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伊朗的空運價格空港經濟爭奪戰

 空運新聞     |      2019-12-24 16:54

  2019年的“雙12”,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附近的人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可能不是購物,而是這個(ge) 大型機場新的進展。

  就在“雙12”當天,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大興(xing) )政務服務中心、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xing) 機場片區(北京大興(xing) )政務服務中心於(yu) 正式投入運行。

  9月份通航啟用後,以這座機場為(wei) 核心的臨(lin) 空經濟區的發展同樣迅速而氣勢磅礴。

  自大興(xing) 國際機場開始建設以來,這片距離天安門45公裏的區域,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2017年2月,建設中的大興(xing) 國際機場被定位為(wei) “國家發展一個(ge) 新的動力源”。

  在中國社會(hui) 發展進程中,機場早已經超越了交通集散地的概念,機場既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不夠用的中國機場,擴建,擴建!

  9月30日前,逾百年曆史的北京南苑機場正式關(guan) 閉。幾乎在同時,大興(xing) 國際機場也正式通航啟用。

  南苑機場修建於(yu) 20世紀初,是我國第一座機場,新中國成立以後曆次的國慶閱兵,南苑機場都擔負著保障空、地受閱部隊的訓練任務。

  而已經通航啟用的大興(xing) 國際機場,在2022年和2025年的旅客吞吐量目標分別為(wei) 4500萬(wan) 人次、7200萬(wan) 人次,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值將達到1億(yi) 人次。

  大興(xing) 機場項目被稱為(wei) “世紀工程”。在北京,機場擴建、新建的速度似乎永遠趕不上需求攀升的速度。有人將之形容為(wei) ,航空運輸就像長得特別快的孩子,修機場就像給孩子做衣服,沒怎麽(me) 穿就小了。

  就在北京新機場選址工作開始的前一年,1992年,國務院批準了首都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建設方案。

  1995年動工的擴建工程的投資金額、建設規模、配套項目當時均堪稱我國民航建設史之最,但遠遠滿足不了飛機起降的需求;2004年3月,首都機場再次啟動大規模擴建,三個(ge) 航站樓規劃設計的年總容量是7600萬(wan) 人次,但在2016這座機場的吞吐量就突破了9000萬(wan) 人次,2018年更是突破了1億(yi) 人次。

  根據公開信息,2014年時便有民航局官員介紹說,首都機場每天約有300個(ge) 飛行架次無法安排,每年近1000萬(wan) 人次的潛在需求被“拒之門外”。而這1000萬(wan) 人次帶來的消費、投資機會(hui) 到底有多大,僅(jin) 用數字,可能無法衡量。而由於(yu) 早期規劃的限製,以及航運吞吐量的快速增加,機場的擴建、改造已經迫在眉睫。

  但這樣的情況不獨屬於(yu) 首都。位列國內(nei) 三大機場之一的廣州白雲(yun) 國際機場,同樣麵臨(lin) 過超負荷運轉的情況。

  2000年8月,位列國內(nei) 三大機場之一的廣州白雲(yun) 國際機場開工建設新機場,航站區按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500萬(wan) 人次要求設計。而實際上,2010年,廣州白雲(yun) 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000萬(wan) 人次。2017年,這一數字進一步擴大為(wei) 6000萬(wan) 人次。直到2018年4月,白雲(yun) 機場T2航站樓投入使用,才緩解了白雲(yun) 機場長期的超負荷運轉。

  同樣在今年9月,除了大興(xing) 機場會(hui) 通航啟用外,浦東(dong) 機場三期擴建主體(ti) 工程也於(yu) 9月16日正式啟用。

  河南鄭州作為(wei) 火車拉來的城市,為(wei) 了打造立體(ti) 交通樞紐,對機場同樣進行過較大規模的改造。

  1989年,鄭州的機場才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對外開放,中原腹地迎來了速度的變革。僅(jin) 僅(jin) 8年後,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成為(wei) 中國國內(nei) 幹線運輸機場和國家一類航空口岸。

  從(cong) 2013年開始至今,新鄭國際機場經曆了二期項目征遷、二期改擴建、T1航站樓停用改造、T2航站樓啟動運營等多項升級。2018年4月,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由4E升級4F(為(wei) 最高等級),成為(wei) 中國第十二個(ge) 4F等級機場。

  2018年民航行業(ye)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35個(ge) ,而全年新開工、續建機場項目174個(ge) ,新增跑道6條、停機位305個(ge) ,航站樓麵積133.1萬(wan) 平方米。

  強勢拉動經濟,“國家發展的動力源”

  各地改擴建與(yu) 新建機場的速度,不僅(jin) 反映了中國航空運輸業(ye) 的迅速發展,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的騰飛與(yu) 崛起。

  1978年,我國僅(jin) 有78個(ge) 民用運輸機場,其中軍(jun) 民合用機場36個(ge) 。經過40年發展,目前總數量達233個(ge) 。換句話說,機場數量是1978年時的約3倍。

  而發改委、民航局2017年3月印發《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要求,要完善華北、東(dong) 北、華東(dong) 、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到2025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370個(ge) (規劃建成約320個(ge) )。

  機場數量巨增的背後,是更為(wei) 驚人的旅客吞吐量與(yu) 貨郵吞吐量增幅。

  2018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2億(yi) 人次,較2017年增長10.2%;而貨郵吞吐量達到1674.0萬(wan) 噸,較2017年增長3.5%。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