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海運新聞     |      2020-01-06 19:01

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2020年01月06日 10時 中國水運報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烏魯木齊—連雲港—新德裏”首列公鐵海聯運班列開行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集裝箱貨物裝卸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海鐵聯運班列開進港口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寧波舟山港

上海機場-多式聯運:從(cong) 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


一艘巴拿馬籍散貨輪正在靠泊


1月2日,據寧波舟山港最新生產(chan) 快報數據顯示,2019年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業(ye) 務量超80萬(wan) 標準箱,為(wei) 曆年來首次突破“80萬(wan) 箱”,同比增長33.3%以上,躋身海鐵聯運全國第二大港;截至2019年12月31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發送貨物114.7萬(wan) 噸,同比增長163%,均創曆史新紀錄……

近年來,一係列突破性的政策和舉(ju) 措以空前力度推動多式聯運快速發展。從(cong) 政府到企業(ye) ,從(cong) 沿海到內(nei) 陸,從(cong) 航運到鐵路,從(cong) 硬件到軟件,破局之舉(ju) 措,破題之探索,正在逐步打破物流和運輸領域多年來的僵局。在眾(zhong) 多政策利好、示範工程和技術創新合力作用下,多式聯運正在進入全麵發展時期。

喜——“老大難”問題正破局

一直以來,上海多式聯運被詬病為(wei) “老大難”問題,瓶頸在於(yu) 鐵路與(yu) 港口未能聯通。其實2018年以來,上海多式聯運正在破局——政策層麵已然非常明朗。

去年7月12日,上海市政府官網公開發布《上海市推進海鐵聯運發展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提出進一步優(you) 化上海市交通運輸結構,推進集裝箱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發展,全麵實現多式聯運貨量年均增長20%、海鐵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10%的任務目標。《方案》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6月30日。

《方案》提出,上海推進海鐵聯運發展工作的總體(ti) 思路是:通過內(nei) 部優(you) 化、外部助推,聚焦蘆潮港中心站功能作用發揮和上海港集疏運體(ti) 係優(you) 化,推動公路集裝箱中短距離運輸向鐵路、水運方式轉移,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組合優(you) 勢和整體(ti) 效率,著力構建“宜鐵則鐵、宜水則水、宜公則公”的綜合運輸服務格局。

《方案》還提出6項重點任務:

一是建立推進機製。建立由上海市交通委牽頭、上海市有關(guan) 部門參加的市級層麵協調推進機製,負責統籌上海市海鐵聯運發展工作,構建高效順暢的海鐵聯運協調平台,確定海鐵聯運發展目標、政策,推進海鐵聯運項目建設,協調解決(jue) 海鐵聯運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成立經營主體(ti) 。由上海市國資委會(hui) 同久事集團、上港集團協調落實申鐵公司持有的蘆潮港中心站50%投資股權,在產(chan) 權不變情況下,委托上港集團管理、海鐵聯運公司經營等事宜。資料顯示,由上港集團100%持有的上港集團海鐵聯運物流有限公司(海鐵聯運公司)於(yu) 2018年12月28日注冊(ce) 成立,注冊(ce) 資本5000萬(wan) 元。

三是補好當前短板。將蘆潮港中心站部分裝卸線路和堆場視作洋山港區的延伸地,鐵路集裝箱到站視同進港,由海鐵聯運公司負責港站之間“最後一公裏”短駁運輸,實現港站操作管理一體(ti) 化,切實提高運營效率。

四是優(you) 化運輸組織。開行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優(you) 化運輸組織,提高服務水平。

五是落實優(you) 惠措施。鐵路、港口、航運企業(ye) 等既有各方優(you) 惠政策進一步優(you) 化,實現不低於(yu) 其他港口海鐵聯運享受的優(you) 惠幅度。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對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的經營人,依申請對管內(nei) 實行鐵路運輸費最高下浮50%(管外30%)、裝卸費下浮30%-50%的優(you) 惠;對全程提單中轉重箱的空箱回程運費,享受空重聯運的優(you) 惠。鐵路場站給予海鐵聯運航運企業(ye) 集裝箱空箱最長30天的免費堆存期。上港集團對海鐵聯運中轉重箱(全程提單)實施大船裝卸費35%或更大力度優(you) 惠,並確保海鐵聯運集裝箱優(you) 先裝船。中遠海運集團對海鐵聯運集裝箱給予全程運價(jia) 優(you) 惠50-100美元/TEU。

六是出台扶持政策。按照“鐵路讓一點、企業(ye) 擔一點、政府補一點”的總體(ti) 思路出台政府扶持政策。

對此,中國集裝箱行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李牧原表示,《方案》的出台讓人振奮,因為(wei) “老大難”問題終於(yu) 破局,而且破局方法符合上海發展海鐵聯運的產(chan) 業(ye) 需求。上海發展多式聯運,其實有三個(ge) 方麵可以做足文章。

一是海鐵聯運。由於(yu) 鐵路沒有完全進港口,再加上上海土地非常緊張,已經沒有土地空間擴張鐵路場站。上海最大的換裝場在蘆潮港,但其與(yu) 洋山港之間有“一橋之隔”。不過,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彌補,特別是當滬通長江大橋修通之後(據悉2020年有望實現全橋通車),可以做到鐵路進港。上海正在從(cong) 方方麵麵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二是公鐵聯運。上海在閔行火車站有較大的公開場站,而現在上海和廣州地區貨運量越來越多,與(yu) 浙江的鐵路物流來往也較密切,所以在這個(ge) 點上上海將來能做很多文章。

三是多式聯運。要利用好浦東(dong) 航空貨運樞紐,把航空和陸地的陸空聯運卡車航班做大、做強、做密,發揮上海空港、海港樞紐的作用,實現上海聯通整個(ge) 內(nei) 陸地區,輻射長三角地區,形成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這樣上海應該就能破局。

看——市場仍具增長空間

2019年4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指出要構建以新亞(ya) 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wei) 引領,以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wei) 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wei) 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歐班列帶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經貿交流,極大促進了歐亞(ya) 大陸的國際運輸和經濟合作。

根據《關(guan) 於(yu) 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將超過30億(yi) 噸,運量規模占全社會(hui) 貨運量的6%左右。據有關(guan) 預測,到2020年多式聯運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yi) -4000億(yi) 元。

隨著運輸結構調整、環保等政策引導,大宗物資“散改集”和“適箱適鐵”貨物將進一步由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轉移。2019年,按照鐵路實現增量2.5億(yi) 噸任務目標,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分線、分區域、分品類細化完善運輸組織方案,多式聯運保增量2000萬(wan) 噸。

事實上,從(cong) 2011年開始,中歐班列在中國呈現爆發式增長發生在前6年,近年來則呈現“你追我趕”的增長勢頭。李牧原認為(wei) ,亞(ya) 歐大陸橋作為(wei) 國際通道,經曆了三個(ge) 發展時期。

一是解決(jue) 內(nei) 陸貨出口便捷性問題時期。內(nei) 陸地區招商引資,大型的國際筆電產(chan) 品、汽車產(chan) 業(ye) 進入內(nei) 陸地區,首要解決(jue) 的是物流效率,而亞(ya) 歐大陸橋正是最近的聯通國際市場通道。

二是解決(jue) 規模化運輸中貨量問題時期。物流業(ye) 、運輸業(ye) 的效益來源於(yu) 規模化,為(wei) 了實現規模化運輸,很多地方政府加大對中歐班列的補貼支持。既然以規模為(wei) 目標,很多貨物就不再是本地貨物,據悉,目前排在前三位的中歐班列實際上50%以上的貨物都來自外地。

三是解決(jue) 回程貨物問題時期。因為(wei) 規模依然不能解決(jue) 經濟性問題,就使中歐班列的經濟性不能釋放,而實現中歐班列經濟性必須做到“重去”和“重回”。解決(jue) “重去重回”問題采用兩(liang) 種手段:一是部分中歐班列開始在歐洲設立辦事處,作為(wei) 回程貨物的攬貨點;二是加大回程貨物補貼。補貼使得中歐班列回程貨物量近三年快速增長。回程貨物集結點分散在很多地方:如貨物從(cong) 中國運到德國杜伊斯堡,再通過杜伊斯堡把空箱調到鹿特丹、漢堡、不來梅,然後在這些地方裝貨物才回中國。加大回程貨物,實際上是中歐班列在健康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邁出的關(guan) 鍵一步。

當前,隨著“運貿一體(ti) 化”和“倉(cang) 貿一體(ti) 化”模式的應用,物流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多式聯運服務延展更廣,多式聯運在存量市場基礎上帶動增量需求的效應也將開始顯現。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明確,到2020年,廣西北部灣港與(yu) 海南洋浦港資源整合初見成效,鐵海聯運和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裏”基本打通,陸海新通道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撐作用開始顯現。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10萬(wan) TEU,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00萬(wan) 、100萬(wan) TEU。到202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到203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麵建成,物流服務和通關(guan) 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廣西沿海鐵路全年貨物運輸總量6611萬(wan) 噸,其中累計發送貨物5665.66萬(wan) 噸,同比增長12.7%;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發送貨物114.7萬(wan) 噸,同比增長163%,均創曆史新紀錄。

喚——三大短板需補齊

近年來,港口與(yu) 鐵路銜接情況已獲得逐步改善,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等沿海港口疏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便捷高效的長江經濟帶港口多式聯運係統即將建成,鐵路與(yu) 內(nei) 河其他主要港口的連接線建設節奏逐步加快。

《中國集裝箱與(yu) 多式聯運發展報告(2018)》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鐵水聯運貨運量450萬(wan) TEU,同比增長29.4%,占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1.8%。近五年年均增長率為(wei) 27.8%,超過《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相關(guan) 政策中集裝箱鐵水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的目標。但是,港口鐵水聯運場站能力利用率普遍不高,均未達到80%的相對飽和狀態。

從(cong) 單個(ge) 港口鐵水聯運貨運量來看,2018年,青島港達到115.4萬(wan) TEU,成為(wei) 中國鐵水聯運首個(ge) 超100萬(wan) TEU的港口;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天津港增速超過40%;廈門港完成3.16萬(wan) TEU,同比增長33.43%;北部灣港完成5.49萬(wan) TEU。

港口鐵水聯運占比方麵,2018年,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貨運量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比約4%,較2017年增加0.7個(ge) 百分點。營口港鐵水聯運集裝箱貨運量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比例達13%,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現階段困擾集裝箱多式聯運的主要短板有哪些?2019年12月3日,在“2020集裝箱多式聯運亞(ya) 洲展全球媒體(ti) 發布會(hui) ”上,中國集裝箱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黃田化表示,可以歸結為(wei) 三個(ge) 關(guan) 鍵詞:體(ti) 製、設施和規則,可以從(cong) 這三個(ge) 方麵進行突破。

第一,體(ti) 製方麵。多式聯運涉及運輸鏈,一個(ge) 國家要融入全球經濟,必須要有高效的供應鏈,其中時間和成本是同等重要的兩(liang) 個(ge) 經濟指標。不僅(jin) 要低成本運輸,還要高時效運輸,解決(jue) 高時效才能解決(jue) 低成本。在整個(ge) 供應鏈中,運輸物流鏈是供應鏈的基礎,而運輸鏈又是物流鏈的基礎。在運輸鏈中,體(ti) 製上還存在一些障礙和約束,目前“放管服”、供給側(ce) 改革、營商環境優(you) 化等政策已經施行,但是在一係列政策文件中還有待加大力度。

第二,基礎設施方麵。目前基礎設施的短板在於(yu) 發展不平衡,不僅(jin) 兩(liang) 種運輸方式在基礎設施上需要無縫銜接,更重要的是港口與(yu) 鐵路的現代化程度不一樣,裝備自動化程度也不一樣。鐵路方麵,集裝箱貨運量目前僅(jin) 占全國鐵路15%以上,但是港口已經90%實現集裝箱化,港口集裝箱作業(ye) 自動化設備非常多,但是在鐵路裝卸作業(ye) 中還采用“人拉肩扛”等原始方式,自動化程度較低,這就造成了在設施上的不對等不平衡。其次,在樞紐銜接上,由於(yu) 基礎設施層麵的差距,特別是設施較分散,規模化的大樞紐較少,這方麵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去補短。

第三,規則方麵。規則涉及合同、單證、理賠或物品等,在貨物運輸過程中,這些環節非常消耗運輸服務過程。所以說,“最後一公裏”和兩(liang) 種運輸方式的“中間一公裏”消耗很多成本,浪費很多資源,使得運輸鏈不那麽(me) 順暢,這或許是多式聯運公關(guan) 需要重點解決(jue) 的問題。

近年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新時期經濟和體(ti) 製改革的重要工作。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加快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區域化發展戰略,都將帶來基礎設施建設密度和網絡化程度的全麵提升。運輸通道與(yu) 物流通道互聯互通、以協同帶創新的發展模式將為(wei) 多式聯運要素快速集聚提供便利,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規模效應開始出現,“點軸式”的跨區域多式聯運網絡初具形態。可以預見,未來多式聯運貨量將大幅攀升。

來源:中國水運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