供需仍失衡
“疫情不僅(jin) 傷(shang) 害了世界經濟,也用最極端的方式扭曲了整個(ge) 原油市場的結構。”薛光林認為(wei) ,全球原油市場,目前正處在一個(ge) 大規模供需失衡期,原油供應量增加,但主要經濟體(ti) 的發展因疫情處於(yu) 停滯狀態。原油需求下降近30%, OPEC+日減產(chan) 1000萬(wan) 桶也是於(yu) 事無補。
隨著陸上石油庫存逐漸接近滿負荷,石油貿易商開始尋求定期租用超大型油輪進行浮倉(cang) 儲(chu) 油。當前在海上的油輪儲(chu) 油量高達9500萬(wan) 桶,接近曆史最高水平。上一次浮倉(cang) 儲(chu) 油量達到類似水平是在2009年。由於(yu) 國際油價(jia) 在 2008年聖誕節前創出每桶33美元的低價(jia) ,2009年,石油貿易商在海上儲(chu) 存了超過1億(yi) 桶的原油。
薛光林認為(wei) ,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影響前所未有,儲(chu) 油需求有望繼續累積。全球疫情的拐點何時到來尚無法判斷,即使出現了確診病例數量下降的情況,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hui) 解除封城政策。目前一年原油的升水達到18美元,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海上囤油的情況還會(hui) 繼續增加。
負值行情或還會(hui) 上演 進口國存錢不如儲(chu) 油
根據目前原油基本麵供需背離的情況,從(cong) 疫情發展來分析,油市的動蕩至少持續到7月中旬。所以在此之前,每當原油期貨前月合約到期移倉(cang) 前幾天的油價(jia) 都會(hui) 維持高波動率、“負油價(jia) ”顯示出當前油市疲弱的需求麵。因為(wei) 疫情沒有好轉,需求就不會(hui) 恢複。
未來油價(jia) 大概率還是寬幅震蕩,真正的需求恢複或至2021年才能兌(dui) 現,直到什麽(me) 時候歐美疫情出現明顯可控的局麵,原油甚至包括全球風險資產(chan) 才會(hui) 出現一個(ge) 明顯的拐點。從(cong) 長期來看,石油作為(wei) 基礎工業(ye) 資源,低於(yu) 平均生產(chan) 成本的低油價(jia) 很難長期持續,低油價(jia) 對中國來說利大於(yu) 弊,保守估計,中國原油進口每桶下降10美元,可節省200億(yi) 美元。如果低油價(jia) 持續,中國每年將節約原油進口資金逾幾千億(yi) 美元。
近期海上漂泊的油輪浮倉(cang) ,暴露了全球儲(chu) 油能力都仍偏緊張,甚至美國德州等已將閑置的管道轉換成儲(chu) 油設施。薛光林認為(wei) ,現階段油價(jia) 處於(yu) 曆史低點,正是各國加快建立油氣戰略儲(chu) 備的大好時機,希望我國發動各方力量抓緊建設大型油罐、碼頭等儲(chu) 油設施,同時加大加快原油進口,對衝(chong) 過去高油價(jia) 成本,重點加強現貨交易,縮短交易周期,以完善儲(chu) 備體(ti) 係,保障能源安全。從(cong) 長期來看,存錢不如儲(chu) 油,錢還有可能會(hui) 貶值,但石油價(jia) 格隨時可能向上突變,一旦石油價(jia) 格漲上去,我國就真的錯失大規模補充石油儲(chu) 備難得的好機會(hui)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之一,但是石油儲(chu) 備設施卻嚴(yan) 重不足。一些媒體(ti) 報道,中國的石油儲(chu) 備約為(wei) 5.5億(yi) 桶,但是在光匯雲(yun) 油創始人薛光林博士看來,這還遠遠不夠,“要把握低價(jia) 儲(chu) 油的契機,呼籲國家加大加快石油儲(chu) 備設施建設,包括油輪、碼頭、油庫等在內(nei) 的儲(chu) 油配套建設也要同步跟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