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國民航局召開全國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hui) 議,明確提出主動適應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建設和融合大趨勢,推進民航與(yu) 綜合交通運行大數據深度融合。
針對近年來各運行單位隸屬關(guan) 係不同、協同運行意識不夠、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民航局開展了“提升運行信息監控能力”改革,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民航特色的運行數據管理模式,有效統籌行業(ye) 內(nei) 外數據資源,推動了民航業(ye) 運行數據共享與(yu) 應用工作的發展。
2017年以來,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牽頭推進各大航空公司、主要機場和空管局等單位的運行數據開放共享。目前,加入運行數據共享協議的民航運行單位達72家,共享數據範圍為(wei) 10個(ge) 主類別、23個(ge) 子類別,涵蓋了航班信息、機場資源、航空器信息、客貨信息、機組信息,以及運行品質分析等領域。
下一步,在春運、暑運等生產(chan) 旺季及重要節假日期間的航班運行,將以數據作為(wei) 決(jue) 策支持依據,不斷提升大麵積航班延誤情況下的協同運行決(jue) 策水平。民航局將充分利用運行大數據,提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實現應急處置的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和多方聯動。各大機場將重點通過與(yu) 城市和綜合交通信息係統相關(guan) 數據融合,為(wei) 旅客進出機場提供便利。各航空公司也將同有關(guan) 企業(ye) 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建設服務於(yu) “空鐵聯運”的信息係統平台,研究優(you) 化“空鐵聯運”機製下的列車與(yu) 航班計劃編排,推動實現“一站購票、一證通關(guan) 、無縫銜接”。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表示,該局將利用2年時間實現民航運行大數據共享覆蓋各運輸航空運行主體(ti) 單位,尤其加強國內(nei) 中小運輸航空公司和境外航空公司的運行大數據共享;爭(zheng) 取用3年時間完成主要通用航空單位相關(guan) 運行數據交互試點工作,推動國內(nei) 主要通航企業(ye) 加強自身信息化能力建設,加入民航低空服務保障體(ti) 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