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東(dong) 可以采取很多舉(ju) 措為(wei) 公司、船員和船隊做好迎接IMO 2020新規的準備。但並非所有情況都能預先做好準備,有些計劃再好也會(hui) 被打亂(luan) ,例如不合規燃油問題。今天讓我們(men) 一起來分享BW集團的Kapil Berry先生以及Load Line Marine的George Souravlas先生對該問題的一些觀點。
對油艙做獨立檢測
Berry先生:從(cong) 法律的角度出發,唯一擁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就是燃油交付單(BDN,bunker delivery note)。此外,在加注時會(hui) 取出燃油樣本,送去外部檢驗。如果檢驗結果顯示加注的燃油硫含量超過0.5%,就會(hui) 產(chan) 生問題。因為(wei) 得到檢驗結果的時候,這艘船可能已經航行至大海中。
遇到這種情況,就要看抵達目的港時港口國檢查會(hui) 采取哪種措施。這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單證是如何提交的,因此船上必須留好適當的記錄,讓港方確信在購買(mai) 燃油時已經做了充分的盡職調查。
在2020年1月1日限硫令生效前的過渡期內(nei) ,我們(men) 希望港口國檢查在調查不合規原因是否來自船舶或公司不可控因素的問題上更加務實。
Souravlas先生:因為(wei) 燃油轉換必須在2020年1月1日前完成,所以每艘船的油艙在這段時間裏必須做好準備,即耗完或者清除所有高硫油。這是為(wei) 了確保新的低硫燃油不會(hui) 和以前的燃油混合。
在這之後,我們(men) 建議對油艙做獨立檢測,以確保清潔。如果被發現該燃油的硫含量超過0.5%,將麵臨(lin) 高額的罰款。為(wei) 此,需要有一份關(guan) 於(yu) 油艙在加注新燃油前清潔且不含高硫燃油的確認書(shu) 。如果在下一個(ge) 港口重新檢測時顯示燃油不合規,就可以出示確認書(shu) ,證明是所接收的燃油有問題。重新檢測的合規標準是硫含量低於(yu) 0.5%。
建議在接收新燃油前,通過獨立的、信譽優(you) 良的檢測機構來證明油艙的清潔性,這對船東(dong) 來說是最重要的準備方式。
清除所有不合規燃油
Berry先生:可否不用清除不合規燃油也能做到遵守新規?這就要看提交給港口國檢查的證據情況,以及港口國檢查在執行法規時是否嚴(yan) 格或務實。如果港口國檢查堅持清除不合規燃油,就必須遵從(cong) 。
如果我們(men) 遇到的是VLCC,船上可能有3000噸燃油,用船上的泵很難清除這麽(me) 多燃油,說不定要花好幾天。安排駁船也不方便,特別是在地點較偏遠時。清除燃油將帶來很多難以計劃的挑戰。
Souravlas先生:2020年3月1日後,船舶攜帶不合規燃油也將被禁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不合規燃油,而且必須從(cong) 船上清除。
清除燃油的成本很高,而且在新加坡等地,隻允許在當地加油的船舶才能操作。如果測試表明加注的燃油不合規,那就絕對不能使用。這些燃油必須清除,而且絕對要在2020年3月1日前完成。即使有FONAR(燃油不可獲用報告),也仍然要清除不合規燃油。一旦分析結果表明船舶所用的燃油不合規,就需要使用船上所有可用的合規燃油,直到行駛到安全的港口獲得質量合格的燃油。
盡量避免使用FONAR
Berry先生:使用FONAR的情況非常複雜,我認為(wei) 應盡可能避免使用。如果填寫(xie) 了FONAR,船旗國可能允許船舶攜帶不合規燃油至下一個(ge) 加注港。但是,問題在於(yu) 高硫燃油需要存放在為(wei) 合規燃油準備的清洗燃油艙內(nei) ,所以到下一個(ge) 港口加注合規燃油前需要再次清潔。
按照各公司安全章程規定,船舶可能會(hui) 攜帶額外的燃油儲(chu) 備來應對惡劣天氣或突發的航線偏差。所以當船舶到達下一個(ge) 加注港時,船上可能會(hui) 有一些不合規燃油需要清除。在這種情況下,被清除的燃油就失去了應有的價(jia) 值。
Souravlas先生:使用FONAR是非常糟糕的主意,隻有在極端的緊急情況下才會(hui) 使用。如果是迫不得已加注了高硫燃油,就需要把這些燃油存放在清潔的油艙裏,但油艙就變髒了。例如,你可能需要200公噸的不合規燃油來行駛一段距離,再加上應對不可預見天氣的額外燃油,通常要多加25%的油量。如果你沒有全部用完,如在到達下一個(ge) 港口時多出50公噸燃油,那麽(me) 你就隻能使用FONAR,而且需要花很多費用清除這些燃油並清潔油艙。我建議船上要多備合規燃油,避免使用FONAR。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